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港岛:霍家三代,资本风暴眼 > 第218章 沪城眼下最大的短板在于资金与项目的不足

第218章 沪城眼下最大的短板在于资金与项目的不足(1 / 2)

走廊两侧为典型的民国回廊设计,内设包间与客房。

包间的门牌均为铜制。

每间房皆以桦夏的传统吉祥动物命名。

霍启煊安顿好后,前往预订的九国套房区。

和平饭店的九国套房独具特色,由九种不同国家主题的套房构成,分别体现各国风格。

这些套房记录了许多20世纪重要人物的足迹。

“英”套房接待过卓别林,“德”套房则接待过爱因斯坦。

霍启煊步入“桦夏”套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充满民国风情的室内装饰。

门厅 ** 悬挂着一盏罩着米黄色玻璃炉罩的水晶吊灯,暖光洒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地板上,地板与右侧的镜面交相辉映,营造出柔和的氛围。

厚重的红木门通向客厅,空间虽不大,却布局精致,家具陈设简约优雅。

八仙桌置于正中,南北对称摆放着两把红木雕花圈椅,靠墙的一侧设有暗红色的老式座钟,正发出有节奏的嘀嗒声。

西墙上挂着一幅青绿山水国画,搭配泛黄的华丽画框,旁边点缀着竹制莳绘挂轴;东墙则展示了一幅生动的飞禽走兽水墨对联,笔力遒劲,极具动感。

整个客厅虽简洁,却透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从客厅南侧的门进入卧室,这里宽敞舒适, ** 是一张鹅黄色大床,床品洁白柔软。

床头挂着一幅仙鹤图,床尾配以紫檀木三层梳妆台。

两侧窗户挂着米黄绸缎窗帘,窗边放置藤椅,供人休憩。

此外,室内还有花梨木衣橱、紫檀木书桌等传统家具,整体设计宛如民国权贵府邸的主人居所,兼具功能性与舒适性,展现出浓厚的民国建筑风格。

霍启煊沐浴完毕,走出浴室,身上还带着氤氲的水汽。

披上白袍后,他走到书桌前,翻开文件认真查阅。

这些文件详尽总结了肖杰对沪城投资环境的调研成果,特别指出当前沪城的三大建设重心:

一是陆镓嘴金融贸易区。

这里正被打造成沪城的金融核心,汇聚了城市的大部分金融机构。

近年来,这里的办公楼与商业体逐步成型,已成为新地标。

不过整体金融架构尚不完备,急需资本投入。

二是蒲东新区。

这是沪城近年重点发展的新兴区域,顺应东扩趋势。

这片昔日荒凉之地如今初见规模,但还需大规模建设方能成为另一个中心。

三是蒲东新区内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这里是沪城规划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地,涉及电子、生物等领域。

然而,该区域目前处于初始阶段,缺乏大型科技企业的入驻。

因此,急需如霍启煊这般的力量推动产业链的构建与优化。

无论是金融还是科技,沪城眼下最迫切需要的是企业的入驻与资金的支持。

这不仅能缓解城市建设的资金压力,还能填补产业上下游的空白,产生集聚效应。

正如肖杰所述,沪城眼下最大的短板在于资金与项目的不足。

这对霍启煊而言,正是难得的发展良机。

阅毕文件,他的心中已有清晰规划。

此次沪城之行仅停留五日,必须在这期间敲定所有事项,并在陆镓嘴锁定一块地皮用于总部大楼建设。

夜色中,和平饭店顶层的桦夏套房始终亮着灯光。

清晨,霍启煊如往常一样准时醒来,在和平饭店九国套房完成洗漱后,唤来客房服务享用早餐。

桌上摆放着紫米红豆粥、油条、包子和豆浆等时令食物。

他一边用餐,一边翻阅报纸。

餐毕,他走向酒店大堂,肖杰与其他考察团成员早已在此等候。

“大家都吃过早饭了吗?”霍启煊微笑着问。

“都吃过了。”肖杰同样笑着回答。

“那我们就出发吧!去陆镓嘴看看!”霍启煊点头示意,随即迈出步伐。

他们选择步行,这是靠近的好处,也让霍启煊得以更好地欣赏沿途景致。

不久,众人抵达黄浦江边的一处码头。

码头上已停泊一艘中型游轮,船身涂装典雅,桨叶轻柔拍打水面。

服务生迎上前,引导霍启煊及其随行人员登船就座。

游轮二层设有封闭式豪华包厢,包厢内已备好茶点,服务生立刻端上茶水。

透过舷窗,霍启煊望见黄浦江两岸风光:北岸是和平饭店所在的古老码头区域,遍布20世纪初期的老建筑,为旧沪城的核心地带;远处依稀可见高耸的外白渡桥塔楼。

南面近处是霞飞路立交桥,桥下车辆川流不息;稍远些,则排列着几座银灰色高楼,那是80年代开始筹建的陆镓嘴金融区早期模样。

东侧不远处便是外滩,那里矗立着许多银行大厦,其中一座圆形金字塔形屋顶格外醒目。

游轮渐渐远离老码头,驶向江 ** 。

霍启煊眺望两岸景色,说道:“沪城两岸风貌迥异,北岸古韵盎然,南岸则充满现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