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罢兵言和2(2 / 2)

“该见的,总要见见的。”

王安有些无奈的说道,他醒过来的第二天,便已经让人写信去成都,让诸葛亮派人过来典理政务。

荆州经此一败,已经伤筋动骨,想来诸葛亮能够体谅自己这边的难处。

对,就是败了。

关羽死了。

徐庶死了。

江夏丢了。

便是江陵的门户,也依旧还在孙权的手中。

荆南四郡,除了郝普以外,皆是摇摆不定。

这如何不算败?

如今自己勉强占据的地盘,仅仅是维护着面子罢了。

......

“季常,荆州局势,你已尽知,此番前去,当和守义精诚合作,如此方能守住局面。”

诸葛亮没有多提要求,只求马良能够和王安合作,守住眼下的局面,至于接下来的和谈......

他看了看已经在船上等候的兄长,心中生出惆怅。

“尊兄放心,弟定然不负所托。”

马良对着诸葛亮一拱手。

其实,马良的年龄比诸葛亮大,但他敬重诸葛亮的为人,敬佩诸葛亮的才华,所以甘愿以弟自居。

“和谈之事,以守义为主,委屈季常副之。”

诸葛亮又说道。

“尊兄放心,家国大事,孰轻孰重,弟明白轻重。必促成和谈,不是两家和气。”

马良自然知道,此番和谈必然是困难重重。

关羽、徐庶身故。

糜芳、傅士仁、潘濬反叛。

南郡核心江陵城被毁。

三万多精锐士卒尽丧。

就连刘璋,都已经落入了孙权的手中。

可谓是元气大伤,损失惨重,如今他既是此次和谈的副使,又是日后王安的助手,承担的职责重大。

“守义虽然未曾杀了陆逊、朱然等人,但我料他此番必定不会善罢甘休,然则,孙权既然已经占据江夏,必然不会再吐出来。”

这些话,其实昨天晚上就已经和马良说过了,马谡也在边上参赞,都觉得江夏不可能要回来。

“这其中的尺度,当还需季常把握,尽力斡旋才是。”

诸葛亮还是担心,又怕两家谈判破裂,到时候让孙权倒向曹操,那么匡复汉室更加困难。

马良自然明白其中关键,也知道要促成此次和谈极为困难,休要看王安现在没有动作,可他在汉中、越嶲两地所作所为,真要是逼急了,那可真是会豁得出去的。

“我那兄长,虽也明大局,然则终究分属两方,各为其主。”

马良点点头,带着身后的众人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