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五十二回 绝龙岭闻仲归天

第五十二回 绝龙岭闻仲归天(2 / 2)

次日,闻太师向老者告辞,问道:“你们姓什么?昨日打扰了你家,日后好来感谢你。” 老者回答道:“小民姓李,名吉。” 闻太师吩咐左右将此事记了下来,然后便离开了这里,带着士卒们朝着青龙关大路走去。

走着走着,众人竟然迷了路。闻太师命军士们停下来,四处观看东南西北。忽然,他们听到不远处传来伐木的声音,只见一个樵夫正在那里砍柴。闻太师急忙令士卒们上前去询问樵夫。士卒们走上前去,问道:“樵夫,借问你一声。” 樵夫放下斧头,走上前来,躬身说道:“列位有何事呼唤?” 士卒们说道:“我们是奉敕征西的,如今要前往青龙关,请问你哪条路近些?” 樵夫用手指了指,说道:“往西南方向走,不过十五里,过了白鹤墩,便是前往青龙关的大路。” 士卒们谢过樵夫,回来禀报闻太师。闻太师便命众人往西行,一行人迤逦向前走去。

殊不知,这个樵夫乃是杨戬变化而成的,他故意指引闻太师朝着绝龙岭走去。且说闻太师一行人走了二十里,渐渐来到绝龙岭。绝龙岭地势险峻,只见那山岭巍峨高耸,峰峦起伏连绵。溪涧幽深,石桥横跨在陡峭的岩石之上。天生的险恶峭崖悬空而立,仿佛随时都会崩塌。虎头石形状奇特,威风凛凛。奇松怪柏犹如巨龙盘踞,碧落丹枫好似翠盖遮天。云雾弥漫,仿佛要将山巅与九重霄相连。瀑布奔腾而下,潺潺流水一泻千百里。这里真是鸦雀难飞,行人见了都望而却步。烟岚弥漫,采药的仙童都害怕此处的险峻。荆榛丛生,塞满山野,打柴的樵子也难以通行。胡羊野马如同穿梭一般,狡兔山牛仿佛在布阵。正是:草迷四野有精灵,奇险惊人多恶兽。

话说闻太师率领着残兵败将,一路行至绝龙岭。他刚要进入岭中,抬眼望去,只见山势巍峨险峻,怪石嶙峋,心中顿时涌起一阵强烈的疑惑。正在这时,他猛地抬头,看见一位身着水合道服的道人。仔细一看,原来是终南山玉柱洞的云中子。闻太师赶忙快步上前,开口问道:“道兄,你在此处做什么呢?” 云中子神色平静,缓缓说道:“贫道奉燃灯道人之命,在此等候道兄多时了。你可知,此处乃是绝龙岭,你已身处绝地,为何还不早早归降呢?”

闻太师听后,不禁大笑起来,说道:“云中子!你莫不是把我闻仲当成那幼稚无知的孩童了?竟然说我身处绝地,以此来诓骗我。你不过是凭借五行之术,知晓些道理罢了。如今这般戏弄于我,倒要看看你有何手段能奈我何?” 云中子不紧不慢地说道:“既然如此,你可敢踏入这个地方?” 闻太师生性高傲,岂会退缩,当即大步向前走去。

云中子见闻太师进入指定位置,立刻双手发雷。刹那间,平地上陡然长出八根通天神火柱。这些火柱高大无比,足有三丈多长,每一根的周长也有一丈有余,按照八卦方位,即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整齐排列。闻太师站在八根火柱的正中央,大声喝道:“你施展此术,用这些柱子困住我,到底有何能耐?” 云中子再次发手,雷鸣声中,将火柱震开。只见每一根柱内,瞬间现出四十九条火龙。这些火龙张牙舞爪,烈焰飞腾,热浪滚滚,将周围的空气都灼烧得扭曲起来。

闻太师见状,却依然大笑道:“离地之精的遁术,人人都会;火中的法术,个个皆能掌握。就凭这些,怎能奈何得了我?” 说罢,他迅速掐定避火诀,稳稳地站在火中。此时的火势极为凶猛,那景象十分骇人,有赞为证:此火非同凡体,叁家会合成功;英雄独占离地,浑同九转旋风。成通中火,内藏数条毒龙;口内喷烟吐焰,爪牙动处通红。苦海煮乾到底,逢山烧得石空;遇木即成灰烬,逢金化作长虹。燧人初出定位,木里生来无踪;石中雷火稀奇宝,叁昧金光透九重。在天为日通明帝,在地生烟活编氓;在人五藏为心主,火内玄功大不同。饶君就是神仙体,遇我离逃眼下倾。

