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作案”
1995年6月2日下午,财政部门前的林荫道上,女青年小胡突然感到后腰一阵冰凉。
回头时只见一个蓝色身影正擦拭刀柄,骑上山地车拐进胡同。
6月14日黄昏,17岁的小丽在离家不到百米的胡同里被刺,昏迷前最后印象是凶手帽檐下耷拉的眼角。
11月29日当晚,连续两起袭击案发生在三里河一带,受害者都提到“戴棒球帽骑山地车的高个男子”。
至此,西城警方已串并30起手法相似的伤害案。
安静遇害当天,她正和同学小高兴奋讨论着即将开始的留学生活。
行至百万庄市场北侧时,王志宏的目光锁定了这个穿浅色风衣的姑娘——她的自行车款式与五年前那辆如此相似。
他加速追上,左手扶把右手出刀,整个动作如练习过千百次般流畅。等小高反应过来时,安静已倒在血泊中,凶手山地车的轮胎印深深烙在沙土路上。
“侦查突破”
月坛派出所民警张永强第二次走进王志宏家时,目光敏锐地扫过衣架上的深色夹克、床下的黑皮鞋,最后定格在厨房墙那排寒光闪闪的西餐刀上。
王母絮叨着:“这孩子买这么多刀,也不知干啥用。”而真正让案件取得突破的,是13岁女孩晓蕾的指认——她清晰描述出跟踪者“耷拉的眼角”特征,并在照片中准确指出了王志宏。
1996年5月4日的审讯室里,王志宏平静得令人窒息。
直到民警拿出从他家搜出的7把同款西餐刀,这个偏执狂才缓缓开口:“每次扎完人,我都紧张又满足。
就像吸毒上瘾,停不下来。”他甚至记得每个受害者的反应,“有个姑娘回头看我时,眼睛像五年前那个女的”。
当审讯民警问及多病的老母亲时,王志宏首次崩溃大哭。然而法律不会因忏悔止步,30个受害者用伤疤共同见证了这场始于鸡毛蒜皮的悲剧。
最终审判来临那天,他望着旁听席上白发苍苍的母亲,喃喃自语:“要是当年能咽下那口气......”可是人生,从来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