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不一样的春节3(1 / 2)

一行人打南锣鼓巷北口出来,脚底下没停,奔着鼓楼东大街就往东扎。

按说去地坛,打这儿绕到安定门内大街是正路子,拢共才两公里出头,

腿脚麻利点儿的,半个来钟头准能到,板上钉钉的事儿!

刚拐过胡同口,就见前头几个年轻人背着帆布包,里头鼓鼓囊囊的,

八成是揣着庙会要吃的零嘴儿,正撒丫子往前赶,嘴里还哼着革命歌曲。

可今儿这调子,透着股子松快劲儿,跟往年那紧绷绷的模样,那差别可大了去了!

“嘿!你们瞅瞅这帮年轻人,精气神儿多足!”

薛小凤往那几人身上斜了斜眼,咂着嘴儿,手指头还轻轻点了点,

“搁往年过年,哪有这股子活泛劲儿?一个个都绷着张脸,大气儿不敢出,

生怕说错话、做错事,那叫一个憋屈!”

说着,她扭头冲陶小蝶扬了扬下巴,嗓门亮堂了些:“对了婶儿,

咱今儿是溜达着去,还是等 124 路电车啊?这 124 路打宝钞胡同站上车,

直接能到安定门,下来走两步就进地坛了,多省事!”

陶小蝶抱着孩子,胳膊肘轻轻颠了颠,脸上堆着笑,摆了摆手:

“等啥电车啊?别介!人挤人的,还得傻等半天,劳驾不起那劲儿!

这路多好走啊,打咱这儿穿鼓楼东大街,再往北顺安定门内大街走,

两公里不到的道儿,走着去多舒坦!”

她伸手指了指前头的胡同,脚步没停:“你瞧这路平平整整的,

边溜达边逗闷子,比挤在电车里强百倍,孩子们也能撒撒欢儿,多好!”

于丽往那方向瞥了眼,连连点头,嘴角带着笑:“可不是咋的!咱这一行人,

老的老小的小,挤电车多不方便?走着去正好,权当遛弯儿了,累不着!”

娄晓娥赶紧接话,拍了拍裤腿上的灰:“陶婶儿说的在理,走着去舒坦!

这 124 路电车是打南锣鼓巷这边过,可去庙会的指定不止咱这波人,

挤上去都得成相片儿!就两公里的路,咱慢慢溜达,

也就一碗茶的工夫,正好还能多唠两句嗑,多好!”

秦淮茹也笑着接话:“嘿!这有啥好想的?咱就走着去!麻利儿的,别磨叽!”

于晨阳拎着布兜跟在旁边,插了句嘴,脸上带着笃定的神情:

“打咱南锣鼓巷到地坛,走鼓楼东大街、安定门内大街这条道儿最顺,

不用绕弯子,比走别的胡同近多了,错不了!”

“晨阳说的对,这条道是顺当。” 一旁的何雨水拢了拢衣领,笑着接话,

“咱正好瞧瞧街上的新鲜景儿,平时上班忙得脚不沾地,哪儿有功夫瞅这些?

反正两公里路也不算远,指定累不着!”

“可不是嘛!” 刘红燕跟着附和,脚步加快了些,“这条道咱都熟得不能再熟了,

顺着鼓楼东大街往东,过了交道口,再往北拐,没多远就到安定门了。

地坛就在安定门北边,到时候一眼就能瞅见那牌楼,甭提多显眼了!”

抱着孩子往前走的刘春燕,突然停下脚步,眼睛亮了亮,扭头问大伙儿:

“欸!你们最近看电影了吗?前阵子电影院都开始放《桃花扇》《阿诗玛》了,

票紧俏得很,不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