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前途不可限量(2 / 2)

倘若你有能力,不妨尽数吸收,融会贯通。”

“这硬盘本打算赠予桦科院,但遇见你之后,我决定先交给你。

我希望凭借你的天赋,在我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和完善其中的内容,最终打破某些科学瓶颈,创造前所未有的奇迹。”

“年轻人,这便是科学的价值所在——前辈积累,后辈超越。

我把所有积累交付于你,只盼你能有所突破。”

于勄将霍启煊视作值得托付之人。

若是将硬盘送至桦科院,同样能达到类似的效果,然而于勄更看中霍启煊的成长潜力,期待他能攻克难题。

此外,他也清楚,若硬盘捐赠给科研机构,势必会被分割,分发给不同领域的专家,由众人合力攻关。

这种方式虽能高效转化知识为实际技术,却也意味着他个人的完整研究体系被分散。

正如他所说,当前社会往往重视实用而轻视基础研究,这并非他所愿。

如今,他终于找到了理想的继承者,将自已的期望全然寄托在霍启煊身上。

霍启煊深深呼吸,郑重接过硬盘,向于勄鞠躬致谢:

“感谢您,老师!”

他改称对方为“老师”,而非惯用的“于老”或“于院士”。

于勄眼中满是欣赏。

这孩子不仅逻辑思维出众,人文素养同样深厚,既有卓越的智慧,又有极高的情商。

只要加以正确引导,避免误入歧途,其未来不可限量。

倘若让品行不端、缺乏理性和情感的人掌控如此庞大的资源,对人类而言绝非幸事,而是灾难。

交谈至此,于勄便不再多言。

他深信这孩子能够领会他的意图。

关于霍启煊的金融算法,于勄并未深究。

他已尽到提醒之责,该讲的也已讲明,接下来就看霍启煊如何行动了。

除却这个硬盘,于勄还藏有一份更为重要的存储设备,里面记录着他所构建的微型核聚变反应堆技术资料。

不过,他暂时未将这份硬盘交给霍启煊。

一方面,他想观察霍启煊未来的举动;另一方面,现阶段并不需要交付,因为有些内容霍启煊未必能立刻理解。

只有当他完全消化掉第一个硬盘中的知识体系,才有可能全面掌握第二个硬盘的内容。

学习如吃饭,需循序渐进,否则适得其反。

离开于勄后,霍启煊抱着硬盘返回宿舍。

尽管只是一个硬盘,但其价值无可估量,远非金钱所能衡量。

接通笔记本电脑后,他打开硬盘内的文件,发现内容被分类得井井有条,涵盖物理学与数学两大领域。

每个文件夹下又细分为多个子文件夹,从基础理论到尖端课题,内容之丰富令人惊叹。

力学部分详尽阐述了从经典力学到现代相对论的体系,牛顿定律推导严谨,广义相对论的引力方程更是独具匠心。

电磁学部分则呈现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数学诠释,以及量子电动力学的精妙解析,皆为当前物理学中的难点课题。

继续浏览,可见超弦理论与量子引力等前沿领域的探索,公式繁多且逻辑缜密,展现了极高的学术造诣。

要真正理解这一切,需具备扎实的物理基础。

数学部分同样是一座知识的宝藏。

从微积分的基础概念延展至函数分析、拓扑学等深邃领域,无不彰显数学之美妙与精深。

独自一人要想彻底掌握这些知识,耗尽半生也未必足够。

粗略翻阅便让霍启煊心生震撼。

于勄构筑的知识体系宛如巍峨入云的智慧金字塔,顶层的秘密唯有通过底层台阶的层层积累才能窥见。

这是于勄毕生努力的成果,其价值无可估量。

深吸一口气后,霍启煊打开当前急需的文件。

他所寻找的数字构型便藏于此。

当文件开启的一瞬间,霍启煊全神贯注,目光紧锁屏幕。

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完美无瑕的结构,与他的算法高度吻合。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一结构拥有唯一的升级路径,且掌握权仅属于他自已。

这就是算法掌控的独特性!

一旦算法成型,世上能对其进行升级或改造的唯有他一人,旁人皆无法企及。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

霍启煊内心狂喜,忍不住放声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