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科技的巅峰(2 / 2)

由杨震寕设计,即便是专业学生,有纸笔在手,仍需耗费大量时间才能理顺思路。

然而霍启煊仅靠大脑,在短短五分钟内完成解答,可见其基础知识之扎实。

听完后,杨震寉眼中欣赏更甚,温和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初次见面的杨震寉对眼前年轻人所知甚少。

“杨教授,我叫霍启煊。”

“霍启煊……”杨震寉眼神微变,“霍鹰东可是你的爷爷?”

“正是。”霍启煊坦然回应。

“哈哈,原来如此!你爷爷与我交情匪浅,当年 ** 回归时我们还同席而坐。”杨震寉爽朗一笑。

霍启煊颇为惊讶,未曾料及这段渊源。

“我曾短暂任教于 ** 中文大学,后来应港府及京师之邀,参与了回归庆典。”杨震寉补充道。

霍启煊恍然大悟。

杨震寉注视着霍启煊,语气愈加亲近:“你的物理造诣令人钦佩,日后若有疑难,随时来找我,再过两年我就准备退居幕后,定居清华。”

“多谢杨教授!”霍启煊真诚致谢。

仪式即将开始,你先过去吧,抽空再来找我,我给你数字模型。”于勄笑着说。

霍启煊又道了几句感谢,随后离开客厅。

待他走后,客厅一时安静下来。

钱學深率先开口:

“你们怎么看?”

“天赋和能力都没问题,而且他还年轻,有的是时间。”于勄回答。

杨震寕看向于勄说:“老于,除了数字模型,你是不是还想把那项技术交给他?”

于勄沉思片刻,摇摇头:

“不着急,再观察几年,看他后续表现如何。

若真没问题,再给也不迟,否则我不放心。”

钱學深点头接过话头:

“没错,先看他掌握算法后的动向,若不失本心,才够资格掌控这项技术。”

杨震寕也点头道:

“可控核聚变这么好的技术用于军事实在可惜,它可以成为推动能源 ** 的关键。”

正是如此,于勄的技术不止于此。

于勄构型是一种可以武器化的可控核聚变技术。

不过,这项技术不仅能将核聚变武器化、微型化,还能能源化,制造出更强大的小型反应堆。

这好比低配版的漫威钢铁侠核心反应堆。

即便只是低配,这也是人类最先进的小型反应堆之一。

钢铁侠中的反应堆是科幻设想,而于勄的却是现实!

如今,这项技术的理论基础已完全成熟。

从能源传输、反应堆调控到反应堆尺寸与输出功率优化,以及热力学计算等方面,经由于勄、钱學深等人深入研究,均已达到可实际应用的状态。

国家正在推进核反应堆实验室的建设,然而即便官方实力雄厚,仍面临诸多限制,尤其是来自国外的封锁与戒备。

国与国间的猜疑从未停歇,因此国家希望此技术能由国企与民企共同推动,形成 ** 发展模式。

然而,至今尚未找到合适的民企接手。

一方面,这项技术需要年轻一代传承;另一方面,它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

更重要的是,掌握技术的企业家必须可靠,确保技术不会被滥用。

上一世,国家未能寻觅到这样的人物,只能独自在官方体系内深耕研究。

如今,霍启煊的出现带来了希望。

他年轻、天赋出众、背景清白且财力雄厚,完全符合要求。

只需观察数年确认其可靠性,技术便将交付于他,借力全球资源发扬光大。

杨震宁转向钱学深,调侃道:“钱老,若这孩子真能过关,您随意设计的灵境或许可交给他。”钱学深微笑点头表示赞同。

离开后台后,霍启煊难掩兴奋之情。

困扰已久的构型问题终于解决,这一突破不仅实现了他的算法需求,还为未来优化留下了充足空间。

他万万没想到,此次竟收获如此之丰。

解决了最大难题,也为其他事务腾出了宝贵时间,目前论文已接近完成。

期末结束后,打算把成果交给叶博士审阅,若无问题,通过论文答辩后,本科阶段便告一段落,接下来着手准备考研。

叶博士是他的专业导师,名叫叶为民,是一位经济学家。

霍启煊并未参与青华研究中心的成立典礼,既然目的达成,便无意久留。

正当他准备离开时,忽然被拍了下肩。

“霍同学,怎会在此?”对方问。

霍启煊一怔,转身望去,发现是颜寕,面露惊讶。

“我是来参加中心成立仪式的。”他回答。

颜寕微微点头,神情平静,“仪式即将开始,你怎还在这儿?跟我进来吧。”

霍启煊摸了摸鼻尖,心中暗叹缘分奇妙,此时离开似乎不妥,索性随她一同进入会场。

会堂内已座无虚席。

霍启煊正寻找座位,又被轻拍手臂,见是颜寕招手示意跟随。

他依言而行,最后在观众席右侧坐下。

位置旁尚有几个空位,两人相邻而坐,静候仪式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