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飞逝,转眼几个年头就过去,又来到这个夏季。这个季节,正是暴雨的高发期,黄土高原上的每一寸土地,依然屹立在那里,接受着大自然的洗礼,风吹雨打,巍然不动。
这个时期,为了普及文化教育,扫除文盲,上级要求,从孩子抓起,让孩子从小就必须学到文化知识,乡政府根据上级指示,把落实建设各村中小学,放到重点工作上来,要求各村配合,完成这一重大决策。
各村也是尽快行动起来,张家堡在工作队的指导下,召开了村级领导班子会议,会议定出了具体方案,落实到人,开始实施。
张良回到家来,高兴的告诉金珠:“金珠,今天开会了,要在各村建立小学。村上有了小学,以后,孩子都能上学读书了,再不用孩子守在家里,让大人看管。有老师看着孩子,还能教孩子读书认字,真是好事一件,现在孩子,真是赶上好社会了,那像我们这些睁眼瞎,就我上了两年夜校,还是好多字不认识,真是字能认识我,而我却不认识它。”张良兴冲冲的说着,就像为自己建校一样高兴。
金珠也应着说:“这的确是个好事,当年,我要是能多识点字,把父亲那给人看病的手艺,给传下来该多好,现在想起来,真有点遗憾,金豆小,我又没接着,真可惜了。”
张良接着说道:“和过去相比,现在好多了,以后会越来越好。上级安排,让各村尽快给学生准备桌子板凳,解决孩子念书的桌凳问题。前边学校没有桌子,孩子们趴在土台上写字,太苦了孩子了。上级通知,要让所有的孩子,不管男孩女孩,都要进校念书,要改变先前人们的传统旧观念,和重男轻女的思想。村上已经和工作队开会商量,决定,明天就派人去泾河岸边,伐树解板,开始做桌凳,孩子以后就不用趴在土台上写字了。”
真是: 社会发展抓教育,孩子学习是第一。
基础不好上进难,根子不稳怎站立?
金珠听了应道:“这伐树抬椽可是体力活,你要注意安全,莫要伤了腰。在沟里干活,估计需一天时间,回家吃不了饭,我给你烙个锅盔带上吃。”金珠说完,就去准备。
到了第二天,李义张良亲自带队,在泾河岸边去伐树。来到泾河岸边,看到泾河浊流,以及河流上的漂浮物,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上游发水灾了,冲走了许多杂物。别人感到惊奇,而张良却是司空见惯,对着大家说:“这年年都发水灾,没啥稀奇,赶紧干活才是正事。”其他人也就听令干活,尽快行动起来,出工不出力可不行。
这泾河岸边的地势也很奇特,河对岸,那是高纵直立的石头悬崖,有的地方石头,顺着地势平躺着,而有的地方,则像地下有蹋陷一样,石崖呈现出倾斜状态。而这边山头,就像全部塌陷下去,只留土山,没有了石崖,靠近泾河都是黄沙地,人们便开垦种地,这种神设鬼施般的地貌,被人们充分利用着。
这些黄沙地塄坎以及悬崖边上,长满了灌木,在这灌木丛中,那些强有力的树木,长出了粗壮的树干,茂密枝头,显示着自己强大的生命力,粗壮的树干,正好被人们利用。
真是: 百年树木长成材,坚韧不拔迎风摆。
风风雨雨几十年,吸收营养兼忍耐。
张良长期在这山间行走,了解山上的一草一木,他带路直接来到目的地,选择好树木,便开始伐木。不一会,两个粗壮树木
被锯倒在地,巨大树冠,也被一支一支砍掉,余下粗壮的树干,抬回家就能解板。干累了,他们一起坐在岸上高坎边歇息,吃着自己带的锅盔,看着滚滚的泾河流水,说着毫无边际闲话。打发着时间。
忽然,一个人惊奇的喊道:“你们快看,那河里漂下来一个什么?”听到喊声,大家的眼睛,一同看向泾河看去,那个黑色漂浮物,旁边挂着红色的东西,就像拖着红尾巴的鱼,在水中游,整体在那黄色水流中,尤为显眼,有人急忙站起来看着,想看清到底是个什么?
那个漂浮物,神奇般的跟着水流,向下漂移,渐渐的入了人们的视野,人们都看清了,一个漂浮在水中的瓦盆,边上挂着红衣服,人们都目不转睛的看着,当那瓦盆飘在距离他们能看清楚的地方,顺着水流向下移动。
有人忽然喊道:“我看见了,瓦盆里,一只小手在动,像是一个小孩。”
好几个人都喊着:“我也看见了,有个小手在动,是个小孩子。”几双眼睛肯定了这个事实。
没看清的人们,随着喊声都齐刷刷,跑到泾河边,想看个究竟。
瓦盆渐渐漂到距离他们最近的地方,也是在水流二十多米的深水区,这一群旱鸭子,不会游泳,他们心里都明白,不论谁下水,就会被大水冲走,不但救不了孩子,还会搭上自己性命,那是他们没法达到的深水区。人们不约而同跟着水流向下走,寄希望于,天神帮助,让瓦盆能自己游到岸边来,把孩子救上来。
李义呐喊道:“谁快去砍一个长树竿,等到盆子距离河边近的时候,用树竿,钩住盆子。”有人响应,立刻去砍长树竿。尽管这个也够不着,仍有人去准备,不想放弃希望。
其余人都跟着漂流的盆子向下游走,希望奇迹出现,可那盆子,始终不肯游到岸边来,在水中央随波逐流。人们看着飘动的瓦盆,心里着急,却没有丝毫的办法。
张良看见此景,突然向下游渡船跑去,他的行动。大家立刻明白意思,用船不就能够到了嘛。大家都寄希望于张良,相信他用船一定能救孩子。盆子漂流的速度,赶不上岸边人奔跑的速度,张良跑到下游,解开拉船的绳索,将船行驶在水中央,等着漂流的盆子。
人们跟着漂流的盆子,渐渐来到船的地方。李义远远的呐喊道:“张良,你把船行驶到一边,别让盆子碰到船上,小心将盆子碰翻。”他提醒着,怕出现意外。
张良挥着手表示明白,他极力的把船控制在,盆子流下来的前边,以防距离太远,盆子在远处漂过,用船在水中追盆子,那更容易将盆子碰翻。眼看着盆子接近船,张良急忙用撑船的杆子,在水中扶住盆子,让盆子慢慢的接近船,说是迟,那是快,张良,猛然丢掉手里的杆子,弯下腰,双手抓住了盆子,瞬间端起,将盆子连同盆子上的红布衫放到船上,岸边的人们,立刻欢呼起来,高喊着:“救下了,救下了。”
失去控制的船,被水冲的向下顺流,张良立刻拿起杆子,开始控制船,将船往岸边靠去。到了岸边,将拉船的绳索,抛上岸,岸边的人拉着绳索,将船拴在岸边的大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