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到了(2 / 2)

这些俘虏来自不同的民族,有罗刹人、日不落人、哈萨克人等,他们穿着统一的灰色工装,在士兵的监督下,扛着沉重的枕木,推着装满石子的小车,在烈日下挥汗如雨。

近百万各族俘虏通过火车被运送到甘肃,这里成为了铁路建设的核心区域。

在动员兵的精心安排下,从银川到瓜州,从瓜州到哈密,几百个大小工地遍布沿途各地。每个工地上,都竖着醒目的标语:

“早日修通西疆铁路,支援前线作战!”“一寸铁路一寸血,建设边疆保家国!”

工程兵们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100个工地同时开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有的负责铺设铁轨,有的负责夯实路基,有的负责架设桥梁,有的负责修建车站。

工人们每天天不亮就上工,直到天黑才收工,饿了就啃几口硬邦邦的馒头,渴了就喝几口浑浊的河水。

尽管条件艰苦,但在工程兵的技术指导和士兵的监督下,工程进度异常迅速——原本预计半年才能修通的乌海至哈密段铁路,仅用了两个多月就全线贯通。

当第一列火车缓缓驶入哈密新修的火车站时,站台上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

火车站是临时搭建的,站台用石子夯实,旁边竖着一个简易的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哈密站”三个大字。

早已等候在站台上的马车队伍立刻忙碌起来,车夫们赶着马车来到火车旁,将车厢里的粮食、弹药等物资小心翼翼地搬上车,然后鞭子一挥,赶着马车朝着哈萨克的方向驶去——这些物资将被运往华夏军在西部的驻地,支援前线作战。

火车站附近的工地上,工人们并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

他们正在为下一段铁路的修建做准备,有的在勘测路线,有的在搬运建材,有的在平整土地。青色的石子堆成了小山,铁轨和枕木整齐地排列在一旁,工程兵们拿着图纸,时不时地和工人们交流着什么,脸上满是严肃。

“这段铁路修得确实快,但还是满足不了前线的需求啊。”

动元兵站在工地上,望着远处行驶的火车,眉头紧锁。

他转头对身边的助手说:

“通知李三,让他再调度一批俘虏过来,越多越好。另外,动用国库资金,在当地大量征招工人,提高工资待遇,务必加快后续路段的修建进度!”

红三点了点头,立刻转身去传达命令兵则继续盯着工地,眼中满是焦急——前线的华夏军还在等物资支援,铁路修得越快,前线的压力就越小,这场战争就越有可能早日胜利。

此时的李三,正在调度室里忙碌着。他面前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报表和调度单,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喂,是银川俘虏营吗?我是李三,立刻组织一批俘虏,明天一早出发,运往哈密铁路工地……对,越多越好,最少一万人……”

挂了电话,他又拿起另一部电话,

“喂,国库吗?请拨付一笔资金,用于在甘肃当地征招铁路工人……具体金额?先拨五十万两白银吧,不够再要……”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进来。”

李三头也不抬地说道。门被推开,一个士兵走了进来,恭敬地说:

“李部长,日不落帝国的谈判代表又来了,说想和您谈谈赎回俘虏的事。”

李三皱了皱眉,放下手中的笔:“

让他们回去吧,我没空见他们。”士兵有些犹豫:

“可是长官,他们已经来了好几次了,这次还带了不少礼物……”

“我说让他们回去就回去!”

李三的语气斩钉截铁,

“现在铁路修建正是缺人的时候,这些日不落俘虏都是壮劳力,把他们交出去,工程进度怎么办?前线的将士们怎么办?告诉他们,想赎回俘虏,等铁路修好了再说!”

士兵不敢再多说,点了点头,转身走了出去。

李三望着窗外忙碌的身影,轻轻叹了口气——他也知道,这样拒绝谈判代表有些不妥,但铁路修建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他拿起桌上的调度单,又开始忙碌起来,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早日修通西疆铁路,为前线提供充足的物资支援。

而在阿拉木图,赵国强正焦躁地在军营里踱步。

他身穿军装,腰间挎着佩枪,眉头紧锁,时不时地抬头望向东方——那里,是物资运输来的方向。已经整整十天了,他率领的华夏军主力部队因为物资短缺,一直无法展开进攻,只能在阿拉木图原地待命。

“报告长官!第六军第103师发来消息,他们已经带着充足的补给,向塔拉兹进发了!”

