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4日凌晨,吉林铁合金厂职工医院一片沉寂。
外科副主任冯勇刚在值班室躺下,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开门,有病人!”
门外站着一个面色黑红、颧骨高耸的男人,身穿经济警察制服,右手紧攥一只鼓囊囊的塑料编织袋。
他语气焦灼,眼神却飘忽不定。冯勇敏锐地注意到,这人始终死死捏着编织袋,仿佛里面藏着比病人性命更重要的东西。
急诊室里的致命破绽
诊区长椅上,另一名穿制服的男子正痛苦喘息,右手手掌被利刃贯穿,鲜血浸透袖口。
冯勇一边紧急止血,一边追问伤情由来。“黑红面”抢答:“抓小偷时被捅的!”但当冯勇索要医疗证时,对方却支支吾吾掏不出——这瞬间触动了冯勇的警觉。
铁合金厂职工看病必带医疗证,如同条件反射。更可疑的是,伤者制服袖标与本院经警中队款式有细微差别。
冯勇借故叫来护士长孙喜玲,低声交代疑点。
孙喜玲转身拨通厂公安处电话,又联系了新建派出所。
片刻后,厂公安处长与经警中队长赶到,只瞥一眼便斩钉截铁:“这不是我们的人!”
“黑红面”慌忙改口称是吉化公司化肥厂经警,却解释不清为何舍近求远到此就医。
此时派出所民警已到场,一声令下打开编织袋:两支土制左轮枪、一把三角刮刀赫然在目!
派出所血战与绝地逃亡
民警将“黑红面”押往派出所时,意外骤生——踏入走廊刹那,嫌犯猛蹲下身,从胶鞋里抽出54式手枪连开两枪!
民警腿部中弹,左手无名指被击断,忍痛还击三枪未中,暴徒撞破大门消失在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