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国防大臣安德雷亚斯-卢克赛亲自押运,宁远签字接收。
305毫米攻城榴弹炮,主要用于摧毁重型工事,使用重型炮弹射程9600米,有很强的穿透力,使用轻型炮弹时最大射程达到米。
420毫米攻城榴弹炮,最大射程米,炮弹重820公斤,能轻松摧毁大型混凝土堡垒。
戈辉买这东西,完全是为了技术积累,当然,如果遇到坚固的要塞,也不介意出动一下420毫米的攻城重炮。
锦州港区有现成的工厂,机器设备直接运往工厂,攻城重炮用铁路运往朝阳,暂时用不上,先放仓库吃灰吧!
在锦州港务局大酒店,宁远和安德雷亚斯-卢克赛关于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一事,交换了意见。
安德雷亚斯-卢克赛对禁卫军在满洲里前线的牵制行动表示由衷的感谢,称禁卫军是奥匈帝国最值得信赖的朋友。
宁远让安德雷亚斯-卢克赛来点实际的,光嘴上说,我是不会感动的,毕竟打仗是很费银圆的。
安德雷亚斯-卢克赛很想知道,禁卫军怎么看未来的巴尔干局势。
宁远很直白的告诉安德雷亚斯-卢克赛,禁卫军不看好巴尔干局势,巴尔干地区正在滑向战争的深渊。沙俄人几个世纪的出海口执念,他们的大斯拉夫主义,加上巴尔干地区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未来的战争没人能阻止。
禁卫军也不看好奥匈帝国,钢铁和军工都在波西米亚,港口在匈牙利,煤炭在帝国东南部的加利西亚(横跨今天的波兰和乌克兰边境地区),奥地利有什么?什么都没有。这很危险,硬实力才是话语权的根本,而奥地利没有,靠嘴硬可不行。
安德雷亚斯-卢克赛心中十分不爽,但是宁远说的都是大实话,万幸的是汽车工业落在了奥地利,但是钢铁需要从波西米亚运过来,石油需要从加利西亚运过来,都掐在别人手里。
宁远提醒安德雷亚斯-卢克赛,如果奥匈帝国不在最近的五年内,做出深刻的改变,帝国崩坏将不可避免。
安德雷亚斯-卢克赛气得直接站起来,怒视着宁远,但他却说不出来一句有力量的反驳之言。
宁远淡淡一笑,提醒对方,愤怒解决不了问题,静下心来思考,重要的是行动,而不是犹豫不决。
安德雷亚斯-卢克赛越想越危险,他一刻都待不下,当晚回到了玛丽娅-特蕾莎号装甲巡洋舰上,只有在自己的军舰上,他的内心才能平静。他很想现在就拔锚起航,但是他不能,奥匈帝国还有求于禁卫军。
提一下玛丽娅-特蕾莎号装甲巡洋舰,只有6000吨,最大航速19.3节,主武器是前后2门240毫米舰炮,侧舷8门150毫米副炮,近战武器为12门47毫米速射炮,作为奥匈帝国的新锐战舰,长时间穿梭在世界各地,包括1900(天津)、1901(汉口)年的清国。
思想斗争了一夜之后,安德雷亚斯-卢克赛再次约见了宁远,这次是在玛丽娅-特蕾莎号装甲巡洋舰上。
参观过左宗棠号和林则徐号的宁远,根本瞧不上玛丽娅-特蕾莎号装甲巡洋舰,看哪里都不舒服,狭小、逼仄、落后、灰暗,这就是宁远心中的评价。
在舰内会议室里,宁远和安德雷亚斯-卢克赛相对而坐。
等士兵送上咖啡,退出会议室后,安德雷亚斯-卢克赛叹了口气后说道:“我国的巴尔干政策,是一种完全不同的逻辑——防御性扩张。这完全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本质上是为了构建一道防火隔离带(那时没有防火墙这个词)。”
宁远抱着肩膀靠在椅背上,完全是一副拒绝的态度。该帮的,禁卫军已经帮完了,禁卫军不想再插手奥匈帝国的事情了。
安德雷亚斯-卢克赛继续道:“我们是由多民族拼凑而成的帝国,境内有大量的斯拉夫人,特别是南部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他们都不安分。”
“如果日子过的好,他们只希望保持现状,或者越来越好,不会不安分。”宁远轻轻摇头,说道:“活不下去了,才会死中求活找出路。”
安德雷亚斯-卢克赛皱眉道:“哪里不是这样?哪里没有这样的情况?这不是奥匈帝国一家才有。”
“你们给他们出路了吗?”宁远灵魂一问。
“出路?”安德雷亚斯-卢克赛无奈道:“帝国财政几近枯竭,连我们自己都在找出路,怎么给他们出路?”