一个通信兵快步跑了过来,敬了个军礼,大声汇报。赵国强眼睛一亮,连忙问道:

“消息属实?他们的补给够吗?”

“属实,长官!”

通信兵回答道,“103师的补给是半个月前运到的,足够他们发起一次大规模进攻了。师长黄爱军说,他们会尽快拿下塔拉兹,为大部队开路!”

赵国强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第六军第103师是华夏军的精锐部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有他们打头阵,拿下塔拉兹应该不成问题。

他转身走进指挥室,拿起地图,目光落在塔拉兹的位置上——塔拉兹是哈萨克西部的重要据点,拿下这里,就能打开通往中亚的门户,为后续部队的推进奠定基础。

此时的塔拉兹,早已乱作一团。

华夏军率领第103师逼近塔拉兹的消息传来时,负责镇守这里的哈萨克统领阿不力克木吓得魂飞魄散。

他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地平线上出现的华夏军队伍,双腿不停地颤抖——那是一支近万人的大军,队列整齐、装备精良,步枪、机枪、火炮一应俱全,远远望去,像一条黑色的巨龙,带着肃杀之气向塔拉兹驶来。

阿不力克木深知,自己手下的几千人马根本不是华夏军的对手。这些哈萨克士兵大多是临时征召来的牧民,装备简陋、缺乏训练,连像样的武器都没有,怎么可能抵挡得住装备精良的华夏军?他转头看了看身边的手下,一个个面如土色,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哪里还有半点战斗力?

“撤!快撤!”阿不力克木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达了撤退命令,“所有人立刻收拾东西,向西撤退!能带走的都带走,带不走的就烧掉,绝不能留给华夏军!”

命令下达后,哈萨克士兵们如蒙大赦,纷纷扔下武器,跑回家里收拾财物,然后跟着阿不力克木向西逃去。城里的牧民和商贩也乱作一团,纷纷收拾行李,跟着军队逃离塔拉兹,原本热闹的城镇瞬间变得冷清起来。

华夏军率领第103师顺利进入塔拉兹时,这里已经几乎人去楼空。

街道上冷冷清清,店铺的门窗敞开着,里面空空如也,偶尔能看到几只流浪狗在街头游荡,对着华夏军的队伍狂吠。士兵们在城里仔细搜查了一遍,除了一些来不及带走的破旧家具和生活用品,什么都没有找到。

“师长,塔拉兹是空城一座,敌人已经向西逃了。”

一个营长向黄爱军汇报。黄爱军点了点头,说道:

“命令部队在城里休整一天,明天一早,继续向西追击!绝不能让阿不力克木跑了!

”“是!”

营长敬了个军礼,转身下去传达命令。华夏军106站在塔拉兹的城墙上,望着西方的天空,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一定要拿下更多的据点,为赵国强率领的主力部队扫清障碍。

阿拉木图的军营里,赵国强终于等来了期盼已久的消息。

“报告长官!物资车队到了!100辆大马车,拉着粮食、弹药和各种军用物资,已经到军营门口了!”

通信兵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赵国强猛地抬起头,脸上的焦躁瞬间烟消云散,他快步走出指挥室,朝着军营门口跑去。

军营门口,长长的马车队伍蜿蜒曲折,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地平线。每辆马车上都堆满了物资,用帆布盖得严严实实,车夫们牵着疲惫的马匹,脸上满是风尘仆仆的倦意——为了尽快将物资送到阿拉木图,他们已经连续赶了五天五夜的路,几乎没有合过眼。

赵国强走到第一辆马车旁,拍了拍车夫的肩膀,声音温和地说:

“辛苦了,兄弟们。一路过来,不容易啊。”

车夫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长官客气了,能为前线送物资,是我们的荣幸。”

赵国强点了点头,转身对身边的副官说:

“立刻组织人手,将物资卸下来,分类存放。另外,吩咐炊事班,今晚杀几头羊,炖几锅羊肉汤,好好犒劳一下这些车夫和运输队的兄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