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七十九回 归女乐黎弥阻孔子 栖会稽文种通宰嚭

第七十九回 归女乐黎弥阻孔子 栖会稽文种通宰嚭(1 / 2)

话说齐侯从夹谷会盟归来后,晏婴便因病去世,齐景公为此哀伤哭泣了好几天。正发愁朝中缺乏得力之人,又听闻孔子担任鲁国相国后,鲁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不禁大惊道:“鲁国由孔子担任相国,必定会称霸,一旦称霸就会争夺土地,齐国作为邻国,恐怕灾祸会率先降临,这可如何是好?” 大夫黎弥进言说:“国君担忧孔子被重用,为何不想办法阻止呢?” 齐景公说:“鲁国刚刚将国政交给他,我又怎能阻止得了呢?” 黎弥说:“我听说国家安定太平之后,骄奢安逸的风气必然会滋生。我们可以精心挑选一批美貌的女乐,送给鲁国国君。鲁国国君若欣然接受,必然会沉溺于女乐,从而懈怠政事,疏远孔子。孔子一旦被疏远,必定会离开鲁国前往其他国家,这样国君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齐景公听后十分高兴,立即命令黎弥在齐国的女闾之中,挑选容貌美丽、年龄在二十岁以内的女子,共八十人,分成十队,让她们都穿上华丽的锦绣服饰,教授她们歌舞。所教的舞曲名为《康乐》,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的姿态,都采用全新的创作,尽显美妙艳丽,前所未有。等到教习完成,又挑选了一百二十匹良马,配上镶金的马勒和雕花的马鞍,这些马毛色各异,远远望去,就像一幅绚丽的锦缎。一切准备妥当后,齐景公派人将这些礼物献给鲁国国君。

使者在鲁国南门之外搭建了两处锦棚,东边的锦棚安置马群,西边的锦棚陈列女乐。使者先将国书呈递给鲁定公,鲁定公打开国书阅读,上面写道:“杵臼叩首敬启鲁国贤明的国君殿下:我从前在夹谷犯下过错,心中惭愧难以忘怀。幸而贤明的国君鉴察我谢罪的诚意,能够让两国始终保持友好。只因齐国事务繁多,一直未能派人前去问候。如今送上歌女十队,可供您娱乐;良马三十驷,可供您驾车使用。恭敬地献给您,以表达我的倾慕之情。希望您能收下!”

且说鲁国相国季斯一直安享太平,忘记了这份太平是如何得来的,内心早已暗藏追求奢侈享乐的想法。忽然听闻齐国赠送如此盛大的女乐,不禁满心羡慕。他立刻换上便服,带着几个心腹,乘车悄悄出了南门去观看。此时,乐长正在指挥演习。那歌声仿佛能遏止行云,舞蹈的姿态犹如清风拂面,舞者们进退之间,光彩夺目,让人感觉如同置身天上,看到了仙女,这绝非人间所能想象。季斯看了许久,又欣赏那些女子美丽的容貌、华丽的服饰,不知不觉手麻脚软,目瞪口呆,意乱神迷,魂魄仿佛都被勾走了。鲁定公一天三次宣召季斯,可季斯因为贪恋女乐,竟然没有前去应召。直到第二天,他才入宫去见鲁定公,鲁定公将齐国的国书拿给他看。季斯上奏说:“这是齐国国君的一番美意,不可拒绝。” 鲁定公心中也有羡慕之意,便问道:“女乐在哪里?可以去看看吗?” 季斯说:“她们就在城外的高门之外,国君如果要去,我愿意陪同前往。但我担心会惊动百官,不如换上便服前去更为方便。” 于是,鲁定公和季斯都换下正式的礼服,各自乘坐小车,疾驰出南门,径直来到西棚之下。

很快有人传出消息:“鲁国国君换上便服亲自来看女乐表演了!” 使者立刻吩咐女子们用心展示技艺。这时,女子们的歌喉愈发娇美,舞袖更加艳丽,十队女子轮番上场表演,真可谓是赏心悦目,让人应接不暇。鲁国君臣二人看得喜不自胜,手舞足蹈,忘乎所以。有诗为证:“一曲娇歌一块金,一番妙舞一盘琛;只因十队女人面,改尽君臣两个心。”

