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楠在龙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于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中。
在《名医别录》中,描述奇楠微温、疗风水毒肿,而且能去恶气,被列为“上品”之列,足见其药用价值在古代就已经得到认可。
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提及到沉香,说它可以治疗“上热下寒,气逆喘息,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对其药效进行了详细阐述。
早到汉朝,奇楠就已用于皇室祭天、祈福等重大典礼,同时也是皇家和富贵人家室内熏香的主要香料,象征着尊贵与祥和。
到了隋唐,关于沉香的记载和用途就更多了,医书中详细记载了沉香极高的药用价值,使其在医疗领域也备受推崇。
沉香一路受追捧的形势经过唐代和五代,到了宋代,其价值更是达到了顶峰。
在宋代,有“一两沉一两金”的说法,“香中之王”——极品沉香重金难求,成为了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而到了明清,“一两沉一两金”就演变成了“一寸沉一寸金”,沉香文化发展到了顶峰,其收藏和鉴赏成为一时风尚。
奇楠沉香在中华文化中的普及程度,从文学作品中就可略知一二。
在《红楼梦》第十八回元春省亲中,元春赐给贾府的礼物中,贾母比其他人多得了两件。一件是一串迦南珠子,另一件是奇楠沉香的拐杖。
奇楠沉香作为皇室赏赐的礼物,它在古代的价值和地位可想而知,绝非寻常之物。
在龙国的历史上,沉香时常被各位名医用来治病,包括但不局限于内服、佩戴、涂敷等等用法,其药用功效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奇楠沉香,在古时候的民间,甚至被奉为“神木”。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沉香救命”。
沉香作为一味名贵中药,可以为人体祛除恶气,而奇楠沉香,作为极品沉香中的极品,其功效与作用更是备受皇家宠爱,被视为能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灵药。
奇楠沉香之所以被叫做“神木”,可要追溯到五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明朝中期嘉靖九年、万历三十三年以及清朝光绪三十四年的历史时期,朝廷曾组织多次重修庙殿和皇宫。为了让自己心爱的宫殿更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皇帝自然在建筑用材上追求最佳,命令大臣们不惜一切代价,寻找最好的木材和沉香。
当时,生长在如今南越国的奇楠沉香,在各个方面上都是最符合皇帝要求的木材香料。就像在《史记》中说的,“柏为百木之长,芬芳可爱。”在当时,“柏木香树”被誉为“百木之长”,它是树木中最优秀的木材,而“柏木香树”就是奇楠沉香的一种古称。
找是找到了,可是怎么把它从遥远的南方运输回远在北方的皇宫,可是个大难题。
皇宫在北方,柏木香树远在最南方。
为了运输这些珍贵的奇楠沉香,不仅要付出巨大的资金和劳动力,在漫长的路途上还会遇到重重危险,不少人就因此丧失了性命。
大臣们为了逃避这艰巨而危险的任务,偷偷下令把那些砍伐下来的“柏木香树”烧光,然后用土埋在地下,企图隐瞒这种木材的存在。
为了给自己的行为找一个合理的借口,他们甚至把这种木材叫做“神木”,声称其具有神性,不宜凡人触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