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他无奈地叹了口气。
“霍先生,为何叹息?”刘传志好奇地问。
"唉,刘总有所不知,我临来燕京前,爷爷特意嘱咐让我多带些资金用于投资。
我和文铈长等人敲定了十大项目,可这些项目数量还是太少,我的钱根本花不完,正为此发愁呢,正打算去燕京外转转,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投资机会。
"霍启煊叹气道。
刘传志沉默不语。
段勇基等人也面露尴尬。
刘传志试探性地问:
"霍先生,您还有多少资金未使用?
"
"大概一百多亿吧。
"霍启煊摊摊手,一脸苦恼。
刘传志哑口无言。
段勇基的脸微微抽动,简直无话可说。
石玉柱眼中闪烁着光芒,这人果然富有!
紫銧和钫正的两位负责人同时眼前一亮。
真是瞌睡送来了枕头,如此良机岂能错过?
"霍先生,如果您还想继续投资,不妨考虑紫銧集团。
"紫銧集团董事长赵伟微笑道。
"还有我们钫正集团,也期待与您合作。
"钫正集团董事长王轩急忙补充。
霍启煊心中窃喜,但脸上却装作惊讶地说:
"哦?两位也需要资金支持吗?
"
"非常需要!
"赵伟和王轩异口同声。
众人齐刷刷望向这两人。
"愿闻其详!
"霍启煊笑着回应。
竹亭之中,赵伟与王轩的话语回响。
二人先后详细介绍了各自集团的内部运作状况,除钫正外,青华紫銧的成绩同样非凡。
青华紫銧在后世创造了市值超六千亿元的青华芯片生态圈,部分人甚至多次登上富豪榜。
与钫正集团后期运营不佳不同,紫銧集团是名副其实的支柱型企业,迅速成为桦夏校办企业的标杆。
紫銧集团董事长赵伟计划邀请霍启煊投资青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
年初时,青华大学企业集团整合了部分业务,命名为青华同钫并成功上市,即后来的同钫股份。
这家企业成为青华大学首家上市公司,也是桦夏首例校企上市公司。
由此诞生了同钫微电子,这是青华大学首家专注于半导体的公司,旨在自主设计第二代身份证芯片,服务于全国十几亿人的身份证换新工作,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子证件项目。
目前,“909工程”正承担沪城各类IC卡和智能卡芯片的生产任务,技术日渐完善。
国家期望加速推进,将二代身份证芯片的设计与制造实现国产化,避免依赖外国技术。
同钫微电子是负责此项工作的四家企业之一,依托青华微电子所,它需首先完成芯片定型鉴定并向公安部批量供应。
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所需资金难以估量,但关乎国民身份信息安全,必须全力以赴。
如今有了霍启煊的支持,微电子所的负担减轻不少,同时微电子也可更专注研发半导体材料。
“霍先生,我曾是青华电子系的学生,深知半导体产业对国家的意义。
对于紫銧及我个人而言,半导体正是展现价值的最佳领域。”
然而,我也清楚,半导体行业门槛极高,产品迭代迅速。
以当前国家的经济状况,若完全依靠自主研发,或许会一直处于追赶状态,始终落后。
“我认为最快的途径是并购。
我计划通过并购,为紫銧争取与全球同行站在同一起点的机会。”
“若微电子能吸引霍先生的投资,我们的并购进程将显著提速,推动芯片行业更快发展。”
霍启煊听后轻笑一声。
他对并购整家公司并无兴趣,但如果涉及并购研发部门,他倒是很感兴趣。
国内半导体企业从未以国际对手为目标,仅满足于守着国内市场,依赖政策补贴和**订单勉强生存。
他们的路径与连想并无二致。
真正潜心研发的企业寥寥无几,大多毁于内部消耗。
科研人员不仅待遇差,还需耗费精力应对复杂人际关系及酒桌文化。
顶尖人才最终选择出国效力并非他们的错,而是管理层的问题。
上一世,任政飞提到青华和燕大的优秀人才纷纷出国,国外再以高价回售技术成果给我国……
这并非嘲讽科研人员,而是批判管理层。
科研人员有何过错?
他们只想专注研究,不愿卷入内斗或酒桌社交。
无奈大环境恶劣,企业管理层的僵化作风令科研人员备受煎熬,“科研”二字成为空谈。
因此,这些人才大量流失,既是对管理层的失望,也是对科研理想的坚持。
这也是霍启煊只愿投资研发而避开公司管理的原因。
几千年来,这种官僚作风始终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