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病得真是时候(2 / 2)

门咔哒合拢时,徐大志突然觉得这屋子静得瘆人。五斗柜上那台三鑫牌收音机滋滋响着电流声,他伸手拧开关,女播音员正字正腔圆地报道:“我省首个外资家电产业园落户城东开发区...”

他关掉收音机,从公文夹层抽出张照片。去年秋天在广交会拍的,小王站在三鑫集团的展位前,手里举着岛国产的微型空调模型——那时这小伙子眼睛亮得能当灯泡使。

灶台上的煎锅还冒着热气,两个韭菜盒子烙得金黄。徐大志咬了一口,韭菜老得塞牙。就像他此刻的处境,看着油光水滑,嚼起来处处硌牙。

十点整,蒋伟开着大奔准时碾过楼下积水坑。徐大志拎着公文包钻进后座,听见他嘟囔:“怪事,刚才看见小麦空调技术员王兵从外贸大厦出来...”

徐大志捏着拉链的手顿了顿:“他老家表叔在那上班。”

车拐过邮电局大楼时,蒋伟又从后视镜瞅他:“徐董,咱真要和三鑫合资?我听说濮厂长说最近不少国内电子企业都在接触岛资企业...”

“开你的车。”徐大志闭眼靠上椅背。挡风玻璃上趴着几只春蚊,扑腾着往日光里撞。

开过小麦空调厂的大门,远远看去,在“质量就是生命”标语下,停着辆黑色皇冠。

徐大志下车时整理了下西装下摆,谢伯洪已经小跑着迎上来。

“如意电子集团的赵董事长来了,”谢伯洪压低声音,“在小会议室。”

徐大志脚步没停:“那个技术员王兵呢?”

“请病假了。”谢伯洪递过来个牛皮纸袋,“这是他早上托人送来的...技术图纸。”

隔着纸袋能摸到卷边的痕迹。徐大志捏了捏,厚度比原版少了将近三分之一。他嘴角扯出个笑纹:“病得正是时候。”

小会议室的木门一推开,茶香先扑了满脸。赵董事长端着紫砂壶站在窗前,地中海脑袋亮晶晶的:“徐董,别来无恙?”

两只手握住时,徐大志感觉对方指关节硌人得很。寒暄的话在舌尖滚了三滚,最终落进青瓷茶杯里:“赵董亲自来,是我们的荣幸。”

“明人不说暗话。”赵董事长从公文包抽出份文件,“我秘书早上送来的合作方案,我看过了。”金丝眼镜后头的眼睛眯成缝,“就是这们这生产技术,恐怕...”

徐大志端起茶杯。浮沫在杯沿撞得粉碎,就像他此刻的心跳。窗外突然传来卡车倒车的滴滴声,惊起杨树上的麻雀。

“技术是参照德国最新标准。”他放下茶杯,杯底在玻璃台面上磕出脆响,“如果赵董愿意投资生产线,我们生产效率还能提高五个点。”

赵董事长的手指在“年产量二十万台”那行字上敲了敲:“听说徐董你们最近在接触夏兰集团?”

“蛤蟆跳井——不懂(扑通)。”徐大志突然冒出这句,眼见对方眉毛挑了挑,“我们这种小厂,夏兰哪看得上。”

两人同时笑起来,眼尾褶子里都藏着算计。当徐大志终于抽出那份被揉皱的图纸时,赵董事长的金丝眼镜片上闪过一道反光。

“这是...”老头子的手指在某个标红处颤抖。

徐大志缓缓靠向椅背。晨光正爬上窗台,把图纸上的数据照得纤毫毕现——那正是小王昨夜在电话里汇报给赵董的、缺了关键三页的改良方案。

“年轻人总想着走捷径。”徐大志把图纸慢慢卷起来,像收拢一把剑,“赵董说是不是?”

麻雀又在杨树上叽喳起来。蒋伟的大奔此时正驶过厂区林荫道,车载收音机里飘出高小凤的真的好想你——而三公里外的开发区招待所208房,技术员小王刚撕碎北上的火车票。

徐大志站在三楼窗口,看见朴尤莉的红色高跟鞋正踏过厂区积水的石板路,一步一朵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