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滔滔日夜流,西岐征战几时休;漫言虎豹离洞穴,又见貔貅树敌楼。修德每愁糜白骨,荒淫反自坏金瓯;岂知天意多颠倒,取次干戈不断头。”
话说申公豹成功说动土行孙下山后,便又前往别处去了。且说当日从绝龙岭侥幸逃回的军士,进入汜水关后,将闻太师战死绝龙岭的消息报告给了韩荣。韩荣得知后,随即修表向朝歌奏报。微子收到奏报后,急忙进入偏殿,向纣王行礼称臣。纣王问道:“朕并未下旨,王叔有何事要上奏章?” 微子便将闻太师战死的事情详细地启奏了一遍。纣王听后大惊,说道:“孤数日前在恍惚之中,明明看见闻太师在鹿台向朕奏报,说他在绝龙岭失利。今日看来,果然如此。” 纣王心中着实伤感。随后,纣王询问左右文武大臣:“太师刚刚去世,如今要派哪位官员,务必将姜尚捉拿押解到朝歌,为太师报仇?” 众官共同商议,一时未能决断。这时,上大夫出班奏道:“三山关总兵官邓九公,前些日子已经大破南伯侯鄂顺,屡建大功。若要征讨西岐,非此人不能成功。” 纣王听后,当即传旨:“速速发放白旄黄钺,让他专掌征伐大权。派遣官员即刻前往,务必星夜兼程,不得停留。” 使命官王贞,手持诏书,前往三山关。一路上,他快马加鞭,马行如箭,骑去如飞。此时秋光正好,景色宜人,却无心欣赏。只见千山之中,水落石出,芦花纷飞;几棵树上,秋风扬起红叶,好似人醉酒般摇曳。道路在烟雨之中若隐若现,行人稀少。黄菊盛开,芳菲一片,山色秀丽。河水寒冷,荷花破败,让人顿感憔悴。白苹红蓼长满江岸,落霞孤鹜在长空缓缓坠落,依稀可见暗淡的野云飘动。玄鸟离去,宾鸿飞来,它们嘹呖的叫声,惊扰着人们的美梦。
话说天使所经过的府州县司,不止一日。这天,他来到了三山关驿馆内安歇。次日,前往邓九公的帅府前。邓九公同诸将等人,焚香接旨,打开诏书宣读:“天子征伐,原本是为了诛灭叛逆,拯救百姓。大将身负专征之重任,正应代天行拯救万民于水火的权力。你元戎邓九公,在三山关屡立战功,严守关隘,使得边境烽火无警。成功击退鄂顺的反叛,捷报传来迅速,功绩卓着。如今姬发无道,收纳逃亡之人,招引叛逆之徒,大肆猖獗。多次动用问罪之师,他却反抗王军,树立敌人,致使王师屡屡受辱,极大地损害了国威,实在是目无法纪,令朕心中厌恶。特命你前去,用心筹划,相机进攻。务必擒获首恶,押解到朝廷献俘,以正国法。朕不惜分封土地,来酬谢有功之人。你要敬慎行事,不要辜负朕的重托,特此下诏。”
邓九公读完诏书,等待天使等人交接事务。王贞说道:“新总兵张山很快就到。” 没过几日,张山已经到达。邓九公交代完事务后,开始点将祭旗。次日,便起兵出发。忽然有人来报:“有一个矮子前来下书。” 邓九公下令将其带入帅府。只见来人身长不过四尺,来到滴水檐前,行礼之后,将书信呈上。邓九公拆开书信观看,原来是申公豹的举荐信,信中推荐土行孙前来效劳。邓九公见土行孙身材矮小,模样不佳,本想不留用他,又担心申公豹见怪;若要任用他,又觉得不成规矩。他沉思良久,最终决定,让土行孙负责催运粮草,供应三军。邓九公对土行孙说道:“土行孙!既然申道兄举荐你,我不敢违背他的命令。如今后军粮草短缺,就任命你为五军督粮使。” 接着,邓九公任命太鸾为正印先行官,儿子邓秀为副印先行官,赵升、孙红为救应使,还带上女儿邓婵玉,随军一同征伐。邓元帅整顿人马,离开了三山关,向西进发。一路上,军旗飘扬,杀气腾腾。只见三军士气高昂,将士们犹如熊罴般勇猛。征云与杀气相互浮动,剑戟与日光辉映夺目。人如猛虎般雄壮,马似飞龙般奔腾。弓如银汉之月般弯曲,箭似能穿透虎狼牙。袍铠鲜明,好似锦绣簇拥;喊声大振,如同山崩地裂。鞭梢挥动,传达着号令,仿佛是三月桃花绽放;马身摆动,鸾铃作响,恍若摇动着九秋金菊。威风凛凛,人人都咬牙切齿;杀气腾腾,个个都圆睁双眼。真如猛虎出山,恰似大王离开北阙。
话说邓九公的人马,在路上行进了一个月。一日,来到了西岐。哨探马飞奔入中军,禀报:“启禀元帅!前面就是西岐东门,请元帅下令定夺。” 邓九公传令安营扎寨。只见营地按照八卦方位排列,分为五方。左右两边簇拥着密密麻麻的军兵,前后排列着层层叠叠的将佐。拐子马紧挨着鹿角,连珠炮严密护卫着中军。真可谓:刀光闪耀,如映三冬之雪;炮声轰鸣,响声高过二月惊雷。