随从们又夸赞东边锦棚中的良马。鲁定公说:“只看女乐就已经大饱眼福了,不必再去看马了。” 当晚,鲁定公回到宫中,一夜都难以入眠,耳边仿佛还时常回荡着女乐的歌声,就好像美人就在枕边一样。他担心群臣对此事议论纷纷,第二天一早,便单独宣召季斯入宫,起草了一封答谢齐国的书信,书中详细表述了感激之情。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鲁定公又拿出黄金百镒,赏赐给齐国使者。之后,他将女乐收入宫中,把其中三十人赏赐给季斯,那些良马则交给圉人喂养。

鲁定公和季斯新得到女乐后,各自尽情享受,白天观看歌舞,夜晚沉迷于女色,一连三天都没有上朝处理政务。孔子得知此事后,悲伤地长叹一声。当时,弟子仲子路在一旁,进言说:“鲁国国君懈怠政事,夫子可以离开了。” 孔子说:“郊祭的日子快到了,如果大礼不废除,国家还有希望。” 到了祭祀那天,鲁定公行礼完毕后,立刻回宫,依然没有上朝,甚至连祭祀用的胙肉也无心分给大臣们。负责胙肉的人在宫门外叩门请示,鲁定公将此事推诿给季孙,季孙又推诿给家臣。孔子参加祭祀归来,直到晚上,都没有看到胙肉送来,便对子路说:“我的主张无法施行,这是天命啊!” 于是,他拿起琴弹奏并唱道:“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女之谒,可以死败。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唱完后,孔子便收拾行装,离开了鲁国。子路和冉有也辞去官职,跟随孔子一同离去。从此,鲁国再次走向衰落。史臣写诗叹道:“几行红粉胜钢刀,不是黎弥巧计高。天运凌夷成瓦解,岂容鲁国独甄陶。”

孔子离开鲁国后前往卫国,卫灵公高兴地迎接他,并向他询问作战布阵的事情。孔子回答说:“我没有学习过这些。” 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路过宋国的匡邑时,匡邑的人一向痛恨阳虎,看到孔子的容貌与阳虎相似,以为阳虎又来了,便聚集众人将孔子围住。子路想要出战,孔子阻止他说:“我与匡邑的人没有仇怨,其中必定有误会,不久之后自然会化解。” 于是,孔子安然地坐在那里弹琴。恰好卫灵公派人来追孔子回去,匡邑的人才知道误会了,连忙谢罪后离去。孔子又回到卫国,住在贤大夫蘧瑗的家中。

再说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她是宋国女子,容貌美丽但行为不检点。在宋国时,她就与公子朝私通。公子朝也是男子中极为俊美的,两人相互爱慕,感情甚至超过了夫妻。南子嫁给卫灵公后,生下蒯瞆,蒯瞆长大后,被立为世子,但南子与公子朝的旧情仍未断绝。当时,还有一个美男子叫弥子瑕,深得卫灵公的宠爱。有一次,弥子瑕吃桃子吃到一半,觉得味道很好,便把剩下的半个桃子递给卫灵公吃。卫灵公高兴地吃了起来,还向别人夸赞说:“子瑕太爱我了!这么美味的桃子,自己舍不得吃完,还分给我吃。” 群臣听了,无不偷偷发笑。弥子瑕依仗着卫灵公的宠爱,肆意弄权,无所不为。卫灵公在外宠爱弥子瑕,在内惧怕南子,想要讨好南子。于是,他经常召公子朝与南子相会,这种丑事在外面传得沸沸扬扬,卫灵公却不以为耻。

蒯瞆对这件事深感痛恨,便让家臣戏阳速在公子朝朝见的时候,刺杀南子,以消除这种丑事。南子察觉到了,便向卫灵公告状。卫灵公于是驱逐了蒯瞆,蒯瞆逃到宋国,后来又逃到晋国。卫灵公立蒯瞆的儿子辄为世子。等到孔子再次来到卫国,南子请求拜见孔子。她知道孔子是圣人,对孔子倍加敬重。有一天,卫灵公和南子同乘一辆车外出,让孔子作为陪乘。路过街市时,街市上的人唱起歌来:“同车者色耶?从车者德耶?” 孔子感叹道:“国君喜好德行还不如喜好美色!” 于是,孔子离开卫国前往宋国,和弟子们在大树下学习礼仪。

