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 第398章 想和你聊聊关于技术的事

第398章 想和你聊聊关于技术的事(1 / 2)

男子穿着朴素的中山装,但气质却很不一般。

“您是...?”

“我姓陈,从北京来的。”男子微笑着说,“想和你聊聊关于技术的事。”

沈良心里一动。

从北京来的?

难道是上级部门的人?

还是...别的什么人?

“请进。”他让开身子,但心里保持着警惕。

陈先生走进房间,环视了一圈,点点头:“环境不错,很适合搞技术研究。”

他坐下来,直截了当地说:“听说你最近搞出了不少好东西?”

沈良谨慎地回答:“只是一些小改进而已。”

“小改进?”陈先生笑了,“能让省里的专家都跑来调研,这可不是小改进。”

他的眼神变得锐利:“我很好奇,你这些技术是从哪里来的?”

沈良心里警铃大作。

这个人的问话方式,和之前那些参观者完全不同。

更像是...审讯?

“都是平时学习积累的。”他坚持之前的说辞。

陈先生盯着他看了几秒钟,然后突然笑了。

“放心,我不是来找茬的。”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工作证,递过来。

“中科院材料研究所,陈建军。”

沈良接过工作证,仔细看了看。

确实是中科院的证件。

但他还是不敢完全相信。

陈建军收回工作证,神色变得严肃:“沈良同志,不管你的技术从哪里来,有一点我可以确定——你确实有真本事。”

“我这次来,是想邀请你参加一个特殊项目。”

“什么项目?”沈良小心翼翼地问。

陈建军压低声音:“国家重点攻关项目,需要你这样的技术人才。”

“具体的内容现在不能透露太多,但我可以告诉你——这个项目对国家意义重大,成功了你就是英雄。”

沈良的心跳开始加速。

国家重点攻关项目?

这听起来就像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

但同时,他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如果这是个考验,那他必须通过。

如果这是个陷阱,那他必须小心应对。

“我需要考虑一下。”他没有立即答应。

陈建军点点头:“理解,这确实需要慎重考虑。”

他站起身来:“我在市里住两天,你有决定了随时联系我。”

说完,他递过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酒店的地址和房间号。

等陈建军离开后,沈良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这个突然出现的邀请,来得太巧合了。

就在他被质疑的关键时刻,中科院的人找上门来?

这到底是机遇还是陷阱?

他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

因为这可能关系到他整个计划的成败!沈良走到窗边,透过玻璃看着陈建军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

那个男人走路的姿态很特别,腰板笔直,步伐沉稳。看起来确实像搞技术的,但又有种军人的气质。

他回到桌前,反复端详着那张纸条。

字迹工整,酒店地址是真的。但这些都能伪造。

沈良放下纸条,开始仔细回想刚才的谈话。陈建军问话的方式很专业,不像是随便找个理由来套话的。而且他对沈良的技术改进了解得很详细,连省里专家调研的事都知道。

这说明什么?

说明对方确实有渠道获取这些信息。

要么是真的中科院的人,要么就是更高级别的部门。

沈良走到书架旁,随手抽出一本《金属材料学》。书页间夹着他手写的笔记,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合金配方和热处理工艺。

这些知识对1980年来说太超前了。

如果陈建军真的是搞技术的,他一定能看出这些东西的价值。

问题是,沈良现在还不能确定对方的真实身份。

万一是想挖走他的技术秘密呢?

万一是想把他调离现在的岗位呢?

他合上书本,脑海中开始推演各种可能性。

最好的情况:陈建军真的是中科院的人,这个项目能让他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坏的情况:这是个陷阱,目的是把他调到一个能被严密监控的地方。

还有一种可能:对方确实来自国家部门,但项目本身可能存在问题。

沈良回到桌前坐下,开始在纸上分析利弊。

参加这个项目的好处很明显:能接触到更高级别的技术资源,有机会推动国家重大技术突破,这正是他穿越回来想要实现的目标。

但风险也不小:一旦暴露身份,后果不堪设想。而且离开现在的环境,他就失去了已经建立的信任基础。

正思考间,外面传来脚步声。

沈良迅速收起纸张,打开技术手册装作在看书。

“咚咚咚!”

又是敲门声,但这次的节奏和刚才不同。

沈良走到门前:“谁?”

“是我,老张。”

张工程师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急促。

沈良打开门,看到张工程师脸色凝重地站在走廊里。

“刚才那个人走了?”张工程师左右看了看,确认走廊里没有其他人。

“走了。”沈良让他进来,“张师傅,你认识他?”

张工程师摇摇头:“不认识,但我觉得这个人有问题。”

“什么问题?”

“他刚才在楼下和门卫老李聊天,问了很多关于你的事。”张工程师压低声音,“老李说他问得很细,包括你平时的作息时间、有什么朋友、家里还有什么人。”

沈良心里一紧。

这确实不像普通的技术交流。

“还有,”张工程师继续说,“他走的时候我注意到,楼下停着一辆黑色轿车。车牌号码是北京的,但不是一般的民用牌照。”

沈良眉头紧锁:“你是说他可能是...?”

“我也说不准。”张工程师叹了口气,“但小沈啊,你最近确实太出风头了。枪打出头鸟,这个道理你懂的。”

沈良点点头,心情变得更加沉重。

看来自己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张师傅,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办?”

张工程师沉思了一会儿:“如果他真的是中科院的人,这确实是个好机会。但如果不是...”

他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