“所以沙俄人在给他们散播希望。”宁远幽幽说道:“你不给,别人给。”
“确实如此”安德雷亚斯-卢克赛重重点头说道:“在沙俄人的鼓动下,境外兴起了斯拉夫国家独立运动,导致我们内部的斯拉夫民族主义抬头。”
宁远轻笑,说道:“沙俄人的神兵利器,泛斯拉夫主义。目的就是团结所有斯拉夫民族,共同对抗你们和西欧势力。”
喝了一口咖啡后,安德雷亚斯-卢克赛继续道:“还有‘大塞尔维亚主义’,主张将所有的塞尔维亚人,包括我国境内的塞尔维亚人,都统一到一个国家中,这直接威胁到奥匈帝国的领土完整了。”
“生存与扩张之困啊!”宁远感叹,指尖轻轻旋转着咖啡杯,杯底与桌面轻轻摩擦,发出沙沙的声音。
“我们只能通过高压统治,分化瓦解他们。”安德雷亚斯-卢克赛继续道:“今年十月初,我们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就是为了先发制人,阻止该地区与塞尔维亚合并。”
呵呵……宁远轻笑,说道:“不但治标不治本,还加剧了境内的斯拉夫人和塞尔维亚人与你们政府之间的矛盾,你们这是在自掘坟墓。”
“面对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浪潮,奥匈帝国只能通过对外强硬,来证明帝国依然有力量,帝国并未衰朽。”见安德雷亚斯-卢克赛辩驳道。
“算了吧!”宁远不想再和对方磨叽了,直接挑明了:“这是两国谈判,你们如果有求于禁卫军,就请直说,打苦情牌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想请贵军加大攻击力度,占领沙俄更多的领土。”安德雷亚斯-卢克赛直接说道。
“不行。”宁远直接拒绝了:“你们想干什么?我们也是穷国,眼前的仗都是在死撑,必须控制规模,再扩大规模,我们会破产的。”
“你们有什么要求,可以提,我们愿意付出更多。”安德雷亚斯-卢克赛说道。
“不行,真的不行。北方特区好不容易从泥潭里钻出来,决不能再掉进去。”宁远的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拒绝的很干脆:“我们已经帮过你们一次了,救急不救穷,真的无法再帮你们了。”
“这次的大炮、炮弹,以及制造技术和机器设备,都送给你们。”安德雷亚斯-卢克赛直接用钱砸:“那些工程师,留在这里,培训你们两年。”
额?都送?宁远一时间懵住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从英国人那里买军舰时,炮弹的价格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奥匈帝国的大炮和炮弹都是陆军武器,相对要便宜许多,算上制造技术和机器设备,宁远和戈辉私下里估算过,至少3亿银圆。现在要白送,那么奥匈帝国要做的绝对不简单,很可能惊天动地,甚至改变当下的世界格局。
缓了好一会儿之后,宁远问道:“你们要干什么?”
“我们要一劳永逸地解决‘大塞尔维亚主义’。”安德雷亚斯-卢克赛认真地说道:“直接吞并塞尔维亚,我们帮他们实现塞尔维亚人统一到一个国家里。”
“哪尼?(什么?)”宁远震惊得直接蹦出一句日语来,然后说道:“简直太疯狂!你们这是在找死知道吗?”
“不然,早晚会死,现在做,或许还有活的机会。”安德雷亚斯-卢克赛说道。
“有地图吗?”宁远问道:“我需要看地图,脑子里的巴尔干,被你的话搞乱了。”
安德雷亚斯-卢克赛立即在会议室的柜子里,找到一份巴尔干半岛的地图,在两人中间的桌面上展开。
宁远做了一个深呼吸,轻咬着嘴唇凝视着地图,赞道:“我上次去贵国访问,你们给我的地图,可没这个详细。连希腊的地形都在里面,真是用心了。”
“这是最新绘制的”安德雷亚斯-卢克赛解释道:“我们和沙俄人觊觎巴尔干地区已久,用几十年的时间绘制详细地图,并不难。”
宁远看了良久才问道:“你们有多大把握?沙俄人即便是在和我们打仗,他们依然有足够的士兵派往巴尔干地区,而且沙俄人的战力不差,甚至超过你们。”
“这是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的唯一办法”安德雷亚斯-卢克赛坚定地说道:“为此我们已经准备三年了,今年十月初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就是为了试探塞尔维亚和沙俄。”
宁远张了三次嘴,才发出声音:“十月初,是沙俄人准备不足,我们又在远东牵扯了他们的力量,他们才被迫让步,不是沙俄真的无力插手。你们这样做,让沙俄退无可退,那就只有开战了。想过后果吗?想过怎么死吗?”
“如果我们现在不行动,以后可能真的就没机会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帝国沉没。”安德雷亚斯-卢克赛认真道:“对此,帝国内部有清醒的认识,而且两个政府已经达成共识,下决心花钱了,这一步必须走。”
“我不能立即答应你”宁远直接说道:“我们改日再谈。”
安德雷亚斯-卢克赛也知道宁远无法单独做决定,于是点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