邓九公安顿好行营后,放炮呐喊。且说西岐的姜子牙,自从破了闻太师后,天下诸侯纷纷响应。忽然,探马报入相府,说三山关邓九公的人马驻扎在东门。姜子牙听闻后,对诸将说道:“邓九公这个人怎么样?” 黄飞虎在一旁启奏道:“邓九公,是一员将才。” 姜子牙笑着说道:“将才容易对付,左道法术才难以破解。”
且说邓九公次日传令:“哪位战将先前往西岐,去打头阵?” 帐下先行官太鸾应声,愿意前往。太鸾调本部人马出营,摆开阵势,立马横刀,大声呼喊:“叫阵!” 探事马报入相府:“有敌将前来请战。” 姜子牙问左右:“谁去打头阵?” 南宫适领命,提刀上马,呐喊摇旗,冲出阵来。只见对阵一员将领,面色如同活蟹,下巴上长着黄色胡须,骑着乌骓马。此人模样如何?有赞为证:顶上金冠飞双凤,连环宝甲三锁控;腰缠玉带如团花,手执钢刀寒光并。锦囊暗带七星箭,鞍鞒又把龙泉纵;大将逢时命即倾,旗开拱手诸侯重。三山关内大先行,四海闻名心胆痛。
话说南宫适大声呼喊:“来者何人?” 太鸾回答道:“我乃三山关总兵邓元帅麾下正印先行太鸾是也。如今奉天子之命,西征讨伐叛贼。你们不守臣子的本分,招纳叛亡之人,无故造反,恃强逞暴,伤害朝廷大臣,蔑视天朝使命,实在可恨。如今特命六师前来,铲除叛逆,你们可下马受缚,押解到朝歌,接受成汤的大法处置,以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如若再执迷不悟,后悔就来不及了。” 南宫适笑着说道:“太鸾!你可知道闻太师、魔家四将、张桂芳等人,最后都落得个焚身斩首、片甲不归的下场。料你们这些米粒之珠,光芒有限,如同蝇翅飞舞,飞不了多远。速速回去,以免遭受屠戮。”
太鸾大怒,催动紫骅骝马,手中钢刀挥舞着,直取南宫适。南宫适纵马挥起合扇刀,急忙招架还击。两马相交,一场大战就此展开。二人来往冲突,擂响了花腔战鼓,摇动了锦绣军旗。来来往往,大战了三十回合。南宫适在马上展现出英雄气概,展开刀势,抖擞精神,越发用力。太鸾怒发冲冠,环眼圆睁,将合扇刀使出一个破绽,大喝一声:“着!” 一刀劈将下来。南宫适因为小觑了太鸾,没有在意,见一刀劈来,顿时着忙,大叫一声:“不好!” 急忙闪身躲避。那刀将他的护肩甲吞头削去半边,缰绳也割断了数寸。南宫适吓得魂飞魄散,大败进城。太鸾则赶杀周兵,得胜回营。他见到邓九公后,说道:“今日与南宫适大战,被末将一刀劈中他的护肩甲吞头,只是未能将其斩首,请元帅下令定夺。” 邓九公说道:“首功最为重要,虽然你未能斩下南宫适的首级,但已经挫了周将的锐气。”
且说南宫适回到城中,进入相府,拜见姜子牙,将失利的情况详细说明,几乎丧师辱命。姜子牙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作为将领,务必懂得见机行事。进攻可以争取成功,后退能够保守自身安全,这是身为将领的首要任务。”
次日,邓九公传令调动五方队伍,大壮军威。炮声如雷,三军踊跃,喊杀声震天动地,来到城下,要求姜子牙答话。探子马报入相府,姜子牙吩咐辛甲:“先调大队人马出城,我亲自去会会邓九公。” 西岐连珠炮响,两扇城门大开,一簇人马涌出。邓九公定睛观看,只见两面大红旗飘飘而出,引领着一队人马,作为前队。有身穿红色战袍的周将,压住阵脚。这队人马看起来雄伟不凡,有诗为证:“朱雀分离位列前锋,朱雀迎头百事凶;铁锏横排冲阵将,果然人马似蛟龙。”
三声号炮响起,又有两面青色旗飞扬而出,引领着一队人马,立于左队。有身穿青色战袍的周将,压住阵脚。这队人马显得鹰扬威武,有诗为证:“青龙展翅震宫旋,短剑长矛次第先;更有衢锋窝里炮,追风并用火攻前。”
三声炮响过后,只见两面白色旗飘扬而出,引领着一队人马,立于右队。有身穿白色战袍的周将,压住阵脚。这队人马看起来勇猛无比,有诗为证:“白虎分形兑位头,戈戟森森列敌楼;硬弩强弓遮战士,中藏遁甲鬼神愁。”
邓九公对诸将说道:“姜尚用兵,纪律果然严明,十分懂得利用形势,确实有大将之才。” 再看时,又见两面黑色旗飞舞而出,引领着一队人马,立于后队。有身穿黑色战袍的周将,压住阵脚。这队人马显得齐整有序,有诗为证:“坎宫玄武黑旗飘,鞭锏瓜锤衬铁貂;左右救应为第一,鸣金击鼓任频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