宋国的司马桓魋,也因为男色得到宋景公的宠爱,正处于富贵得势、执掌大权的时候,他忌惮孔子来到宋国,便派人砍倒了那棵大树,还想找到孔子并杀了他。孔子只好换上便服,离开宋国前往郑国。孔子打算前往晋国,走到黄河边时,听说赵鞅杀了贤臣窦犨舜华,感叹道:“鸟兽都厌恶伤害同类,何况是人呢?” 于是,他又返回卫国。不久,卫灵公去世,卫国人拥立辄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蒯瞆也借助晋国的援助,和阳虎袭击并占据了戚地。当时,卫国父子争夺国君之位,晋国支持蒯瞆,齐国支持辄。孔子厌恶这种违背常理的行为,又离开卫国前往陈国,之后又打算前往蔡国。

楚昭王听说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便派人去聘请他。陈国和蔡国的大夫们商议,认为楚国如果任用孔子,陈国和蔡国就危险了,于是一起发兵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断粮三天,但依然弹琴唱歌不止。如今开封府陈州界有个地方叫桑落,那里有一座台,名叫厄台,就是孔子当时断粮的地方。宋刘敞有诗写道:“四海栖栖一旅人,绝粮三日死生邻;自是天心劳木铎,岂关陈蔡有愚臣。”

一天晚上,突然出现一个身高九尺多的异人,身穿黑衣,头戴高冠,身披铠甲,手持长戈,对着孔子大声吼叫,声音震动了周围的人。子路出来与他在庭院中交战,那人力气很大,子路无法战胜他。孔子在一旁仔细观察了很久,对子路说:“为什么不攻击他很久,对子路说:“为什么不攻击他的胁部?” 子路于是攻击他的胁部,那人力气用尽,手垂了下来,战败倒地,变成了一条大鲇鱼。弟子们感到十分奇怪。孔子说:“凡是事物年老衰弱后,就会有各种精怪附着在上面。杀了它就好了,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他让弟子们把鱼煮了充饥。弟子们都高兴地说:“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食物!” 楚国的使者发兵前来迎接孔子。孔子来到楚国,楚昭王十分高兴,打算把千社的土地封给孔子。令尹子西劝谏说:“从前文王在丰地,武王在镐地,土地仅有百里,却能修养德行,最终取代了殷商。如今孔子的德行,不低于文王和武王,他的弟子又都是大贤之人,如果让他们拥有土地,取代楚国就不难了。” 楚昭王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孔子知道楚国不会任用他,便又返回卫国。卫出公想要任用孔子处理国政,孔子拒绝了。鲁国相国季孙肥也来召孔子的门人冉有,孔子于是返回鲁国,鲁国以大夫告老还乡的礼仪对待他。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子路子羔在卫国做官,子贡、冉有、有若、宓子贱在鲁国做官。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在这里叙明,留作以后的话题。

再说吴王阖闾自从打败楚国之后,威震中原,渐渐开始追求游乐。他大规模修建宫室,在国内建造了长乐宫,又在姑苏山修筑高台。(姑苏山在城西南三十里,又名姑胥山。)在胥门外修建了九曲的小路,用来通往山上。春夏两季,他在城外处理政务,秋冬两季,则在城中处理政务。有一天,阖闾突然想起越国攻打吴国的仇恨,想要报仇雪恨。又忽然听说齐国和楚国互通使者,互相聘问,大怒道:“齐国和楚国通好,这是我北方的忧患啊!” 他打算先攻打齐国,然后再对付越国。相国伍子胥进谏说:“邻国之间相互通使聘问,是很平常的事情,未必会帮助楚国来害吴国,不能轻易发动战争。如今太子波的元妃已经去世,还没有继室,大王为什么不派使者到齐国求婚呢?如果齐国不答应,再攻打它也不迟。” 阖闾听从了伍子胥的建议,派大夫王孙骆前往齐国,为太子波求婚。

