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90年代大案系列 > 第408章 为当班长,他竟欲让三十三名工友陪葬

第408章 为当班长,他竟欲让三十三名工友陪葬(1 / 2)

1987年2月10日零时23分,辽宁海城滑石矿的2号桥附近,一道刺眼的弧光骤然撕开夜幕,紧接着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让沉睡的群山仿佛痉挛般颤抖。

68厘米的铁轨被炸得无影无踪,枕木碎屑纷飞——这是一场精心策划、意图制造重大伤亡的爆炸案。而真相,竟埋藏在一个谁都未曾怀疑的“老实人”身上……

那个没有月亮的寒夜,气温低得连稀疏的星光都仿佛被冻结。

辽宁海城滑石矿蜷缩在沉沉的夜色里,矿区住宅和邻近的范马峪村零星亮着几盏灯,像是黑暗中被冻僵的萤火。

午夜零时,百余名刚下中班的矿工拖着疲惫的身躯,陆续走出长长的巷道。

凛冽的西北风如剃刀般刮过山体,枯树在风中挣扎,野草伏地抖瑟。

家住市内的通勤职工搓着手、哈着白气,钻进三节客车车厢。零时23分,载着33名通勤矿工和11节滑石货车的混合列车鸣笛启动。

因临时少挂九节车厢,列车比往常轻快许多。驶过七百米,车尾刚通过2号桥,桥面上倏然火光一闪——“轰!”巨响震彻山谷。

工字钢结构的桥身上,五根枕木被炸得粉碎,南股铁轨被齐刷刷截断68厘米,断轨不知飞向何处。

后来人们在百米外找到那段断轨时,不禁倒吸冷气:若再偏十米,它将砸中矿山“心脏”——一台容量千伏安的变压器。

一旦被毁,这座与美、法知名矿企齐名的矿山将停产至少十个月,国家损失难以估量。

更令人后怕的是,若非当晚列车编组变动,千吨重量的撞击将导致蒸汽机车如重磅炸弹般爆炸,33名矿工和司乘人员无人能生还,附近的村庄和住宅区也将被夷为平地……

海城市公安局副局长张庆俭久久伫立在寒风中的现场,空气中尚未散尽的硝烟刺痛着他的神经——这已是范马峪上空三年内第三次爆炸。

1985年10月14日,范马采矿车间记录房火炉爆炸,三人受伤;

1986年7月18日,一班班长丁守发家被炸,房毁人未伤;

前两案未破,第三次爆炸又轰然袭来。

张庆俭年近五十,中等身材,貌不惊人,细窄的眼缝里却透出锥子般的锐光。他清楚,当晚有33个家庭将含泪举杯,庆贺亲人鬼门关前捡回一命。

而他和侦查员们,必须在这场与隐形凶手的较量中背水一战。

现场勘查显示,犯罪分子使用了至少六公斤炸药,采用导火索引爆和定向爆破技术。

爆炸点在南股铁轨,断轨却向北飞射——暗示凶手作案后向南逃离,居住范马峪村的可能性极大。

精准的时机把握、娴熟的爆破技巧,说明凶手很可能是矿内采矿工人,年龄在25至35岁之间,熟悉列车运行规律,且有预谋、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