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奇楠沉香(2 / 2)

占城,在梵语里被称为占婆补罗,“补罗”即为“城”的意思。

沉香之王——奇楠的起源地占城,位于中南半岛东南部。

它的跨越面积可不小,最北到了如今南越国河静省的横山关,最南则延伸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覆盖了广袤的区域。

从古至今,南越国人就把“沉香”和“奇楠”分得明明白白。

在他们眼中,奇楠是超越一般沉香的存在。

尽管如今南越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其他香料大国都产奇楠沉香,但是从市场价值来看,来自占城的奇楠沉香始终是消费者眼中质量最高、最优秀、最正宗的代表。

那份原产地的纯正血统,赋予了它无与伦比的地位。

那么,奇楠是如何走出南越国,走向世界的呢?

这还得“多亏”了樱花国的“帮助”。

在16世纪,樱花国和南越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集。

樱花国的朱印船,这些获得幕府颁发“朱印状”特许贸易的商船,时不时地驶入南越国惠安等港口,售卖金属和刀具,以此来交换南越国的特产——胡椒、桂皮和珍贵的沉香。

在从南越国购进的各类香料中,奇楠这种沉香是樱花国人的“心头好”。

在樱花国人眼里,奇楠和他们本国特产的伽罗木,都是响当当的“香中极品”,被奉为至宝。

伴随着樱花国人对奇楠的疯狂采购,奇楠逐渐走出南越国,声名远扬。

然而,这种疯狂的采买也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奇楠的天然蕴藏量在大量砍伐下越来越稀少。

物以稀为贵,到了如今,正宗的南越国奇楠木的价钱已经让众多香料爱好者“望尘莫及”,成为了少数人才能拥有的奢侈品。

在奇楠被“炒”得最为火热的那几年里,其价格达到了令人咋舌的高度。

在2007年,一块南越国高级白奇楠香的最后成交价高达1.02万美元\/克,其价值远超黄金。

在2008年,一件南越国黄奇楠雕刻作品更是以高达222.2万元的天价成交,足见其艺术价值和市场稀缺性。

到了今天,奇楠的价格非但没有下降,反而不降反升,持续走高,成为了收藏家和投资者追逐的对象。

所以,把奇楠叫做“香料中的钻石”,真的不为过。

奇楠沉香之所以这么值钱,除了其独特的香韵和药用价值外,与历史上不加保护的疯狂开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不是人类的过度索取,它或许不会如此稀缺,也不会如此昂贵。

在清代着名诗人、藏书家,同时位列于“国朝六家”之中的查慎行,在他的诗文作品——《与陈漳浦莘学话旧》中,写道“山租输海贝,市舶贱迦楠。”

迦楠,便是奇楠沉香的古称。

由此可以看出,奇楠沉香在古时候就已经是“一片万金”的存在了,其价值之高令人惊叹。

根据可考证的文献记载,奇楠沉香在南越国的开发与使用已经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了,它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和信仰之中。

虽然,龙国并不是奇楠沉香的发源地,但是奇楠在中华大地上“发光发亮”也超过两千多年了,在中华文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