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臣附议(1 / 2)

朝堂上庄严肃穆。

朝臣们手持笏板,仪态恭谨,依照品阶位列两旁。

老皇帝格外开恩的给晟亲王赐了座。

燕儿和睿王分别站在前列,宁虎就站在燕王身后。

皇帝身着龙袍,头戴冕旒?位于龙椅之上。

随着太监一声“有事启奏”。

官员们有序的奏禀紧急之事,正应了国事为重之中又分轻重缓急。

对于这些需要紧急处理的政务。

老皇帝要么问“众爱卿以为如何?”

管辖范围与此事相关的大臣们就会有条不紊的出列,陈述自己的观点。

经过一番商讨后,老皇帝轻描淡写来一句“准奏。”

此事就算通过了。

但也不是全部解决,龙椅上的老皇帝也会来上一句“容后再议”。

所谓容后再议,实则就是否了。

毕竟正式朝会十天半月才举行一次。

等到下次再议时,黄花菜都凉了!

紧急之事奏完,工部尚书娄大人出列。

他双手捧着笏板,微微弯腰说道:

“陛下,臣有事启奏。”

“工部调去南方治理水患的官员已顺利完成任务返京。”

“工部郎中陆承祖带领十几名拱手,与当地官员协同合作,出色地完成了防洪工事的修建。”

“此次在南方修建的防洪工事,选址精准,充分考量了当地的地形地貌与水流走向。”

“陆郎中不惧天气酷热亲自带人勘测,对每一处细节都反复推敲。”

“工事所用的石料,皆是精挑细选,质地坚硬且耐侵蚀。”

“在修筑过程中,他们采用了新的砌石工艺,使得堤坝更加坚固。”

“当地百姓也在陆郎中的组织下积极参与深挖排水沟渠。”

“不仅增强了百姓的凝聚力,也加快了工程进度。”

“如今,防洪堤坝已如钢铁壁垒般横亘在江边。”

“之前水患频发的区域,如今再未出现江水倒灌的情况。”

“百姓的农田得到了保护,房屋也不会再受洪水威胁。”

“他们带去的专项拨款每一分都用在防洪工事上。”

“包括南阳知府资助的一万两白银,当地商户的义捐都记录在册。”

“当地县令没让贫苦民众白干活,是以二十文一天有偿服劳役。”

“实实在在地保障了南方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也为地方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水利工事的文书上都盖有当地县衙的官印,这些文书臣已交到司礼监。”

“司礼监负责宫廷内外章奏及批红等事。”

“把文书呈于此处,既能让陛下及时知晓治水详情。”

“又便于文书在宫内的流转与存档。”

“司礼监的公公们办事向来严谨,由他们保管这些文书,定能妥善周全。”

“陛下,陆承祖郎中此次治水劳苦功高,还望陛下能论功行赏。”

“让他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也能激励更多官员为我朝社稷尽心竭力。”

娄大人话音刚落,睿王就对龙座上的老皇帝行礼直言。

“父皇,儿臣以为此事不可贸然行赏。”

“其一,新砌石工艺效果未知,长期稳固性存疑。”

“其二,款项使用虽有记录,但仍需审计以防贪腐。”

“其三,百姓劳役报酬是否合理也需考量。”

“是否存在压低价格,剥削贫苦百姓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