当时,齐景公年事已高,志气已经衰落,无法振作起来。宫中只有一个年幼的女儿尚未出嫁,他不忍心把女儿嫁到吴国。但无奈朝中没有良臣,边境也没有良将,担心一旦拒绝吴国的请求,吴国兴兵来伐,就会像楚国那样遭受灾祸,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大夫黎弥也劝说齐景公与吴国联姻,不要激怒吴国。齐景公不得已,只好将女儿少姜许配给太子波。王孙骆回国后向吴王复命,吴王又派人到齐国送上聘礼,迎接齐国的公主回国。齐景公既疼爱女儿,又惧怕吴国,两种念头交织在一起,不觉流下眼泪,叹息道:“如果平仲和穣苴有一人还在,我怎么会担忧吴国人呢?” 他对大夫鲍牧说:“麻烦你替我送女儿到吴国,这是我的爱女,你要嘱咐吴王好好对待她。” 临行时,齐景公亲自扶少姜登上车,送出南门后才返回。鲍牧护送少姜到吴国,恭敬地传达齐侯的命令;又因为仰慕伍子胥的贤能,与伍子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些暂且按下不表。

话说少姜年纪尚小,不懂夫妻之间的欢乐,与太子波成婚之后,一心思念父母,日夜哭泣。太子波再三安慰她,她的哀伤却始终无法停止,最终抑郁成病。阖闾怜惜她,便改造北门城楼,使其极为华丽,将其改名为望齐门,让少姜每天到城楼上游玩。少姜凭栏向北眺望,却看不到齐国,心中更加悲哀,病情也越发严重。临终前,少姜嘱咐太子波说:“我听说虞山的山顶可以看到东海,请把我葬在那里,如果魂魄有知,或许还能眺望齐国。” 太子波将此事奏报给父亲,于是将少姜葬在了虞山山顶。如今常熟县虞山有齐女墓,还有望海亭。张洪有一首《齐女坟》的诗为证:“南风初劲北风微,争长诸姬复娶齐。越境定须千两送,半途应拭万行啼。望乡不惮登台远,埋恨惟嫌起冢低。蔓草垂垂犹泣露,倩谁滴向故乡泥?”

太子波因为思念齐女,也得了病,不久后便去世了。阖闾想在众多公子中挑选一个可以立为太子的人,但还没有拿定主意,想要召伍子胥来决定此事。太子波的前妃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夫差,此时已经二十六岁了,长得气宇轩昂,英俊伟岸,一表人才。夫差听说祖父阖闾要挑选继承人,便抢先去见伍子胥,说:“我是嫡孙,要立太子,除了我还有谁呢?这全在相国一句话。” 伍子胥答应了他。不一会儿,阖闾派人召伍子胥,商议立储之事。伍子胥说:“立儿子以嫡出为原则,这样就不会发生动乱。如今太子虽然去世了,但有嫡孙夫差在。” 阖闾说:“我看夫差愚蠢且不仁义,恐怕不能继承吴国的大业。” 伍子胥说:“夫差诚信爱人,重视礼义,父亲去世儿子继承,这是经典中的明确记载,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阖闾说:“我听你的,你要好好辅佐他。” 于是,阖闾立夫差为太孙。夫差到伍子胥家中叩头致谢。

周敬王二十四年,吴王阖闾年事已高,性情愈发急躁。他听闻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践刚刚即位,便打算趁着越国国丧之际兴兵讨伐。伍子胥劝谏道:“越国虽然有袭击吴国的过错,但如今正逢大丧,此时讨伐不吉利,还是应该稍作等待。” 然而阖闾不听,留下伍子胥和太孙夫差镇守国家,自己率领伯嚭、王孙骆、专毅等将领,挑选三万精兵,从南门出发,朝着越国进军。

越王勾践亲自督率军队抵御吴军,任命诸稽郢为大将,灵姑浮为先锋,畴无余和胥犴为左右翼。双方军队在檇李相遇,相距十里各自安营扎寨。两国军队相互挑战,一时难分胜负。阖闾见状大怒,便将全部军队列阵于五台山,告诫军中将士不得妄动,等待越兵懈怠之时,再趁机出击。

