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快穿之人格补全计划 > 第309章 残棠吻过枪膛雪37(第八个世界 完)

第309章 残棠吻过枪膛雪37(第八个世界 完)(2 / 2)

她伸手拿起桌上的报纸,指着上面日军将领的照片,然后——

\"嗤!\"

烟头狠狠摁在那张脸上,烧出一个焦黑的洞。

“没办法?”她的声音轻得像羽毛,却带着刺骨的寒意,

“那你们提前活着逃到这里干什么?带着你们的军装、你们的军衔,跑到西安喝酒?”

军官们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像是被人狠狠扇了耳光。

段明兰转身离开,背影挺得笔直,高跟鞋踩在地上的声响,在寂静的大堂里格外清晰,每一声都像敲在人心上。

回到房间,她从行李箱底层摸出一个牛皮纸信封,那是邵庭在她离开北平前塞给她的。

信很短,只有几句话:

\"明兰姐,千万别去上海,更别去南京。南京守不住,国民政府会撤,但百姓逃不了。日本人会屠城。\"

当时她还不明白,为什么邵庭如此笃定南京会陷落,甚至用了\"屠城\"这样触目惊心的字眼。

现在,她懂了。

那些从南京逃出来的军官,行李完好无损,军装干干净净,连皮鞋都擦得锃亮——可他们的眼神是空的,像是被什么东西生生挖走了魂。

他们是逃了,可百姓呢?那些手无寸铁的老人、孩子、女人呢?

段明兰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她必须离开中国,必须把这些照片带出去,必须让全世界知道——

日本人,是畜生。

*

曼哈顿的雪下得很大,簌簌地落在第五大道的玻璃窗上,又被室内的暖气融化成水痕,蜿蜒着滑下。

段明兰坐在酒店的咖啡厅里,面前摊着一沓照片,是日军暴行的铁证。

她穿着剪裁利落的黑色西装,发髻挽得一丝不苟,眉宇间的锋芒比在北平更甚,只是眼底的疲惫怎么也掩不住。

\"Exce , iss duan?\"侍应生走过来,轻声询问是否需要续杯。

段明兰刚要开口,余光却瞥见咖啡厅门口走进来一个熟悉的身影。

高挑,清瘦,一身笔挺的深灰色西装,眉目间褪去了当年的青涩,却仍带着那股子书卷气。

苏砚清。

他显然也看到了她,脚步微微一顿,眼神里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恢复如常,朝她走来。

\"段小姐,\"他的声音比记忆中低沉了许多,带着几分久别重逢的克制,\"好久不见。\"

段明兰抬眸看他,唇角勾起一抹浅笑:\"苏先生。\"

她的目光在他身上扫过,当年的戏班子小生早已脱胎换骨,西装革履,举止从容,唯有那双眼睛,依然清澈如昔,藏着几分倔强的光。

苏砚清在她对面坐下,侍应生适时地送来一杯黑咖啡,他轻声道谢,动作优雅得体。

\"我听说你在美国,\"他开口,声音很轻,\"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

段明兰微微颔首:\"我也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你。\"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他手边的公文包上:\"你来开会吗?\"

苏砚清点头:\"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会议,我带了些资料。\"

他犹豫了一下,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袋,推到她面前:\"这些复印文件,你应该用得上。\"

段明兰打开纸袋,里面是一沓照片和文件,详细记录了日军在华北、华东的暴行,有些甚至标注了具体的时间、地点和受害者姓名。

\"你......\"她抬头看向苏砚清,声音有些哑,\"这些年,一直在搜集这些?\"

苏砚清笑了笑,眼神里带着几分苦涩:\"不止我,还有很多同志。我们总得让世界知道真相。\"

段明兰深吸一口气,将照片收好,忽然开口:\"我们合作吧。\"

苏砚清一怔:\"什么?\"

\"我说,合作。\"段明兰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你手里的证据,加上我的关系和渠道,我们可以让更多人看到这些。\"

