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归属感(2 / 2)

这是一支由三辆六座商务车组成的车队。

车内空间开阔,行驶平稳。

暖气充足,让人心生暖意。

前排座位上,霍启煊与郭光昌正热烈讨论沪城的投资机会。

郭光昌首先介绍了沪城的现状,表达了热烈欢迎霍启煊在此投资设厂、购置资产的态度。

霍启煊也分享了几项初步投资构想,郭光昌连连称赞。

后排座位上,肖杰与王峰静静聆听两人的对话。

车厢内充满浓厚的期待氛围。

郭光昌态度积极主动,霍启煊偶尔询问些情况。

车辆平稳离开机场,驶向郭光昌预订好的酒店。

酒店是复煋集团旗下的复煋饭店,也是一家五星级酒店。

抵达酒店后,郭光昌亲自带领霍启煊前往已预订的豪华包间。

复煋饭店占地广袤,外观典雅,步入旋转门便是宽敞的大堂,墙上挂有名家画作,地毯厚实,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

服务员统一身着西服,礼貌地迎上前为宾客提行李。

郭光昌与霍启煊直奔电梯间,总经理早已在门口等候。

“郭董好!”复煋饭店总经理姓余,约莫四十余岁。

“余总,带我们去包间吧。”郭光昌说。

“好的,请跟我来!”余总说完,引路前行。

“霍公子,请!”郭光昌做了个手势。

霍启煊笑着随郭光昌一同前往包间。

众人乘坐专用电梯至顶层。

顶层仅有一间大包间,占据整层楼面。

推开房门,精美的水晶吊灯映入眼帘,室内装饰极为奢华,处处闪耀着晶莹剔透的光泽。

房间 ** 摆放着一张巨大的翡翠餐桌。

四周是柔软的大沙发,窗边设有小型酒吧。

郭光昌请霍启煊就主位,后者微笑点头,也不推辞,直接落座。

人家给予的尊重与优待无需推让,否则显得矫揉造作。

当谦逊时则谦逊,不必要时不必勉强。

郭光昌这般隆重接待,已充分展现诚意。

若自已推辞,反倒让郭光昌尴尬。

待全员就坐后,包间内只剩郭光昌与霍启煊交谈声。

王峰等人看着主位上的霍启煊,心中涌起复杂情绪。

霍启煊太过年轻,年轻得超乎想象。

他们原以为会见到一位年长的投资大亨,没想到却是个看起来不到二十岁的青年。

这一反差完全出乎预料,令所有人惊讶不已。

然而,尽管年纪轻轻,霍启煊的气度与言谈却极为出色。

与郭董交谈时,他沉稳从容,毫无年轻人常有的生涩或局促。

这让王峰等人越发觉得难以置信。

这样一位少年,竟已展现出如此出众的气质与谈吐,令人刮目相看。

种种迹象表明,王峰等人内心充满不真实之感。

这种感觉源于霍启煊身上独特的“与众不同”。

他与同龄人截然不同,无论是气质、谈吐还是学识都无可挑剔。

这份强烈的“异类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疑惑。

在震惊之余,王峰等人对霍启煊的好奇与兴趣愈发浓厚,渴望深入了解他的故事。

“霍先生,您此次莅临沪城,想必已有心仪的投资目标?”郭光昌微笑着问道。

霍启煊轻笑回应:“确有几项颇感兴趣。

沪城作为未来桦夏最大的港口,与国际交流最为密切……”

随着霍启煊娓娓道来,众人屏息聆听。

总体而言,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投资意图。

其一,沪城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且深度融入国际的城市之一,与超过两百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往来。

这里临港产业兴旺,物流体系完备,是国家外贸的重要枢纽。

其二,沪城工业根基深厚,传统行业如汽车制造、石化、钢铁等蓬勃发展,新兴领域如船舶、环保亦迅速崛起。

庞大的产业规模为投资者提供广阔前景。

第三,沪城金融体系完备,资本市场活跃,汇聚众多金融机构与优秀人才,为资本运作和金融创新提供了优越条件。

第四,沪城具有强大辐射力,位于经济繁荣的长三角核心地带,战略位置至关重要。

在此设立投资总部,能够更有效地覆盖长三角乃至全国市场。

王峰等复煋集团核心管理层互相对视,面露疑惑。

霍启煊的话怎么感觉如此不合逻辑……

本应聚焦于推荐某个有潜力项目的沪城之行,如今却变成他对沪城各行各业逐一介绍,从传统到新兴,从重工业到金融,无所遗漏。

这究竟是何意?

莫非他真打算全面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