勾践望见吴军队列整齐,武器精良,对诸稽郢说:“敌军士气高昂,不可轻敌,必须用计打乱他们的阵脚。” 于是,勾践派大夫畴无余和胥犴率领敢死之士,左边五百人手持长枪,右边五百人手持大戟,一声呐喊,朝着吴军冲杀过去。但吴阵中士兵全然不为所动,阵脚处皆由弓弩手把守,坚如铁壁。越兵三次冲击,都无法攻入,只能退回。勾践一时无计可施。

诸稽郢秘密上奏道:“可以利用那些死囚。” 勾践恍然大悟。第二天,勾践秘密传令,将军中携带的所有死囚全部调出,共三百人,分成三行,这些人都袒露上身,把剑架在脖子上,稳步朝着吴军走去。为首之人上前致辞道:“我们的越王不自量力,得罪了贵国,致使贵国前来征讨。我们不敢爱惜性命,愿意以死来替代越王的罪过。” 说完,依次自刎而死。吴兵从未见过如此举动,十分惊奇,都注目观看,互相传告,完全不知这是怎么回事。就在这时,越军中忽然擂响战鼓,鼓声震天。畴无余和胥犴率领两队死士,各手持大盾牌,拿着短兵器,呼喊着冲了过来。吴兵顿时心慌意乱,队伍随之大乱。勾践率领大军随后跟进,右边有诸稽郢,左边有灵姑浮,冲破了吴阵。王孙骆拼命与诸稽郢相持。灵姑浮挥舞长刀,左冲右突,寻找敌军厮杀,恰好遇到吴王阖闾,举刀便砍。阖闾往后一闪,刀砍中他的右脚,砍断了脚趾,一只鞋子也掉落在车下。幸好专毅的援兵赶到,救了吴王。专毅自己却身负重伤。王孙骆得知吴王受伤,不敢恋战,急忙收兵,结果被越兵追杀一阵,吴军死伤过半。阖闾伤势严重,立刻班师回到营地。灵姑浮将吴王掉落的鞋子献上邀功,勾践十分高兴。

再说吴王阖闾因年事已高,难以忍受伤痛,回到七里之外时,大叫一声便去世了。伯嚭护送灵柩先行,王孙骆率领军队断后,缓缓返回吴国。越兵也没有追击。史臣写诗评论阖闾连年用兵不止,最终招致此祸:“破楚凌齐意气豪,又思吞越起兵刀;好兵终在兵中死,顺水叮咛莫放篙。”

吴太孙夫差迎接灵柩归来,服丧后继承王位。他将阖闾安葬在破楚门外的海涌山,派人开凿山洞作为墓穴,把专诸刺杀王僚时所用的鱼肠剑作为陪葬品,此外还有六千副剑甲,以及无数金玉珍宝,都放置在墓穴中。安葬完毕后,夫差将所有参与修建墓穴的工匠全部杀死殉葬。三天后,有人望见安葬之处有白虎蹲踞,因此将这座山命名为虎丘山,有见识的人认为这是埋藏的金银之气显现。后来秦始皇派人挖掘阖闾的墓穴,凿山寻找宝剑,却一无所获,挖掘之处便形成了深涧,也就是如今虎丘的剑池。专毅因伤势过重也去世了,被安葬在山后,如今已不知其具体位置。

夫差安葬祖父后,立长子吴友为太子。他让十名侍者轮流站在庭院中,每当自己出入经过时,侍者们都要大声呼喊他的名字并告诫道:“夫差!你忘记越王杀死你的祖父了吗?” 夫差便流着泪回答:“不敢忘记!” 以此来警醒自己。夫差还命令伍子胥和伯嚭在太湖训练水兵,又在灵岩山设立射箭场训练射箭,等待三年守丧期满,便要为祖父报仇。(这是周敬王二十四年发生的事情。)

当时,晋顷公执政不力,六卿各自结党争权,相互倾轧。荀寅与士吉射关系和睦,结为亲家,韩不信和魏曼多对他们十分忌恨。荀跞有个宠臣名叫梁婴父,荀跞想让他担任卿位。梁婴父依仗荀跞的宠爱,谋划着驱逐荀寅,取代他的位置。因此,荀跞也与范氏(士吉射家族)、中行氏(荀寅家族)关系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