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财帛动人心(2 / 2)

同时,对王东升也变得更加重视起来。

李来富,本来还有一些其他的心思,现在也不得不收起来。

把这事儿说完,王东升离开了大队。

他故意说出电子厂生产录音机,收音机的事情,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财帛动人心。

他两三个月就能赚这么多钱,难免李来富这些大队干部,不动心。

真要把集体产业收回去,让他把赚的钱,全都拿出来,他也只能乖乖的交出来。

这也是以集体开店的最大弊端。

在市里,有冯卫东,郑永红撑着,倒是没有什么问题,街道办也不敢有什么想法。

而且他们还是每年给固定的钱,赚多赚少,也不用让街道办的干部们知道。

村里情况却不一样。

必须得时刻给他们上上弦,给他们一些威慑才行。

回到家,王东升把多拿出来的钱,放回柜子里,又去养猪场看了看。

第二天元旦,家里的饭菜只是更加丰盛,并没有后世元旦那么热闹。

现在农村,对元旦,还没有那么重视。

过完元旦,回到市里,王东升先是去了一趟畜牧局,把肥猪要出栏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又说了继续引进长白猪的事情。

畜牧局这边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孙莲之当下就给出了承诺。

等这一批肥猪出栏,统计好数据后,就帮王东升去首都,引进三百头肥猪回来。

不过这一次,王东升就要掏钱了,不能再赊账。

掏钱,对王东升来说,实在是太好不过了。

家里的钱根本就花不完,他巴不得都掏出去。

把这事儿商量好,王东升又跟孙莲之哭了哭穷,开口就要一百吨养殖的粮食指标。

“你倒是会挑选时候。”

“我们今年的指标刚下来,全市总共只有一千吨粮食指标,你自己就要这么多,其他人还怎么搞。”

“再说,三百头猪,哪里能用得了这么多粮食。”

“最多给你五十吨的指标。”

孙莲之没好气的说道。

“孙局长,不能这么说,我们这三百头猪,最多五个月就能出栏。”

“下半年,肯定还要养更多。”

“而且家里的母猪,明年也要下崽,年出栏,能达到一千头肥猪。”

“算下来,最起码也要二百多吨粮食。”

“要一百吨,都是少的。”

“孙局长,我弄这么大规模,对你来说也是好事,这也是一大亮点。”

“我们个体户,跟国营养殖厂还不一样。”

“现在国家政策,鼓励个体户养殖……”

王东升滔滔不绝的给孙莲之说着他扩大养殖规模的好处。

没有粮食的难处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