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国的君臣百姓,一路护送唐僧师徒四人出城,足足送出了二十里地,仍依依不舍。三藏只好勉强下了辇车,换乘马匹,辞别众人继续前行。送行的人们一直望着他们,直到再也看不见踪影,才转身返回。
师徒四人走了许久,历经冬去春来,一路上欣赏着漫山遍野的野花和郁郁葱葱的树木,景色美不胜收。前方又出现了一座巍峨险峻的高山。三藏心中一惊,问道:“徒弟们,前面这座高山,有没有路可走?一定要小心谨慎!” 行者笑着说:“师父,您这话可不像个走过长途的人,倒像是足不出户、坐井观天的公子王孙。俗话说:‘山不碍路,路自通山。’怎么会没有路呢?” 三藏说:“虽说山不会阻挡道路,但恐怕在那险峻之处会有怪物出没,密林深处会有妖精作祟。” 八戒连忙说道:“放心吧,放心吧!这里离极乐世界已经不远了,肯定太平无事!”
师徒几人正说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山脚下。行者取出金箍棒,走上石崖,喊道:“师父,这里是绕山的路,非常好走。快来,快来!” 长老这才放宽心,扬鞭策马。沙僧对八戒说:“二哥,你挑一会儿担子吧。” 于是八戒接过担子挑在肩上,沙僧牵着缰绳,师父稳稳地坐在雕鞍之上,跟着行者一同朝着山崖上的大路走去。只见那座山:
云雾缭绕着山峰,山涧中溪水潺潺流淌。一路上百花盛开,香气扑鼻,万树繁茂,郁郁葱葱。青梅挂枝,李花洁白,柳绿桃红,一片生机盎然。杜鹃啼鸣,预示着春天即将过去,紫燕呢喃,表明春社已近尾声。山势巍峨,怪石嶙峋,翠松如盖。山路崎岖蜿蜒,奇峰突兀,玲珑多姿。陡峭的悬崖绝壁,薜萝和草木郁郁葱葱。千座山峰争奇斗艳,像排列整齐的剑戟,万道沟壑溪水奔腾,浪花汹涌。
师父缓缓欣赏着山中景色,忽然听到鸟儿的啼叫声,心中又涌起了思乡之情,勒住马缰绳说道:“徒弟们!
我从天庭领受旨意,在锦屏风下接过关文。
正月十五观灯后离开东土,与唐王就此天地分隔。
好不容易师徒相聚踏上征程,却又历经波折。
走过巫山十二峰,何时才能面见当今圣上?”
行者说:“师父,您总是思念故乡,这可一点都不像个出家人。安心赶路,不要忧虑太多。古人说:‘想要获得富贵,就得下苦功夫。’” 三藏说:“徒弟,话虽如此,但不知道西天的路究竟还有多远啊!” 八戒说:“师父,我佛如来舍不得那三藏真经,知道我们要去取,说不定已经把经搬走了。不然,怎么一直都走不到呢?” 沙僧说:“别胡说!只管跟着大师兄走。只要坚持下去,总有到达的一天。”
师徒几人正闲聊着,只见前方出现了一片茂密的黑松林。唐僧心中害怕,又喊道:“悟空,我们刚走过崎岖山路,怎么又碰上这么幽深黑暗的松林?一定要多加小心。” 行者说:“怕什么!” 三藏说:“可不能这么说!‘不要轻信表面的正直,要防备人心的险恶。’我们也走过好几处松林,但都不像这片林子这么幽深。你看:
这片松林东西方向密密麻麻排列,南北方向整齐成行。向东向西,密不透风,高耸入云,向南向北,延伸至天际,仿佛要穿透碧汉。周围荆棘丛生,相互缠绕,蓼草缠枝,上下盘绕。藤条缠着葛藤,葛藤又缠着藤条。藤缠葛,使得东西往来的旅客难以通行;葛缠藤,让南北经商的人也无法前进。在这林子里,住上半年,都分不清日月;走好几里路,都看不见北斗星。你看那背阴的地方,景色千变万化,向阳之处,万花丛中繁花似锦。这里还有千年槐树、万年桧树、耐寒的松树、山桃、野芍药、旱芙蓉,一丛丛紧密堆积,纷繁复杂,就算是神仙也难以描绘。还能听到各种鸟儿的叫声:鹦鹉学舌,杜鹃啼鸣;喜鹊在枝头穿梭,乌鸦反哺;黄鹂翩翩起舞,百舌鸟婉转啼鸣;鹧鸪声声,紫燕低语;八哥儿学人说话,画眉鸟似乎也在念诵经文。又能看到老虎摆动尾巴,磕着牙齿;多年的狐貉化作女子模样,苍狼在林中吼叫。就算是托塔天王来到这里,也会被吓得失魂落魄!”
