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风水云雷电 > 反客为主——变局中的主动之智

反客为主——变局中的主动之智(2 / 2)

江南的春雨刚歇,小镇的青石板路上就多了些陌生面孔。有背着长剑的道士,有佩着玉牌的僧人,还有眼神阴鸷的黑衣人——他们都在找一个人:修补农具的石师傅。关于“长生不老”的流言,早已从军营传到江湖,那些觊觎长生秘密的门派,终于循着踪迹找到了这里。而石禾看着铜镜里自己用草汁画的皱纹,指尖摩挲着四百年未变的青年轮廓,轻轻叹了口气:该来的,终究躲不过。

借“俗”藏锋,以凡客破仙踪

第一个找上门的是青云观的道士,白衣飘飘,一进门就稽首:“石仙长,贫道奉师命而来,求长生之法以济世人。”石禾正蹲在地上修锄头,头也不抬地往锄头上抹机油:“仙长?我这手上全是老茧,怕是担不起。您要锄头不?刚修好的,好用得很。”

道士不信,盯着他的脸:“仙长何必自谦?传闻您征战四百年容貌未改,定是得了往生秘法。”石禾忽然咳嗽起来,捂着腰直不起身:“四百年?我这老腰劳作三十年都快断了,怕是活不到四十载。您看这皱纹,都是岁月刻的。”他故意把脸凑近,草汁画的纹路在阳光下格外清晰。

这时有农户来取镰刀,石禾笑着递过去:“张婶,您家麦子快熟了吧?要不要我帮您磨磨镰刀?”张婶拍着他的肩膀:“石师傅就是热心,上次帮我修水车,淋了雨还咳了好几天,哪是什么仙长,就是个实诚的手艺人。”道士看着两人熟络的模样,又看了看石禾粗糙的手掌和“苍老”的神态,竟一时辨不清真假,只能悻悻离去。石禾望着他的背影,擦掉手上的机油——四百年的江湖,最厉害的伪装从不是法术,而是融入烟火的寻常。

借“乱”破局,以客势牵主谋

道士刚走,幽冥教的黑衣人就来了,这次直接破门而入,刀架在石禾脖子上:“交出长生秘录,饶你不死!”石禾没慌,反而指着门外:“你们杀了我容易,可镇上百姓都知道我藏了本‘农桑要术’,说是能让庄稼增产十倍。你们杀了我,他们定会把这事报官,到时候官府追查,你们拿不到秘录还得惹一身麻烦。”

黑衣人一愣,果然听见门外传来动静——是石禾提前让农户们“恰巧”路过。石禾趁机道:“我这铺子人来人往,不是说话的地方。今晚三更,西郊破庙,我带秘录见你们。但你们得答应我,不能伤镇上一人,否则秘录当场烧毁。”黑衣人怕动静太大引官府注意,只能答应,反倒被石禾这个“阶下囚”牵着鼻子走。

三更时分,黑衣人在破庙等得焦躁,却见石禾带着几个手持农具的农户走来,身后还跟着巡夜的衙役。“你们看,”石禾对衙役说,“这些人强买我的农书,还威胁要烧我铺子。”黑衣人没想到他会报官,更没想到农户们竟拿着锄头扁担围了上来:“石师傅帮我们种庄稼,谁敢伤他!”混乱中,黑衣人被衙役擒获,石禾站在月光下,拍了拍农户的肩膀——以客之身借主家之势,本就是反客为主的精髓。

借“疑”固局,以客心乱主志

最棘手的是佛门的往生宗,他们不抢不杀,只派了个老僧日日坐在铺子前诵经,说要“度化仙长归依,共研往生轮回之秘”。这一来,其他门派更认定石禾有长生秘法,连镇上百姓都开始窃窃私语。石禾知道,硬驱只会坐实流言,得让他们自己生疑。

他故意在老僧面前与老兵周叔闲聊:“周哥,你还记得二十年前咱们在北方种土豆的事不?那时候你总说我力气大,扛得动半车薯。”周叔配合道:“可不是嘛,你这身子骨,比小伙子还壮,就是脸嫩,看着不像五十岁的人。”石禾“叹”道:“哪有不老的?我这是常年干活练的,上次摔断腿,养了半年才好,哪是什么长生?”

他又把自己的“旧物”搬到铺子里:磨破的草鞋、补了又补的棉袄、记着农活的账本,账本上的日期从二十年前一直记到现在。老僧看了半月,见石禾每日修农具、帮农户、聊家常,除了“身子骨硬朗”,再无半点“仙踪”,反而发现他会头疼、会怕冷、会因为修不好农具而皱眉——这些“凡人弱点”,让往生宗的信念渐渐动摇。

一日清晨,老僧留下一串佛珠离去,只留字条:“世间最大的长生,是在烟火中护佑众生。仙踪自在人间,不必外求。”石禾拿起佛珠,阳光下,草汁画的皱纹渐渐褪去,露出青年的眉眼,却带着四百年岁月沉淀的温和。

徐庶后来从江湖消息里得知此事,对苏浅笑道:“将军这反客为主,是以凡俗破仙踪,以人心乱图谋。那些门派本想做主逼问,最后反倒被将军的‘寻常’牵着走。”苏浅望着窗外的月光:“或许长生的秘密,本就藏在不把自己当‘仙人’的人间烟火里。”

小镇的雨又下了起来,石禾收起铺子里的农具,准备明日去帮张婶修谷仓。那些觊觎长生的门派渐渐散去,江湖只留下传说:有个永远青壮年模样的手艺人,他的长生秘录,就是把四百年岁月,活成了守护人间的寻常日子。而石禾看着雨中农户家的灯火,忽然觉得——比起做长生的“主”,做人间的“客”,在需要时挺身而出,更让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