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电视机的差价之外,其他产品的进货价格,倒是没有太大出处。
收音机,王东升的价格是四十五,录音机的价格是七十,自行车的成本是一百五,缝纫机成本一百,电子表成本十五。
这些东西,虽然单个利润无法跟电视机相比,卖的数量却更多。
加起来,毛利有六万七千六百五十三块。
除去人工成本,以及货物的损耗,运输成本,管理费,等等,净利润有五万三千二百七十五块。
按照当时签订的协议,王东升需要给大队一万零六百五十五块。
核对完后,李来富,刘会计,眼中全都露出了震惊之色。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王东升竟然赚了这么多钱。
“刘会计,李书记,这个账,没有问题的话,我就把钱数给你们。”
王东升见两人不说话,开口提醒道。
“没问题,没问题。”
李来富连忙说道。
“总共是一万零六百五十五块,刘会计,李书记,数一数,看看数目对不对。”
王东升从公文包里拿出去,数出一万零六百五十五块,放在了桌子上。
刘会计数钱的速度非常快,只用了几分钟,就把钱数了一遍,然后又交给李来富。
接连对了三遍,这才确认数目没有问题。
给了钱,王东升便准备离开,却被李来富拦了下来,稍稍沉吟了片刻,说道:“升子,你看我们大队在县里弄一个五金电器店怎么样?”
“你也不要误会,我这也是为了村子考虑。”
“大队赚了钱,会把这些钱全部拿来分给村里人,改善大家伙的生活,并不是为了一己之私。”
王东升又不是三岁小孩,自然不会相信李来富这鬼话。
赚了钱大队干部可能会给村里人分一部分,剩下的大部分,还是会落入他们这些干部的口袋。
但,这事儿他也不好拒绝,笑着说道:“李书记想要改善村里人的生活,这是大好事儿,我自然是全力支持。”
“不过,除了电子表,收音机,录音机之外,其他的货源,我最多也就帮忙牵线搭桥。”
自行车,缝纫机,王东升是真没有货源,都是从大祥这边弄货,他自然是没有办法给李来富承诺。
电子表,收音机,录音机,过了年自己就能生产,卖给李来富他们自然是没有问题。
电视机,他自己拿货数量都有限,也不可能给李来富。
毕竟他自己还准备开连锁店,不断扩大规模。
“我们就专卖电子表,收音机和录音机。”
“只是这个拿货价格……”
李来富见王东升能给他们这几种货,眼前一亮,又担心王东升在这上面赚钱,想着好好谈谈价格的事情。
“明年,我们的电子厂,就会生产电子表,收音机和录音机。”
“到时候,我肯定会给你们一个最低的价格。”
“我可以保证,肯定比我们现在拿货的价格,低很多。”
李来富,刘会计听到王东升的话,再次傻眼了。
差点以为是他们出现了幻听,确认了两遍,这才回过神来。
王东升弄电子厂的事情,他们知道,但是他们只知道电子厂是组装电子表,并不知道还要生产收音机,录音机。
接下来,又询问了好多关于收音机,录音机生产的事情。
得知王东升不仅是弄了生产线,还一口气弄了四条生产线,要为香江的外商生产录音机,收音机,更是震惊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