孙大圣毫不畏惧,挥舞着铁棒上前,劈开一条大路,带着唐僧径直走进了深林。他们悠闲自在地走了半天,却始终没有找到走出林子的路。唐僧喊道:“徒弟们,一路向西走来,历经无数山林险阻,幸好这里清幽雅致,一路太平。这林子里奇花异草,确实让人心情愉悦!我想在这里休息一会儿:一来让马歇一歇,二来我肚子饿了,你去化些斋饭来给我吃。” 行者说:“师父请下马,老孙去化斋。” 长老于是下了马。八戒把马拴在树上,沙僧放下行李,取出钵盂递给行者。行者说:“师父稳稳坐着,不要惊慌害怕。我去去就回。” 三藏端坐在松阴之下,八戒和沙僧则去寻找花草果实,四处玩耍。
大圣纵身一跃,翻了个筋斗,来到半空,停住云光,回头望去,只见松林中祥云缭绕,瑞气氤氲。他不禁失声叫道:“好啊!好啊!” 你知道他为什么叫好吗?原来他是在夸奖唐僧,说唐僧是金蝉长老转世,历经十世修行的好人,所以头顶才有这祥瑞之气笼罩。“像我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时候,云游海角,四海为家,聚集群妖,自称齐天大圣,降龙伏虎,还消去了生死簿上的名字。那时我头戴三额金冠,身穿黄金铠甲,手持金箍棒,脚踏步云鞋,手下有四万七千群怪,都尊称我为大圣爷爷,那才叫威风。如今我摆脱了天灾,甘愿做小伏低,拜你为师。看师父头顶有祥云瑞霭笼罩,回到东土,必定会有好处,老孙我也肯定能修成正果。”
大圣正在心里暗自念叨,忽然看见林南下方有一股黑气,滚滚升腾而起。行者大惊道:“那黑气里肯定有邪祟!我那八戒和沙僧可不会放出这样的黑气……” 大圣在半空中,仔细观察,却难以判断。
再说三藏坐在林中,静下心来,念诵着《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忽然听到隐隐约约有人呼喊 “救人”。三藏大惊道:“善哉!善哉!在这深山老林里,怎么会有人呼救?想必是被狼虫虎豹吓得摔倒了,我去看看。” 长老站起身,挪动脚步,穿过千年柏树,拨开万年松树,攀着藤条,走近一看,只见一棵大树上绑着一个女子。女子上半身用葛藤绑在树上,下半身埋在土里。长老停下脚步,问道:“女菩萨,你有什么事,被绑在这里?” 唉!这女子分明就是个妖怪,只是长老肉眼凡胎,无法识破。那妖怪见长老询问,顿时泪如泉涌。你看她,桃花般的脸颊挂满泪水,有着沉鱼落雁的容貌;明亮的眼睛饱含悲伤,拥有闭月羞花的美貌。长老不敢靠近,又开口问道:“女菩萨,你究竟犯了什么罪过,跟贫僧说说,或许我能救你。” 那妖怪花言巧语,虚情假意,急忙回答道:“师父,我家住在贫婆国,离这里有二百多里地。父母都很善良,一生和睦友爱,广交朋友。当时正值清明,我们邀请了亲朋好友和本家老小一起去祭扫祖坟,一行人马轿子,都来到了荒郊野外。到了祖坟前,摆好祭礼,刚刚烧化纸马,突然听到锣鼓声响起,跑出一群强盗,手持刀杖,呼喊着杀了过来,我们吓得魂飞魄散。父母和亲朋好友们,有马有轿子的,各自逃命去了;我年纪小,跑不动,吓得晕倒在地,被这群强盗拐到山里。大当家的想让我做他的夫人,二当家的想让我做他的妻子,其他三四个也都贪恋我的美色。七八十个人为此争吵不休,谁也不服谁,所以就把我绑在这树林里,那些强盗都散开去了。到现在已经五天五夜了,我眼看就要没命,不久于人世!不知道是哪一世祖宗积德,今天遇到老师父您。求求您大发慈悲,救救我,我在九泉之下也绝不会忘记您的大恩大德!” 说完,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往下掉。