她顿了顿,眼神锐利如刀:\"让那些还在观望的国家,看看日本人到底干了什么。\"

苏砚清沉默片刻,笑道:\"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竟配合得意外默契。

段明兰负责联络媒体和政要,苏砚清则整理证据和撰写报告。

他们一起出席记者会,一起拜会美国议员,甚至一起在国会山前示威,要求美国对日实施制裁。

某天深夜,两人在酒店套房里整理资料,苏砚清忽然开口:\"段小姐,我没想到......\"

\"没想到什么?\"段明兰头也不抬,指尖飞快地敲击着打字机。

\"没想到有一天,我们能这样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

段明兰的手指顿了顿,唇角微微扬起:\"我也没想到。\"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回到了多年前的北平,那个战火还未烧到的夏天。

*

1949年秋,北平。

秋风卷起几片金黄的银杏叶,轻飘飘地落在青石板上。

段明兰站在景山前街,仰头望着那座熟悉的城门,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映得她眼角微微发烫。

十二年了。

她终于回来了。

身后传来脚步声,沉稳而轻快,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

\"明兰,\"苏砚清走到她身旁,声音里带着笑意,\"在看什么?\"

段明兰没说话,只是伸手,指向远处——那里,一面崭新的红旗在城楼上高高飘扬,映着碧蓝如洗的天空,鲜艳得刺眼。

苏砚清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唇角不自觉地上扬:\"真好啊。\"

他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我们赢了。\"

段明兰转头看他,阳光落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温柔的轮廓。

当年的戏班小生早已褪去青涩,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唯有那双眼睛,依然清澈如初,盛着细碎的光。

她忽然想起在美国的岁月——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子,那些深夜整理资料的疲惫,那些在异国他乡相互依偎的温暖。

她曾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再对谁动心。

可苏砚清偏偏是个例外。

他喜欢一个人时,绝不是当年那个安静隐忍的模样,反而絮絮叨叨,操心这操心那:

\"明兰,咖啡别喝太多,伤胃。\"

\"明兰,这件外套太薄了,纽约冬天冷。\"

\"明兰,你昨晚又没睡?\"

唉,烦得很。

却也......暖得很。

\"砚清,\"她忽然开口,\"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

苏砚清笑了:\"当然记得。庆喜班的后台,你冷着脸走过来,说我长的不错,非要包养我。\"

段明兰也笑了:\"谁让你当时对着镜子描眉,眼神往我这边瞟了三次,分明是故意勾引。\"

苏砚清挑眉:\"我怎么可能勾引你?分明是你强取豪夺。\"

\"哦,下次我就告诉苏安和段然,他们温文尔雅的爸爸,当年是个在戏园子里故意吊着金主不放的戏子。\"

\"别跟孩子讲这些往事,段大小姐最好了,最疼我了。\"

两人相视一笑,秋风拂过,卷着落叶打了个旋儿,又轻轻落下。

他们带回来的那些照片和文件,如今已被封存在档案馆和博物馆里,成为审判日本战犯的铁证。

那些血与泪的印记,那些惨绝人寰的暴行,那些不屈不挠的抗争,终于被世界看见,被历史铭记。

段明兰曾站在东京审判的法庭上,亲眼看着那些刽子手被定罪。

那一刻,她没有哭,也没有笑,只是静静地站着,像一柄出鞘的剑,锋利而沉默。

苏砚清站在她身旁,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掌心相贴的温度,驱散了心底最后一丝寒意。

北平的秋天很美,银杏金黄,枫叶如火,天空蓝得像一块剔透的琉璃。

段明兰和苏砚清沿着什刹海慢慢走,水面波光粼粼,倒映着两人的身影。

他们都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

战争留下的伤痕需要时间愈合,破碎的山河需要一代代人重建。

但此刻,站在北平的秋阳里,他们无比坚信——

中国的未来,无限可能。

【第八个世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