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不一样的春节3(2 / 2)

“春燕姐,您可别逗了!” 气色已经养回来的贾当接了话,脸上带着点无奈,

“我们哪儿有那闲功夫看电影啊?在家能看看电视,就挺知足的了,甭提别的!”

“新鲜了欸!” 薛小凤挑了挑眉,笑着打趣问:“也不知道昨儿,是谁跟我念叨,

说攒了俩礼拜工资,非得去看《阿诗玛》,还说要给我带爆米花的?”

贾当脸微微一红,伸手推了薛小凤一把,语气里带着娇嗔:“妈,您是我亲妈吗?

哪有像您这么揭自家闺女老底的?您这嘴也太快了!”

“哈哈哈……” 这一出,惹得一群人都畅快地笑了起来,连路边卖糖葫芦的大爷都跟着乐。

“劳驾,让让啊!借过借过!” 正笑着,身后有人推着自行车过来,

车后座还驮着俩大包袱,大伙儿赶紧往旁边挪了挪。

刘红燕回头瞅了眼,笑着说:“您瞧这街上,人是越来越多了,

敢情都是奔着庙会去的?得亏咱选了走着去,不然等电车,指不定得等到猴年马月!”

“可不是嘛!” 于丽叹了口气,又笑着点头,“往年这时候,街上哪有这么热闹?

都是蔫蔫的,没点儿精气神。今年是真不一样了,瞧着就舒坦!”

陶小蝶怀里的孩子伸着小手想要抓路边挂着的红灯笼,小手扑腾得欢,

她赶紧按住孩子的手,笑着哄:“别瞎伸手啊,这儿人多,留神碰着。

等咱到了地坛,让你撒欢儿玩个够,那儿的灯笼比这儿还多呢!”

刘春燕往前走了两步,又开口:“说真的,现在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电影院也放老片子了,街上也热闹了,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嗨!那可不咋的!” 娄晓娥点点头,拢了拢头发,“以前哪有这闲心逗闷子、看电影?

能把日子过明白,让孩子吃饱穿暖就不错了。

如今好了,想吃啥有啥,想玩啥也有地方去,这日子啊,总算熬出头了!”

走在最前面的贾槐花,突然回头喊:“我说大伙儿,咱再唠下去,太阳都该落山了,

地坛庙会的糖画儿都该收摊了!麻利儿走,别耽误了赶热闹!”

“走了走了,抓紧走!” 大伙儿应着,脚步都加快了些,顺着鼓楼东大街往东走。

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有挎着布兜的老人,有撒丫子跑的孩子,

还有穿着新衣裳的小年轻,说说笑笑的,满街都是烟火气,甭提多热闹了。

她们顺着鼓楼东大街往东,过了交道口再往北拐,没多大会儿,刘红燕就抬手一指:

“嚯!瞧见没?前头那大牌坊,可不就是地坛到了!”

大伙儿顺着她指的方向一看,就见一座三门四柱的木牌坊立在路北,

虽然不算崭新,可靛青琉璃瓦顶擦得锃亮,正面 “地坛” 俩字苍劲有力,

背面 “广厚街” 的匾额透着老辈儿的讲究。

走到西大门跟前,更显热闹 —— 单檐歇山顶的大门开着三座方门洞,

门口挤着不少人,有挎着军绿色布兜的,有抱着孩子的,还有几个小伙子推着自行车。

看门的师傅穿着蓝色干部服,手里拿着检票钳,挨个核对门票,嘴里还念叨着:

“麻利儿着啊,别堵在门口!”

薛小凤捏着门票递过去,笑着搭话:“师傅,您这儿今儿人可真不少!”

师傅抬眼一笑:“可不是嘛!开春头回这么热闹,附近的人都往这儿奔呢!”

门票两毛钱一张,可真不算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