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90年代大案系列 > 第498章 年福州“5.20”电击索命案侦破始末

第498章 年福州“5.20”电击索命案侦破始末(1 / 2)

一九七九年五月二十日,星期天,清晨六点。福州市仓山区上渡街道望耕里,一片周末清晨的宁静被一阵凄厉的哭声划破。

“快来人啊!我家善荣不知怎么死了!”

十八号二楼居民俞某某瘫坐在楼梯转角,面无血色,声音因极度恐惧而变形。闻声赶来的邻居冲进二楼南侧的卧室,只见男主人林善荣直接挺地仰卧在双人床上,身上半盖着棉被,头颅无力地歪向一侧,脖颈和下嘴唇上带着几道令人费解的条状伤痕。更令人心悸的是,他年幼的女儿仍呼吸均匀地睡在父亲已然僵硬的尸体旁,对刚刚发生的惨剧一无所知。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诡异的违和感——屋内陈设整齐,仿佛昨夜一切如常。然而,床上那具逐渐冰冷的躯体,无声地宣告着这里发生了一起非同寻常的命案。

一、 现场疑云

接到派出所报告的福州市公安局与仓山区分局刑警火速赶到,立刻对现场进行了封锁和细致勘查。

望耕里十八号是一栋老旧的砖木结构双层小楼。楼下住着两户人家,一户案发当日全家外出,铁锁把门;另一户则声称昨夜反锁房门入睡,未曾听闻任何异响。通往二楼的楼梯门锁完好,并无撬压痕迹,这暗示凶手可能是和平进入,或者拥有钥匙。

楼上,是死者林善荣一家居住的空间,共有七个房间,显得颇为宽敞,但多数堆满杂物,生活气息主要集中在一南一北两间卧室以及中间的客厅兼饭厅。南卧室是案发现场,林善荣陈尸于此;北卧室则住着他的妻子俞某某和儿子。

初步勘察,室内物品摆放井然有序,桌椅、衣柜、日用杂物皆在原位,没有任何搏斗、挣扎或翻动的迹象。这一切都指向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推论:死者是在毫无防备的熟睡中,被瞬间夺去了生命。

当法医小心翼翼地掀开覆盖在林善荣身上的棉被时,真正的死因露出了狰狞的马脚。死者的左小腿以及右脚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上,赫然呈现出一圈圈焦黑色的条状灼伤痕迹。这些伤痕绝非寻常,部分深及趾骨,周围皮肤组织呈现出典型的电流斑特征——焦黄、炭化,边缘伴有充血带。经验丰富的法医当即判断:“这是电击伤,而且是多次电击所致。”

随后的尸体解剖证实了这一判断。在显微镜下,从伤痕处提取的微量物质呈现出“纹线状”花纹,并附着有极微量的绿色胶状物和金属颗粒。化验分析确认,这些成分来自合股电线和其外包的绝缘胶皮。结合尸斑、尸僵及尸温情况,法医精确推断出林善荣的死亡时间在5月20日凌晨1时左右,直接死因为电流通过身体导致心脏瞬间麻痹骤停。

现场并未发现作案使用的电线,凶手显然在事后冷静地将其带离。然而,正是这些残留的、几乎不可见的微量物证,成为了揭开真相的第一把钥匙。福州市公安局当即决定,由市局刑警大队与仓山分局刑警队联合成立“5.20入室凶杀案”专案组,全力展开侦破。

二、 人海寻凶

专案组初步勾勒出凶手的画像:第一,与死者相熟,了解其家庭情况、居住格局和作息规律;第二,具备相当的电工知识,能熟练操作电线实施电击。

调查首先围绕死者林善荣展开。这位时年四十岁的福州市第二化工厂工人,在同事和邻居口中是出了名的老实人,性格温和,与世无争,几乎从未与人结怨。他的社会关系简单清晰,排查未发现明显的利害冲突。

然而,对其妻子俞某某的调查却反馈出不同信息。多方反映显示,俞某某在生活作风上存在一些问题。更让警方心生疑窦的是,在整个报案和现场勘查过程中,俞某某虽然表现得惊愕悲恸,却从未主动追问丈夫的死因。尤其当法医询问其丈夫腿脚上的伤痕时,她竟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称那是“以前被柏油烫伤的”。

这个回答与眼前鲜明的电击伤明显不符。俞某某的嫌疑骤然上升。警方推测,她可能因情感纠葛与人合谋,由她作为内应,由具备电工知识的同伙动手。

但深入的调查又呈现了矛盾的一面。无论是林善荣的亲友还是俞某某的娘家人,都普遍反映这对夫妻平日感情融洽,虽在去年七月因俞某某的作风问题发生过激烈争吵,但此后已然和好。案发当晚,夫妻二人还一同带着孩子去看电影,回家时与楼下邻居有说有笑,情绪正常。次日清晨俞某某发现丈夫死亡时的惊愕与崩溃,在多位目击者看来,也不似作伪。

关于“柏油烫伤”的解释,俞某某后来澄清,当时自己精神恍惚,误以为警方在询问去年丈夫左腿左脚确实曾被柏油烫伤的旧事,并非有意说谎。警方调阅病历记录,证实了此事,由此暂时排除了俞某某的直接作案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