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 第397章 开始仔细思考对策

第397章 开始仔细思考对策(2 / 2)

第二天,市里的领导也来了。

第三天,省工业厅派了专家组过来调研。

沈良突然发现自己成了整个钢铁行业的焦点人物。

但他心里很清楚,这只是个开始。沈良站在办公室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参观者,心情五味杂陈。

这些天,他几乎没有安静的时候。从早到晚都有人找他交流技术,询问工艺细节。

“沈技术员,你这个热处理温度控制得真精准啊!”

“我们厂想引进你的技术,价格好商量!”

“小沈,能不能透露一下具体的配方比例?”

面对这些热情洋溢的同行们,沈良只能微笑着应付。他不能说这些技术来自四十年后,更不能暴露自己真实身份。

只能编造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搪塞过去。

“这个嘛,主要是反复试验摸索出来的...”

“我查了很多资料,结合实际情况调整...”

“运气成分比较大,刚好碰上了...”

但这些解释显然无法满足所有人。

特别是那些资深工程师们,他们的眼神越来越怀疑。

第四天上午,省工业厅的专家组正式开始技术验证。

组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专家,叫王教授,戴着厚厚的眼镜,说话慢条斯理。

“小沈同志,我们需要对你的主轴进行全面检测。包括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化学成分等等。”

沈良点点头:“没问题,随时配合检测。”

王教授推了推眼镜:“另外,我们还想了解一下你的技术来源。毕竟这个成果确实...比较突出。”

话音刚落,孙建华突然从人群中挤出来。

“王教授,我有重要情况要汇报!”

他的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异常坚定。

沈良心里咯噔一下。这家伙又想搞什么幺蛾子?

王教授皱起眉头:“什么情况?”

孙建华清了清嗓子,声音有些颤抖:“我昨天晚上仔细想了想,发现了一个重大疑点!”

现场霎时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沈良同志声称这项技术是自己研发的,但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类似的工艺在国外早就有了!”

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资料,举过头顶。

“这是我托人从香港带回来的外文期刊,里面详细介绍了相关技术!”

沈良的心跳猛然加速。

糟了!

他确实是借鉴了未来的技术,但那些技术在现在这个时代确实还没有公开发表。

孙建华怎么会找到相关资料?

王教授接过资料,仔细翻阅起来。

其他专家也围过去,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咦,这个合金配比确实很相似...”

“热处理工艺也有相通之处...”

“这篇论文的发表时间是去年...”

沈良感觉后背开始冒冷汗。

他努力保持镇定,但内心已经开始慌乱。

如果被认定为抄袭,那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声誉就毁了。

更重要的是,这会影响他未来的技术推广计划。

孙建华看到沈良的表情变化,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王教授,我建议暂停对沈良同志技术的推广,直到调查清楚为止!”

现场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

刚才还对沈良赞不绝口的参观者们,现在都用怀疑的眼神看着他。

厂长李建国急了:“孙建华,你这是什么意思?诬陷同志?”

“我没有诬陷!”孙建华声音越来越大,“我只是实事求是地指出问题!”

王教授合上资料,严肃地看向沈良。

“小沈同志,你对这个情况有什么解释吗?”

沈良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这是决定性的时刻。

一步走错,就可能万劫不复。

但他也清楚,慌乱和解释都没有用。

现在需要的是反击!

“王教授,”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而坚定,“我想问一下,孙工程师拿出的这些资料,是从哪里来的?”

孙建华一愣:“我刚才说了,是托人从香港带回来的...”

“托人?”沈良冷笑一声,“什么人?什么时候托的?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拿出来?”

他的语气越来越锐利:“你一个钢铁厂的工程师,平时连英文都不怎么会,怎么突然对国外期刊这么感兴趣?”

孙建华的脸色开始发白:“我...我只是想学习先进技术...”

“学习?”沈良步步紧逼,“那你为什么不把这些'先进技术'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为什么你做出来的主轴还是那么差?”

现场的工人们开始窃窃私语。

确实,如果孙建华早就掌握了相关技术,为什么他自己的产品还是不行?

王教授也皱起了眉头。

这个逻辑确实说不通。

沈良趁热打铁:“各位专家,我建议对这些资料的来源进行详细调查。看看是不是有人故意伪造,想要诬陷我!”

孙建华彻底慌了。

他确实是临时找人伪造了这些资料,想要搞臭沈良。

但没想到沈良反应这么快,一下子就抓住了漏洞。

“我...我没有伪造!”他结结巴巴地辩解。

“那就让专家们鉴定一下这些资料的真伪!”沈良毫不退让,“如果是真的,我愿意承担所有责任。但如果是假的...”

他的眼神变得冰冷:“诬陷同志,可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现场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空气中剑拔弩张的气氛。

王教授左右为难。

他既不能随便认定沈良抄袭,也不能轻易相信这些突然出现的资料。

“这样吧,”他最终开口,“我们先对技术本身进行验证,同时也会对这些资料的来源进行调查。”

“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暂时保留对相关技术的评价。”

这个决定让现场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

但沈良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孙建华虽然这次失败了,但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而且,随着自己的技术越来越受关注,质疑声只会越来越多。

他必须想办法彻底证明自己,同时为未来的技术推广做好准备。

当天下午,沈良回到自己的宿舍,开始仔细思考对策。

他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被动应付了。

必须主动出击,建立自己的技术话语权。

而且,他还需要找到几个真正靠得住的盟友。

在这个时代,单打独斗是不行的。

正想着,门外传来敲门声。

“沈良同志,有人找你。”

他打开门,看到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站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