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筑牢防线 清风永续(1 / 2)

江泉的发展航船,在经历了转型的阵痛、改革的深水区博弈后,正乘风破浪,驶向更为广阔的水域。雾江重现碧波,新兴产业星火燎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然而,伴随着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巨额资金投入、重要资源调配的深入推进,权力的“双刃剑”效应也日益凸显。项目审批、工程招标、资金拨付、土地出让等关键环节,如同一个个看不见的漩涡,暗藏着巨大的廉政风险。发展越快,项目越多,资金流越密集,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需求就越发迫切。

一股暗流,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悄然涌动。近期,市纪委监委在例行审计和信访核查中,发现了一些值得警惕的苗头:个别承担重点项目的部门,在工程分包、材料采购中存在程序瑕疵和价格异常;部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甚至出现挪用的嫌疑;一些关键岗位的干部与社会老板交往过密,存在利益输送的风险。虽然尚未发现严重的违纪违法问题,但这些“蛛丝马迹”如同警钟,在市委书记周海洋和市长秦风的心中重重敲响。

一个周五的深夜,市委大楼大多窗户已经暗下,只有市委书记周海洋和市长秦风办公室的灯光依然亮着。周海洋刚刚听取了市纪委书记李静一份关于近期廉政风险排查的专题汇报,心情沉重。他拿起红色保密电话,接通了秦风办公室。

“秦风同志,休息了吗?”周海洋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严肃。

“周书记,还没有。正在看下周雾江长廊二期工程招标的方案。”秦风回答,从周海洋的语气中,他敏锐地察觉到不寻常的气息。

“来我办公室一趟吧,有重要情况需要和你紧急沟通。”周海洋言简意赅。

几分钟后,秦风快步走进周海洋办公室。周海洋没有寒暄,直接将李静汇报的材料递给他:“你先看看这个。”

秦风迅速浏览着材料,眉头越皱越紧。材料列举的几个案例和风险点,虽然语焉不详,但指向的都是当前正在推进的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他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周书记,这些问题……”

周海洋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沉寂的城市,语气沉重:“秦风啊,成绩来之不易,毁掉却可能在一夕之间。发展是硬道理,但廉洁是硬约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这些苗头,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危害极大,任其发展,会污染我们的政治生态,会毁掉我们辛辛苦苦取得的成果,更会寒了江泉百姓的心!”

秦风深深吸了一口气,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他坚定地说:“周书记,您的担心正是我的担心。廉洁是发展的基石,这块基石必须夯实。我们不能等到问题爆发再来补救,必须防微杜渐,筑牢防火墙。我建议,立即召开一次专题常委会,研究部署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工作,特别是对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监督要升级加码。”

周海洋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着秦风:“好!我同意。这件事,刻不容缓。你和我都要亲自抓。要让全市干部清醒地认识到,市委对腐败问题零容忍的态度绝不会变,从严管党治党的尺度绝不会松!同时,我们要与李静同志紧密配合,支持纪委监委履行好监督责任,创新监督方式,提高监督效能。”

这次深夜密谈,奠定了江泉市强化权力监督体系的基调,吹响了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的冲锋号。

第二天上午,市委小会议室。一次特殊的谈话在周海洋、秦风和李静之间进行。李静,这位以作风硬朗、业务精湛着称的女纪委书记,详细汇报了近期掌握的情况和她的思考。

“周书记,秦市长,”李静开门见山,语气冷静而专业,“当前的廉政风险,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隐蔽性强,往往披着合法外衣,隐藏在繁琐的程序和复杂的交易中;二是关联度高,项目、资金、审批权力交织,容易形成利益链条;三是智能化趋势,有些人开始利用新技术手段规避监管。传统的、事后查处的模式,虽然能形成震慑,但成本高,且损害已经造成。”

周海洋和秦风认真听着,示意她继续。

“我认为,当下的监督工作,必须实现从被动查案向主动防控转变,从侧重事后惩治向注重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延伸。核心是将监督嵌入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就像给权力装上‘GPS’和‘防火墙’,实现实时监控、风险预警、及时纠偏。”李静提出了“嵌入式监督”的理念。

秦风对此深表赞同:“李静书记说到了关键。监督不能是‘隔岸观火’,更不能是‘马后炮’。必须深入权力运行的肌体内部,实现同步同轨。对于重大项目,纪委监委是否可以提前介入?”

李静肯定地回答:“完全可以,这也是我们正在探索的方向。比如,对雾江长廊这类重大工程,我们可以试行‘纪检、审计、财务、法律’四位一体的嵌入式监督模式。在项目立项、招标投标、物资采购、工程变更、资金支付、竣工验收等关键节点,设置监督‘哨位’,由纪委监委牵头,相关职能部门专业人员参加,进行联合评审、现场监督、风险提示,将监督触角延伸到第一线。”

周海洋一拍桌子:“这个思路好!就叫‘嵌入式监督’!要尽快形成具体方案,选择几个重大项目先行试点。纪委监委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也要坚决把滥用权力的手斩断!需要市委、市政府提供什么支持,你们尽管提!”

这次谈话,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共识。一场以创新监督模式、强化权力制约为核心的战役,悄然打响。

很快,“嵌入式监督”试点在投资额巨大的雾江生态文化长廊二期工程中启动。工程指挥部里,多了一个特殊的席位——市纪委监委重大项目嵌入式监督工作组。

在一次重要的工程材料采购招标评审会上,监督工作组列席会议。评审专家们正在对几家投标企业的技术标和商务标进行评审。突然,工作组组长、纪委监委常委老张举手示意,提出了疑问:“各位专家,我对A公司的投标报价有些疑问。根据我们掌握的同品类材料近期市场均价,A公司的报价低了将近15%,这不符合常理。能否请A公司代表解释一下,在保证同等质量的前提下,如此低价的成本构成是什么?是否存在以次充好的风险?或者,是否存在‘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潜在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