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90年代大案系列 > 第508章 雨夜魅影:枝江十七万窃案与三年千里追凶

第508章 雨夜魅影:枝江十七万窃案与三年千里追凶(2 / 2)

尊敬的廖所长:您好。这可说是一封检举信,关于坝洲17万元被盗案,我可提供一点线索。代家渡村的郑朝旭、陈某某有作案可能...望你们全力破案。

(五)狐狸现形

郑朝旭的档案被迅速调出:退伍军人,1981年因盗窃罪被判刑,性格凶狠狡诈。村民反映,他经常扬言要干就干票大的。更可疑的是,1992年底,郑曾找新闸中学的化学老师索要过能致人昏迷的乙醚。

进一步调查发现,郑朝旭与同村六组的汪金林关系密切。

汪在案发前因赌博和建房欠下巨额债务,整日被债主追讨。但案发后,他突然还清了所有债务,随后与郑朝旭同时离家外出,去向不明。

1994年10月的一个傍晚,百里洲乡治安联防队员王长乐、胡世新、卢毅三人在长江河堤上巡逻时,发现两个形迹可疑的男子。

站住!干什么的?王长乐大声喝问。

那两人如惊弓之鸟,拔腿就跑。在追逐中,其中一个绰号马二芹的被抓获,另一人则消失在茂密的棉花田里。

队员们在地上捡到了一头假发和一张宜昌钢琴厂的出入证。证件上的名字是刘纯祥,但照片分明就是汪金林!

当侦查员火速赶往宜昌钢琴厂时,却发现汪金林已在几天前不辞而别,线索再次中断。

(六)边陲追凶

1996年5月7日,民警易礼寿、金学荣在工作中获取重要线索:郑朝旭化名熊维全,在云南省屏边县玉屏镇做服装生意。

5月18日,由杨毅、韩国华、金学荣、李红立四人组成的追捕组从枝江启程。经过四天四夜的颠簸,他们抵达昆明,立即向云南省公安厅请求协查。

在屏边县公安局配合下,追捕组在玉屏镇迎君旅社找到了与郑朝旭关系密切的宋安琳。这个年轻女子透露:老熊去年在这里做服装生意,后来去了河口的越南街。

追捕组连夜租车赶往河口。在河口县公安局,他们翻阅了一本又一本暂住人口登记簿。就在大家快要放弃时,李红立突然激动地指着一页登记表:就是他!郑朝旭!

虽然照片上的人比过去胖了些,但那张熟悉的脸,李红立绝不会认错——他不仅是郑朝旭的同乡,还曾是他的战友。

5月24日下午,追捕组在越南街297号布控抓捕。然而冲进店铺后,发现店主竟是个地道的当地人。经过调查才知,郑朝旭已在5月18日将店铺转手,带着姘妇陈某前往昆明。

追捕组马不停蹄赶往昆明,在志远招待所查到郑朝旭的住宿记录。服务员回忆说:这个人很警惕,住了一晚就打听昆明的情况,还特意换了房间。

就在追捕组在昆明大海捞针时,河口县传来消息:郑朝旭的姘妇陈某在开远市出现。追捕组立即赶往开远,又辗转马关县,终于从陈某的哥嫂那里得知,郑朝旭可能在西双版纳一带活动。

(七)决胜边境

追捕组分析认为,郑朝旭极可能试图从打洛口岸逃往缅甸。7月17日清晨,他们抵达打洛镇,在边防派出所的登记簿上果然发现了熊维全的临时住宿记录。

6月14日入住,16日离开。边防民警指着记录说,临走前还详细咨询了去缅甸、泰国的手续。

时近正午,追捕组在口岸对面的慧源食家餐馆简单用餐,同时观察口岸动静。

就在这时,杨毅副科长不经意间望向公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个让他们追捕了近三年的身影,正从缅甸方向悠然走来。

准备行动!杨毅低喝一声。十二时三十分,当郑朝旭刚踏入境内的水泥路面,四名民警如猛虎下山,将其死死按在地上。

郑朝旭,看看我们是谁?

郑朝旭扭头看到李红立的面孔,长叹一声:我又输在你们手里了。

(八)川东收网

突审室内,郑朝旭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根据他的供述,专案组立即部署抓捕汪金林的行动。

7月15日,追捕组挥师四川。在万县市天城区公安分局的配合下,查明汪金林化名刘纯祥,与情妇张某藏匿在小周镇宋家村。

7月16日深夜,侦查员们踩着泥泞的山路,悄悄包围了张家老宅。当地村民证实:张某和她男人今天下午刚从深圳回来。

午夜十二时,小周派出所民警以调查假钞为名敲开房门。侦查员们迅速冲进西厢房,将床上熟睡的汪金林一举擒获。在他的枕下,搜出了尚未转移的赃款。

与此同时,另一组侦查员也将包庇犯刘新祥抓获。

(九)真相大白

在后续的审讯中,郑朝旭详细交代了作案经过:那个雨夜,他们利用对地形的熟悉,翻墙进入收购组,用特制撬棍撬开保险柜。

得手后,郑朝旭将大部分赃款藏在岳母家的泡菜坛里,三年来只敢少量取用。

至此,这起历时三年、辗转六省、行程万里的特大现金盗窃案终于全面告破。

当民警从郑朝旭岳母家的泡菜坛里起出用油布包裹的八万元现金时,这个精心策划的盗窃案终于画上了句号。

两个自以为聪明的罪犯,终究没能逃脱法网的制裁。而枝江公安用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书写了一段令人赞叹的破案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