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90年代大案系列 > 第499章 年,一声枪响之后:女贼王玉娥的悲惨人生

第499章 年,一声枪响之后:女贼王玉娥的悲惨人生(1 / 2)

1993年的春天,一声枪响在刑场上空回荡。30岁的王玉娥,这个被称为“女贼”的女人,生命在这一刻戛然而止。

她的罪行确凿,死有余辜。然而,当我们循着她短暂而坎坷的人生轨迹,回溯那些改变她命运的一个个瞬间时,内心难免为之震颤——从勤恳本分的农家媳妇,到盗窃铁路物资的惯犯,她的人生,究竟是在哪一步开始彻底失控的?

一、婚姻的裂痕:三十元押金引发的悲剧

王玉娥原是河南省南阳淅川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姑娘。在家中九个兄弟姐妹中,她相貌俊秀,性格内向,平日里总是少言寡语。

1983年初,经人撮合,她嫁给了同村农民海某。婚后的王玉娥,是个典型的贤惠媳妇。

她手脚勤快,天不亮就起床操持家务,下地干活也是一把好手。她对公婆恭敬有加,邻居们提起她都竖起大拇指:“海家娶了个好媳妇!”

不久后,王玉娥怀孕了。这本该是件喜事,却成了她人生转折的开始。临产时,医院要求缴纳三十元押金。

王玉娥平日里只知道埋头干活,身上没有一分钱积蓄。她只好向婆婆开口。盼孙心切的婆婆自然愿意出这个钱。

就在这时,嫂子站了出来,冷冰冰地说:“给她三十块可以,但必须先给我一千五百块!将来超生罚款,亲戚都要受牵连,我得提前防备。少一个子儿都不行!”

婆婆哪里拿得出这一大笔钱?最终,王玉娥只能在医院做了引产手术。

从医院回来时,她身体极度虚弱,却只能“无怨无恨”地接受这个现实。夜深人静时,她暗自发誓:一定要生个男孩!

二、“妨主”的婴儿:迷信下的家庭暴力

1986年3月28日深夜,王玉娥终于如愿以偿,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取名小钢。抱着襁褓中的儿子,她满心欢喜,以为好日子就要来了。

她万万没有想到,等待她的是一场更大的灾难。

孩子刚落地,嫂子就在家里散布谣言:“这孩子生的时辰不好,你们看他浑身发白,拉的屎颜色也不对。这可是‘妨主’的相啊!”

恰在此时,家里发生了一桩意外。婆婆在镇上经营着一个代销点,卖些日用百货和小食品。

一天晚上,婆婆在店里睡觉,迷迷糊糊中以为有老鼠在偷吃糕点。她摸黑爬起来,抓起一根棍子就打。

因用力过猛,竟从床上跌了下来,摔成重伤。卧床两个月后,婆婆不幸去世。

这件事成了嫂子攻击的借口:“看看!我说这孩子‘妨主’吧!他妈已经被妨死了,看下一个该轮到谁了!”

流言蜚语在村里传开。一向懦弱的丈夫也对王玉娥发出了最后通牒:“要么离婚,要么把孩子送人!”

望着怀中熟睡的婴儿,王玉娥的母性被彻底激发。她紧紧抱住孩子,泪流满面地说:“如果这孩子真的妨人,就让他妨我吧!”

孩子最终留了下来,但王玉娥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家里种着十多亩地,她每天既要照看孩子、操持家务,还要下地干活。

后来家里又开了个饭店,她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要起床准备。而她的丈夫只管收钱,对孩子不闻不问。有一次,孩子哭闹不止,丈夫竟一脚把孩子踢出好远。

饭店经营不善,王玉娥借钱去做布匹生意。可结账时却发现根本没赚到钱。后来她才得知,赚来的钱全被丈夫拿去赌博了!

三、绝境求生:母子流浪记

1988年8月,王玉娥终于无法忍受,与丈夫离婚。

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带着孩子回娘家的离婚女人是要被人瞧不起的。

哥哥劝她:“娥,把孩子还给他家吧。我们再打发你一次,你要什么我们都给你准备!”

王玉娥坚决摇头。她知道,一旦把孩子送回海家,马上就会被送人。她也明白,娘家人同样嫌弃这个“妨主”的孩子。

果然,家里人对她的态度渐渐冷淡,甚至开始施加压力。无奈之下,王玉娥带着孩子离开了娘家。

通过远房亲戚介绍,她到一个酒厂找到了活干,一天的工钱只有一块五毛钱。

1989年5月,酒厂停工,王玉娥再次失去了生活来源。

就在她走投无路时,一对开个体饭店的夫妻向她伸出了援手。

他们说:“我们有一辆闲置的脚踏三轮车,你先推去用吧。每天卖点菜,好歹能糊口。”王玉娥感动得热泪盈眶。

从此,每天凌晨三四点,当别人还在睡梦中时,王玉娥就起床了。

她将孩子安置在三轮车上,骑着车到乡下收菜,再拉回城里卖。寒来暑往,她终于攒下一点积蓄,在附近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

娘俩总算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