三藏心地善良,忍不住也落下泪来,声音哽咽地喊道:“徒弟们。” 八戒和沙僧正在林子里寻找花草果实,突然听到师父叫得如此凄惨。呆子说:“沙和尚,师父在这里认亲戚了吧。” 沙僧笑着说:“二哥,别瞎扯!我们走了这么久,一个熟人都没碰到,哪来的亲戚?” 八戒说:“不是亲戚,那师父怎么会跟人哭呢?我们去看看。” 沙僧真的转身回到原来的地方,牵了马,挑着担子,走到跟前问道:“师父,怎么了?” 唐僧用手指着树上,说:“八戒,把那女菩萨解下来,救她一命。” 呆子也不分青红皂白,就去动手解绳子。
再说大圣在半空中,又看到那片黑云越来越浓,把祥光完全遮盖住了,不禁说道:“不好!不好!黑气遮住了祥光,恐怕是有妖邪要害我师父!化斋还是小事,我得先去看看师父。” 于是他返回云头,落在林子里,只见八戒正在胡乱解绳子。行者上前,一把揪住八戒的耳朵,用力一甩,把他摔了一跤。呆子抬起头,看见是行者,爬起来说道:“师父让我救人,你凭什么仗着自己力气大,把我摔这一跤!” 行者笑着说:“兄弟,别解她。她是个妖怪,在耍花招,骗我们呢。” 三藏喝道:“你这泼猴,又在胡说!这么一个女子,你怎么就认定她是妖怪!” 行者说:“师父,您有所不知,这种事老孙见多了,这是想吃人肉的妖怪惯用的伎俩。您哪里能认得出来!” 八戒撇着嘴说:“师父,别信这弼马温哄您!这女子就是本地人家的。我们从东土大老远来,又不跟她计较什么,又不是亲戚,怎么能说她是妖精!他是想打发我们先走,然后自己翻个筋斗,耍个神通,回来跟她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倒插门去当女婿呢!” 行者喝道:“你这夯货!别乱说话!老孙我一路西行,什么时候偷懒过?像你这样重色轻命、见利忘义的家伙,不识好歹,小心被人家哄去招女婿,也像她一样被绑在树上!” 三藏说:“罢了,罢了。八戒啊,你师兄平时的判断也常常是对的。既然他这么说,那就别管她了,我们走吧。” 行者高兴地说:“太好了!师父有救了!请上马。走出松林,到有人家的地方化斋给您吃。” 师徒四人继续前行,把那妖怪扔在了后面。
那妖怪被绑在树上,咬牙切齿地说:“多年来就听说孙悟空神通广大,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那唐僧是童身修行,一点元阳都没有泄露,我正打算拿他去修炼,成就太乙金仙,没想到被这猴子识破了我的计划,把他救走了。要是能解开绳子,放我下来,我随手就能把唐僧抓回来,他不就成了我的囊中之物?现在被他一番话带走了,我岂不是白忙活一场?我再叫他两声,看看有没有办法。” 这妖怪真是狡猾,不用绳索,用一阵顺风,把几句甜言蜜语吹进了唐僧的耳朵里。你知道她喊的是什么吗?她喊道:“师父啊,你连活人的性命都不救,昧着良心去拜佛取经又有什么用?”
