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冯保受到重视(2 / 2)

其他十万太监宫女便惨了,长衣长衫得照规矩穿着,许多人的痱子都从身上长到了脸上,症候重的还生了疖子,肿疼溃痈,以致不能如常当差。

尚药司今年于是从外面急调了好些防暑药,大内这才总算没有热死人。

裕王府。

冯保刚从皇宫回裕王府,已经是热得满头大汗。刚踏进院子,便听见裕王在屋里大声生气的声音,脚下便略停了停。

“再派人去看看!冯保这个奴才,为何还不回来?”

裕王的声音刚落,世子的哭喊声又传来了。

冯保连忙跑了进去,一边大声说道:“世子爷莫哭,大伴回来了!”

“阿弥陀佛!这般热的天,从下午就哭到现在!”裕王妃也已是满头的汗,急着就将世子递给冯保。

“主子,奴才一身的汗!”冯保有些踌躇,迟迟不敢接过世子。

裕王妃又将怀中的世子,向着冯保这边递了递说道:“谁不是满身的汗?先哄着了再说!”

冯保也不担心,立刻就伸手接了过来:“奴才遵命!”

说来也是神奇,冯保刚接过世子,世子立刻便不哭。

就着灯光,看着冯保满是汗的笑脸,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裕王这时也安静了,深深地望着冯保。

冯保对着裕王哈了下腰,自然清楚裕王要说什么!

不过也并没有直接说,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在旁边伺候的两个宫女。

裕王会意,立即对两个宫女摆手说道:“到前边去,叫他们从地窖再取两块冰来!”

两个宫女行了一礼:“是,王爷。”答着便走了出去。

屋子里只剩下了裕王、裕王妃和抱着世子的冯保。

冯保抱着世子走近裕王,低声禀道:“王爷的话,奴才下午便转告了吕公公。吕公公也叫奴才转告王爷,浙江的事,他心里有数。”

“就这么几句?”裕王盯着他。

冯保摇了摇头说道:“奴才还没说完。吕公公说,大明的江山是咱们朱家的,王爷爱臣民的心,他理会得。今儿晚上吕公公会找个节骨眼,跟万岁爷说的。”

裕王脸上舒展了,慢慢望向裕王妃。

裕王妃这时,竟从面盆里,绞出一块湿帕子向冯保递去。

“折煞奴才了!”冯保抱着世子就跪了下去,语气中也带着些惶恐:“主子,万万使不得啊。”

裕王妃摆了摆手说道:“接了,擦把汗。”

冯保这才应了下来,不过还是低着头:“奴才真会折寿了。”

说完之后,一只手捧着世子,另一只手掌心朝上,候在那里。

裕王妃将湿帕子抖开,放在他的手掌上,冯保的手有些哆嗦,慢慢地去擦脸上的汗。

世子眼睛睁得好大,定定地望着他。

突然裕王想到了什么似的问道:“这都第三日了,景行的书信也该送到了吧?”

冯保自然是清楚,裕王想说什么,立刻就点头说道:“回禀王爷,奴才刚刚进府的时候,便看见外面正在收拾东西。

王修撰送来的信件和上次所说的大闸蟹,都已经到了。

奴才还去瞧了一眼,那些个螃蟹此时都还活着呢!王爷,咱们不如去瞧瞧!”

裕王也点了点头,上一封信里,王远提到的大闸蟹,就已经让他望眼欲穿。

如今等了三天,总算是来了。

~~~~~

话分两头,同在京师的另一边。

玉熙宫的门窗,这时竟日夜全都关闭着,万岁爷就待在里面,在常人看来,这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议。

两个夜间当值的太监满头大汗,一人捧着一个酒坛,一人捧着一个木脚盆,轻步走到了殿门外。

两人放下了酒坛和脚盆,侧着耳静静地听着殿内的动静,小心谨慎不敢发出丝毫的声音。

里面隐隐约约,传来了嘉靖念青词的声调。二人便更加不敢有所响动,轻轻的离开了殿门,走到台阶下。这才撩起长衫的一角,拼命扇了起来。

一个太监小声抱怨道:“这个老天爷,去年一个腊月不下雪,今年一个伏天不刮风。这是要收人了啊!”

另一个太监也摇了摇头说道:“听说啊!外边这几日子,已经热死好些人了。顺天府都开始掏银子,熬凉茶散发了!”

前一个太监又看了一眼,门窗紧闭的大殿,不由的佩服说道:“也就咱们万岁爷神仙之体。大冷的天,门窗都开着。热死人的天,门窗全关着。”

另一个太监也是佩服的说道:“老祖宗也是半仙之体。也只有他能陪万岁爷熬着。”

突然这太监听到了什么,挤了挤旁边的人说道:“好似是停了,咱们快去!”

两个太监急忙轻步,走到殿门边,侧耳又听了听,念青词的声音果然停了。

一个太监轻声唤道:“老祖宗,奴才们将酒和木盆找来了。”

稍顷,殿门轻轻开了半扇,黄锦在门后出现了,脸上也淌着许多的汗水。

两个太监连忙跪下,恭敬的说道:“老祖宗,这坛酒有好几十斤呢!孙子们搬进去吧?”

黄锦摇了摇头说道:“我还没有那么老!”

两个太监几乎是同时答道:“是。老祖宗还得陪着万岁爷一万年呢。”

说完这句,两人又都爬了起来。捧酒坛的太监捧起了酒坛,隔着门递了过去,黄锦接过酒坛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