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苣人大厦,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产权,一味投入营销,根基不牢,注定失败。
这次挫折应让您深刻认识到技术的关键性,唯有掌握这一核心,苣人才能成长为真正的巨擘,无论风浪多大,都能傲然挺立!
"
霍启煊话毕,目光温和地看着石玉柱。
刘传志与段勇基听罢,渐渐领悟过来,霍启煊此言不仅针对石玉柱,也对他们有所警示。
四统与连想皆因无核心技术而起家,仅凭信息差和营销策略走到今日,苣人的失败对他们亦有借鉴意义。
核心技术才是根本!
刘传志默然不语,他主张先抢占市场份额,再逐步开展研发。
但他未察觉,技术上的滞后会引发连锁反应,越落越远。
等到市场稳固再去研发,早已错过最佳时机。
前期研发需耗费大量资源,资金亦成问题。
若无盈利,研发经费从何而来?归根结底,仍是资金短缺。
更关键的是,刘传志等人思想尚未成熟,难以承受艰难困苦。
多年前那段艰苦岁月,全家靠吃糠咽菜度日,住的是破旧的小楼,肚子都填不饱,早已厌倦这样的生活。
穷困太久,一旦有机会致富,谁还会愿意把钱浪费在毫无把握的核心技术研发上?万一投入巨大却毫无成效怎么办?
刘传志创业前,曾是一名资深高新技术研究员。
他在研究所从事磁记录电路研究长达13年,但成果毫无价值,与国外差距巨大。
长期默默无闻的研发生活,换来的却是毫无意义的产品,这对他打击很大。
多重心理因素叠加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导致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民营企业家在新时代里逐渐落后。
除了资历尚可外,他们已难以适应新时代需求。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四统集团,无法抗衡樱花国。
燕大钫正集团甚至走上歧途,忽视研发,沾染铜臭气,高管还因涉嫌违法被调查。
内斗不断、缺乏核心技术,最终破产收场,实在可惜。
在场泰山浍成员中,只有复煋的郭光昌和横掂集团的徐文容紧跟时代步伐,各自开发出核心竞争力产品。
横掂集团专注文旅产业,独树一帜;复煋则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突破,推出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同时保持对前沿技术的持续研发,稳居行业上游,避免被淘汰。
石玉柱静静听完霍启煊的话,缓缓叹了口气:
“霍兄所言极是,唯有掌握核心技术,企业才能稳固立足。
即便规模再大,若无核心支撑,一夜之间也可能轰然倒塌。”
“石总能有这样的见解,甚好。”霍启煊对石玉柱的态度颇为满意。
石玉柱略作沉思,目光落在霍启煊身上,试探性地问:“霍兄提到可为我提供研发资金,需多少便给多少,此话当真?”
他心中有些犹疑,不知霍启煊是认真还是玩笑。
但内心深处却渴望得到肯定的答案。
霍启煊饮尽一杯茶,嘴角含笑:“自然千真万确,我从不开这种玩笑。”
稍作停顿,他进一步明确:“不过,前提是这笔资金必须用于科研。
无论是科研设备购置、人员薪酬,还是福利改善,都不得挪作他途。”
这些人总是追逐见效快的项目。
资本运作、市场推广、房产投资、保险理财……哪里赚钱,他们就往哪里钻。
霍启煊并非易欺之人,绝不会让自已的资金被随意挥霍于毫无意义之事。
这笔钱,只许用在科研上。
在金融与投资领域,已有专业团队负责,无需旁人多此一举。
霍启煊凝视着石玉柱,再次郑重声明:
石总,我先说清楚,我的资金不许用于投资理财、市场推广、广告宣传或房地产。
即便某些项目利润丰厚,也不能动用这笔研发资金。
快速盈利的项目往往伴随巨大隐患,我绝不会涉足。
若真要开展这类项目,也必须在国外进行,而非国内。
然而,你们目前缺乏海外拓展的能力,所以我来负责这部分事务,而您只需专注于技术研发即可。
如果您立志超越IBM,我也不会在资金上设限。
IBM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是多少,我都会加倍提供。
石总,假如有了这笔资金,您的公司依然无法与IBM抗衡,那我恐怕只能更换领导团队。
到时也请您莫怪我不留情面。
霍启煊话毕,大厅陷入沉寂。
众人无不感受到这位霍家少主的强硬态度及对核心科技的执着。
只要专注科研,资金绝无问题;但若偏离轨道,哪怕是高回报的项目,也绝不可行。
短短几分钟对话,众人已对霍启煊有所了解。
石玉柱深吸一口气,坚定点头:“霍先生,请放心,我明白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