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故作高深(1 / 2)

并非程梁多疑,霍启煊的表现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即便论文堪称完美,但央行系统对他而言全新未知,听过一次就彻底掌握?世上真有这般天才吗?

程梁不明所以,只能安排另一位技术负责人补充说明。

这一轮轮讲解正是霍启煊主动提出的请求。

会议前,他已明确表示希望深入了解央行当前系统的运行逻辑。

此决策经过深思熟虑——论文设想的自动化系统需无缝融入央行实际业务,才能成功落地。

央行体系庞大且复杂,其覆盖范围广泛,在不影响现有业务运行的情况下引入新设计,必须对每个细节都了然于胸。

因此,霍启煊主动提出让程梁组织各系统专家进行讲解。

他需全面系统地学习支付清算、统计报表、监管等系统模块的知识。

唯有深入了解每个系统的功能定位、业务流程及数据关联,才能精准定位自动化系统,实现模块化设计与标准化接口对接,完美嵌入央行的技术架构。

这亦是一次验证过程。

霍启煊要展现他对银行业务和系统的深刻理解,这不仅限于理论构想,更能转化为实际应用,解决现有业务系统的问题。

唯有通过这次全面讲解与学习,确保自动化系统无缝衔接现有业务,排除所有实施障碍,霍启煊才能更有底气地推广开创性设计。

本次负责讲解的是数据库系统负责人孙主任。

作为资深数据库专家,他先介绍央行采用的分布式数据库集群,可保障海量数据的稳定存储,接着详细解析了数据分片、复制及事务处理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确保性能、可用性和安全性。

台下霍启煊频频点头,对孙主任的讲解饶有兴趣。

讲解结束后,程梁再次征询意见。

“数据库系统我完全明白了!”霍启煊笑着回答。

程梁略显怀疑地问:“真的全听懂了吗?”

“全听懂了。”霍启煊语气笃定。

程梁点头,随后安排网络工程师覃组长上台讲解全国同城联网及数据中心的网络原理。

覃组长重点介绍了光纤专线接入、冗余技术和负载均衡等内容,确保同城联网的高效稳定运行。

另外,他对服务器集群与虚拟化技术在数据中心中的应用做了详尽说明。

“网络部分我都完全明白了!”霍启煊又一次坚定地表示。

随着讲解推进,台下技术专家逐渐显露出困惑的表情。

他们在各自领域深耕十几甚至二十多年,才对系统的复杂性有所掌握。

一位刚毕业的本科生,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彻底理解呢?

更何况央行系统规模庞大且结构复杂,涵盖支付清算、统计报表、监管等众多大型子系统。

这些系统均有专门的技术团队负责开发与维护。

即便身为部长的马振宇这般资深安全专家,也不敢说自已对所有模块都了然于胸。

然而,这个年轻人每次听完讲解后都自信满满地说自已全懂了。

这让专家们心生疑虑。

难道是在故作高深?

纵使天赋异禀,也不太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全面掌握一个复杂系统的方方面面吧?

而且,央行系统的保密级别极高。

许多细节并非普通人能够接触到。

这个年轻人又怎能如此熟悉系统原理呢?

“该不会是在装懂吧?”这个念头悄然在部分专家心中浮现。

更让人费解的是,霍启煊为何要让每位技术人员都详细讲解一遍?

通常来说,只需挑选几位关键人物重点介绍即可。

让所有技术人员逐一讲解,无疑是浪费宝贵的工作时间。

从常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毫无意义。

“他究竟知道自已在做什么吗?”马振宇暗自思索,抬头看了眼霍启煊,对方神色坦然,没有丝毫心虚。

一时间,霍启煊的意图成了技术专家们心中的一大谜团。

但由于对程梁的尊重,他们只能按照要求继续讲解下去。

时间悄然流逝,技术专家们的讲解结束时,已过去整整一个小时。

待最后一位技术负责人发言完毕,程梁才转向霍启煊:

“霍同学,根据你的要求,我们已详细介绍了央行的系统。

请问还有其他你想了解的内容吗?”

“有!”霍启煊微笑着回答。

“哦?具体是什么?”程梁带着几分好奇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