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火车站的三声枪响
1981年12月28日,上午11时许。青海省西宁市,寒风凛冽。火车站饭店这座平日里南来北往、人声鼎沸的建筑,被三声清脆而致命的枪响骤然定格。
340号房间内,硝烟弥漫。西宁火车站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两名干部倒在血泊之中,一死一伤。
接到报案的公安干警火速赶到,当场制服了房间内一名神色凶狠、企图反抗的男子。
现场的一幕令人触目惊心:一支黝黑的五四式手枪被扔在床上,旁边散落着35发黄澄澄的子弹,以及3枚还带着硝烟的弹壳。
这绝非普通的治安案件。干警们在搜查房间时,发现了更惊人的内情:
一个帆布旅行包和一个人造革提包被塞得满满当当,里面不仅有现金530元、涵盖内蒙古、全国乃至山东、四川的数百斤粮票,更有209张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伪满洲国钞票,仿佛在诉说着持有者不寻常的经历。
此外,还有两张分别从呼和浩特到兰州、兰州到西宁的卧铺票,两本盖着不同单位公章的介绍信,十一盘当时堪称时髦的磁带,以及衬衫、女式风衣、涤纶裤等各式衣物。
一张天祝县于四天前开具的“红旗牌怀表”发票,更是引起了侦查员的注意。
第二章:“王林”的沉默与攻坚
在公安局审讯室里,这名男子展现出了与普通案犯截然不同的老练与顽固。他自称“王林”,对于开枪杀人,他轻描淡写地辩解:“他们要没收我的东西,我急了。”除此之外,他便三缄其口,任凭预审员如何追问,或是抽象地承认有罪,或是用沉默对抗,甚至多次借口上厕所,试图寻找逃跑或自残的机会。
审讯陷入了长达四十多天的拉锯战,十一次正面交锋,“王林”如同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滴水不漏。西宁市公安局的同志们意识到,遇到了一个具备极强反侦查、反审讯能力的悍匪。正面强攻难以奏效,必须迂回包抄,用铁证撬开他的嘴。
第三章:物证会说话
侦查工作的重点,转向了那些不会说话的物证。专案组如同考古学家,对每一样物品进行溯源:
手枪溯源: 那支五四式手枪的枪号被第一时间发往各地核对。
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的反馈迅速而关键:枪号与1976年4月22日锡林郭勒盟军分区武器库被盗的一支制式手枪完全吻合!
这表明,“王林”至少与一桩五年前的军械盗窃大案有关,其危险程度和犯罪生涯可能远超想象。
赃物认亲: 侦查员翻查近期各省的案情通报,天祝县公安局一份《关于百货门市部被盗案的通报》进入了视线。
通报中失窃的红旗牌怀表、益华牌与幸福牌收录机、各类衣物等,与“王林”持有的物品高度吻合。
天祝县公安局派人前来辨认,确认无疑——他就是12月24日晚洗劫天祝县贸易公司门市部的蒙面大盗!
介绍信寻踪: 那张“四川省崇庆县煤建公司革委会”的介绍信,经查实,属于该公司职工邓某,而邓某将其送给了女友毛桂玲。
线索指向了西宁市礼让街81号一个叫毛桂玲的女子。
经查,毛桂玲社会关系复杂,有流窜经历。其家人提供的一张合影中,站在毛桂玲身边的男子,正是审讯室里的“王林”!
不过,在毛家,他有了另一个名字——尹高峰。毛母还出示了一封女儿从内蒙古赤峰市寄来的家信。
第四章:赤峰追踪与“狗牌撸子”
西宁市公安局立即派出精干小队,远赴赤峰。在昭乌达盟公安处的鼎力协助下,侦查员在赤峰市城郊公社团结大队将毛桂玲抓获。在其姘居的屋内,
搜出了伪造的“西北煤田地质局132勘探队革委会”介绍信,填写的姓名正是“尹高峰”。
毛桂玲的交代,填补了“王林”即尹高峰的许多行动轨迹。她供述,尹高峰平时行踪诡秘,自称是采购员,曾向她炫耀过两支手枪,“一支大的,一支小的,小的那把枪把上刻着一条狗!”
“狗牌撸子!”经验丰富的老公安立刻意识到,这极有可能是西班牙产的EXPRESS型袖珍手枪,因其枪柄上的猎狗标志而得名。
而赤峰市公安处的记录显示,1980年,城郊公社武装部恰好被盗一支同型号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