话说闻太师掐定避火诀,稳稳地站在火阵中央,大声喊道:“云中子!你的道术也不过如此,我在此待不了多久,这便离去!” 说罢,他施展遁术,向上一冲,驾着遁光就要逃离。然而,他却不知道,云中子早已预先将燃灯道人的紫金钵盂放置妥当,那钵盂如同一个巨大的盖子,严严实实地罩住了上方。闻太师往上一冲,只听 “咔嚓” 一声,他的九霄烈冠被撞落,掉在尘埃之中,一头青丝也随之披散下来。闻太师大叫一声,失去平衡,重重地跌落在地。

云中子在外面见状,再次发雷。一时间,四周霹雳之声不断,火势愈发凶猛。可怜成汤的首相闻太师,一生忠心耿耿,为了国家南征北战,如今却在此地为国捐躯。他的一道灵魂,朝着封神台飘然而去。此时,清福神早已等候多时,用百灵幡引领着太师的灵魂。太师虽身死,但他的忠心不灭,一点真灵借着风势,径直朝着朝歌而去。他要去见纣王,将自己的遭遇和心中的忧虑向纣王倾诉。

此时,纣王正坐在鹿台之上,与妲己饮酒作乐。忽然,他感到一阵昏沉,伏在几案上便睡着了。恍惚间,他看见闻太师站在身旁,正谏言说道:“老臣奉陛下之命西征,然而屡次征战,均告失利,徒劳无功。如今,我已命丧西土。愿陛下此后能勤修仁政,广求贤才,辅佐国家。切不可再肆意荒淫,扰乱朝政。莫要将祖宗社稷视为无足轻重,莫要认为人言不必轻信,天命不足畏惧。陛下应尽力改正先前的过错,如此,或许还能挽回局势。老臣本想再向陛下倾诉更多肺腑之言,然而恐怕难以进入封神台了。臣就此告辞。” 说罢,闻太师的灵魂便朝着封神台飘去。柏鉴早已等候在封神台,将闻太师的灵魂引入台中安置妥当。

且说纣王猛然从睡梦中惊醒,说道:“奇怪!真是奇怪!” 妲己见纣王神色有异,便问道:“陛下,您为何如此惊异?” 纣王将梦中之事详细地说了一遍。妲己听后,笑着说道:“梦由心生,贱妾常听陛下忧虑闻太师西征之事,所以才会有这般惊兆。想来闻太师那样的能人,怎会是轻易失机的人呢?” 纣王听了妲己的话,觉得有理,便放下心来。

且说姜子牙收兵回营,众门人纷纷前来报功。云中子收起神火柱,与燃灯二人一同回山,此事暂且不表。

再讲申公豹得知闻太师在绝龙岭身亡的消息,心中对姜子牙恨之入骨。他决定前往五岳三山,四处寻找仙客,想要伐西岐,为闻太师报仇。一日,申公豹骑着虎来到夹龙山飞云洞附近。正走着,忽然看见山崖上有一个小童在那里蹦跳玩耍。申公豹下了虎,走上前去查看。只见这小童竟是一个身材矮小的人,身高不过四尺,面色如土。申公豹开口问道:“那小童,你是哪一家的?” 土行孙见有一位道人叫他,连忙上前施礼,说道:“老师,您从哪里来?” 申公豹回答道:“我从海岛而来。” 土行孙又问:“老师是截教还是阐教的?” 申公豹回答:“阐教。” 土行孙一听,说道:“那您是我的师叔。”

申公豹问道:“你师父是谁,你叫什么名字?” 土行孙回答道:“我师父是惧留孙,弟子叫土行孙。” 申公豹又问:“你学艺多少年了?” 土行孙答道:“学艺已有百载。” 申公豹听后,摇了摇头,说道:“依我看,你恐怕难以了道成仙,只能在人间谋求富贵了。” 土行孙好奇地问道:“怎样才算是人间富贵呢?” 申公豹说道:“就凭你的本事,若能披上蟒袍,腰间佩玉,享受君王赐予的富贵,那便是人间富贵了。” 土行孙眼睛一亮,问道:“怎样才能做到呢?” 申公豹说道:“你若肯下山,我修书一封,举荐你去,定能让你迅速成功。” 土行孙忙问:“老师,您指我去哪里呢?” 申公豹说道:“举荐你去三山关邓九公那里,到了那里,大事可成。” 土行孙连忙道谢:“若真能如此,弟子感恩不尽。” 申公豹又问:“你胸中有什么本事?” 土行孙说道:“弟子擅长地行之术,能日行千里。”

申公豹说道:“你且施展给我看看。” 土行孙听后,将身子一扭,瞬间便消失不见了。申公豹见此,心中大喜。不一会儿,只见土行孙又从土里钻了出来。申公豹说道:“你师父有困仙绳,你若要去,不妨带上两根,或许能助你成功。” 土行孙说道:“我知道了。” 于是,土行孙趁师父惧留孙不注意,偷偷盗走了困仙绳和玉壶丹药,径直朝着三山关而去。不知他此去胜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