唐僧骑在马上,又听到那女子这般叫唤,便勒住马缰绳说道:“悟空,去把那女子救下来吧。” 行者问道:“师父,咱们正赶路呢,怎么又想起她了?” 唐僧说:“她又在那边喊呢。” 行者转头问:“八戒,你听见了吗?” 八戒回答:“我耳朵大,把声音都挡住了,没听见。” 行者又问:“沙僧,你听见了吗?” 沙僧说:“我挑着担子走在前面,没太留意,也没听见。” 行者说:“老孙我也没听见。师父,她叫什么?怎么就您听见了?” 唐僧说:“她叫得有道理。她说:‘连活人的性命都不救,还昧着良心去拜佛取经干什么?’‘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咱们快去把她救下来,这可比取经拜佛更重要。” 行者笑着说:“师父要是一心向善,那可就没法治了。您想想,从东土出发,一路往西走来,也经过了好几座山,遇到过不少妖怪,那些妖怪常常把您抓进洞里,老孙我去救您,挥动铁棒,打死过千千万万的妖魔鬼怪;今天却舍不得一个妖精的性命,还要去救她?” 唐僧说:“徒弟啊,古人说:‘不要因为善事小就不去做,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去做。’咱们还是去救救她吧。” 行者说:“师父既然这么坚持,只是这担子,老孙我可挑不动了。您要救她,我也不敢苦苦劝您,不然您又要生气了。随您去吧。” 唐僧说:“你这猴头,别多嘴!你坐着,我和八戒去救她。”
唐僧回到林子里,让八戒解开女子上半身的绳子,又用钉耙把她下半身从土里挖了出来。那女子整理了一下鞋子和裙子,满脸欢喜地跟着唐僧走出松林。见到行者,行者只是不停地冷笑。唐僧骂道:“你这泼猴头!笑什么?” 行者说:“我笑您‘时来运转遇到好友,运势衰落碰上佳人’。” 三藏又骂道:“你这泼猢狲!胡说八道!我从娘胎里出来就做了和尚,如今奉旨西行,一心礼佛求经,又不是贪图功名利禄的人,哪有什么运势衰落的时候!” 行者笑着说:“师父,您虽然自幼出家,可只会看经念佛,没见识过世间的王法条律。这女子年轻漂亮,我和您都是出家人,要是和她一路同行,万一遇到坏人,把我们送到官府,不管什么取经拜佛,都会被当成奸情处理。就算没这回事,也会被怀疑拐带人口:师父您会被追回度牒,挨一顿打;八戒会被充军;沙僧也会被发配去服劳役;我老孙也脱不了干系,就算我能言善辩,也难免落个不应有的罪名。” 三藏喝道:“别胡说!我救她性命,怎么会有这些麻烦!带上她,出了事都由我承担。” 行者说:“师父虽说有事您担着,可您不知道,您这不是救她,反而是害她。” 三藏问:“我把她从林子里救出来,让她活命,怎么成害她了?” 行者说:“她当时被绑在林子里,就算过上三五日,或者十天半月,没饭吃饿死了,好歹还能留个全尸归阴;现在把她带出来,您骑着快马,行路如风,我们只能跟着您,可那女子脚小,走路艰难,怎么跟得上?要是半路上把她丢下,万一遇到狼虫虎豹,被一口吞了,岂不是反而害了她的性命?” 三藏说:“说得也是。这件事还多亏你提醒。那该怎么处置呢?” 行者笑着说:“把她抱上来,和您同骑一匹马走吧。” 三藏犹豫了一下说:“我怎么能和她同骑一匹马呢!…… 那她怎么赶路?” 三藏接着说:“让八戒驮着她走吧。” 行者笑着说:“呆子,你的福气来了!” 八戒说:“‘远路无轻担’,让我驮人,哪有什么福气?” 行者说:“你那张嘴那么长,驮着她,转过头就能和她悄悄说体己话,多方便啊?” 八戒听了这话,捶胸顿足地跳起来说:“不行!不行!师父就算打我几下,我也忍着疼,可背着她肯定不干净。师兄你就会冤枉人,我不驮!” 三藏说:“也罢!也罢。我还能走几步,我下来,和她慢慢走,让八戒牵着空马吧。” 行者大笑道:“呆子运气真好,师父还照顾你,让你牵马。” 三藏说:“你这猴头又胡说!古人说:‘马行千里,没有人引导就无法自己返回。’要是我在路上走得慢,你们能丢下我不管吗?我走得慢,你们也得慢下来。咱们一起带着这女菩萨下山,要是遇到庵观寺院,或者有人家的地方,就把她留在那里,也算是我们救了她一场。” 行者说:“师父说得有理,那就继续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