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神医王妃:重生之带着娃走天下 > 第978章 静养思往事,童语惊良医

第978章 静养思往事,童语惊良医(1 / 2)

赤霞关,元帅府后院。

景和三十年正月二十七,连日的晴好天气让院中积雪消融大半,露出底下湿润的黑土和顽强冒头的嫩绿草芽,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新生交织的气息。

秦沐歌披着一件厚厚的狐裘,坐在廊下的躺椅中,膝上盖着绒毯,正就着温暖的阳光,细细翻阅母亲苏雪柔的那本医札。经过几日静养和玄清长老丹药的调理,她脸色红润了许多,不再那般苍白吓人,只是眉宇间仍带着大病初愈后的淡淡倦色。

萧璟将大部分军务移至后院书房处理,以便就近照料。此刻他刚与几位将领议完事,送走他们后,便端着一碗刚煎好的参汤走过来。

“今日感觉如何?手还凉吗?”他自然地坐下,试了试她手的温度,又将参汤递到她手中。

“好多了,玄清长老的药很见效。”秦沐歌接过汤碗,微微一笑,“只是整日躺着有些闷,看看母亲的手札,心里也踏实些。”

阳光落在医札泛黄的纸页上,那些清秀却有力的字迹仿佛带着温度。秦沐歌指尖抚过一行关于“地脉阴煞之气汇聚”的论述,轻声道:“阿璟,我越看越觉得,母亲当年恐怕不止一次遭遇过类似‘蚀灵’的力量。你看这里,她提到曾在极北之地见过一种‘活’的寒毒,能侵蚀生灵心神,其症状……与当年她身体衰败时的情形颇有几分相似。”

萧璟神色一凛,接过医札仔细看去,眉头渐渐锁紧:“你的意思是,岳母大人她……”

“我怀疑,母亲并非单纯积劳成疾或忧思过甚。”秦沐歌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楚,“她很可能是在某次应对类似危机时,中了暗算或是耗损过度,才落下难以根治的病根,最终……”

这个猜测让她心头发沉。如果真是如此,那母亲默默承受了多少?而那个隐藏在幕后,不断制造或利用这种诡异力量的存在,又是何等可怕?

萧璟握住她的手,沉声道:“若真如此,这笔账,迟早要清算。当下你需安心静养,唯有彻底康复,方能应对将来可能的风波。”他目光锐利,“我已加派人手,一方面继续追查宁王和那个‘国师’的踪迹,另一方面也在秘密搜集与岳母当年经历相关的所有信息。”

秦沐歌点点头,将未尽的话语咽了回去。她还有一种更深的直觉,母亲的研究、坠星峡的危机、明明的特殊,甚至她自己重生而来的际遇,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事,或许都被一条无形的线串联着。而这条线的尽头,恐怕指向一个惊人的秘密。

* * *

**七王府,澄心院。**

同日午后。

姜仁老先生的教学渐入佳境。他并不急于灌输深奥的医理,而是从最基础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讲起,结合常见的花草果蔬、食材香料,用生动有趣的比喻和游戏的方式引导明明。

这日,他带来了一些晒干的植物切片和一小碟蜂蜜、一小碟黄莲水。

“小公子,咱们今天来尝尝味道,感受一下它们的‘性情’。”姜老先生笑着让明明用手指沾一点点蜂蜜尝了尝,“感觉如何?”

“甜!舒服!”明明眼睛弯弯。

“对,甘味,性平,能补益、和缓。”姜老先生点头,又让他用干净的手指沾了一点点黄莲水,“再尝尝这个。”

明明的小脸立刻皱成一团:“苦!不好吃!”

“对,苦味,性寒,能清热、泻火、燥湿。”姜老先生耐心解释,“所以呀,若是身体里有火气,比如嗓子痛、眼睛红,用一点点苦味的药,就能帮它降下去。但若是身体虚寒,就不能多用,对不对?”

明明似懂非懂地点着头,忽然伸出小手,指着旁边一盘丫鬟刚端来的、削了皮切成块的梨子,说道:“先生,梨子……甜甜的,但是吃完,有时候会觉得肚子有点凉凉的。它是不是……也是寒的?”

姜老先生闻言,眼中猛地爆发出惊喜的光芒!这孩子,竟能通过自身的细微感受,直接体察到食物的药性!这已不仅仅是嗅觉敏锐,更是了一种近乎天生的“药感”!

“小公子说得一点不错!”姜老先生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梨子性凉,味甘微酸,能生津润燥清热,所以吃了觉得凉爽,但脾胃虚寒的人确实不宜多食。小公子,您这……真是天赋异禀啊!”

一旁的张嬷嬷和李嬷嬷也是又惊又喜。她们虽不懂医理,但看姜老先生的反应,就知道小世子又说了什么了不得的话。

明明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小声道:“就是……感觉到的。”

姜老先生压下激动,越发肯定皇帝陛下让他来此的深意。这孩子若好生引导,将来在医道上的成就,恐怕不可限量。他教学更加用心,不仅教药性,也开始潜移默化地讲述一些简单的医理和禁忌,尤其强调“是药三分毒”和“对症下药”的重要性,防止明明因天赋而过于大胆。

下课后,姜老先生特意留下与张嬷嬷交谈了许久,再三叮嘱一定要看好世子,绝不能让他独自接触任何未经确认的药材,他的天赋需要保护,更需要正确的引导和约束。

* * *

**北境,西凉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