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禁卫军 > 第383章 第二次发债

第383章 第二次发债(1 / 2)

1908年10月20日,北方特区政府,正式面向整个大清国,发行新奉天建设债、海军建设债、北部开发债、铁路建设债、教育事业债等五种记账式债券,累记金额30亿银圆,期限10年。年息4%,东北发展银行、东北建设银行、东北工商银行、东北农业银行、东北邮政银行,被指定为承销商。

《特区日报》《特区商报》《禁卫军报》都用整张版面宣传了债券,并分析了特区经济总体向好,越来越好。

奉天银行学院的美国教授,在参加特区广播电台的访谈节目时说,合理的发行债券,利用社会资金,是一个政府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他还罗列了美国和英国经常发行债券,解决生产建设的资金问题。

紧接着,北京朝廷的主流纸媒体和广播电台(特区运营的)也相继发表了这个消息,整个大清国震惊了。北方特区第二次发行债券,而且直接发行五种债券。

站在乾清宫门口,看着眼前的小广场,光绪帝问站在身侧的邮传部尚书张百熙:“朝廷能不能发债?”(张百熙没死,才五十多岁,就别死了,省得我安排新面孔,时代变了,抑郁成疾也就不存在了)

额……张百熙略作沉吟,说道:“发债没问题,朝廷不是第一次发债了。”他没敢说不,因为朝廷确实太缺银圆了,什么方法都值得尝试,比如发行债券。即便是失败了,朝廷也不吃亏,至于名声,朝廷现在还在乎所谓的名声吗?

“袁世凯,你是总理大臣,你说说。”光绪继续点名。

“可以发债”袁世凯也没有别来钱办法:“朝廷确实可以尝试发行债券,因为有北边担保,朝廷的币值一直很稳定,海关税、河道税、各种商税一直在增加,朝廷有发行债券的信用基础。”

事实上,北京朝廷的财政已经在向好的方面转变,但是人心坏了,立宪、新军、士绅、商会,还有一些立志推翻清廷的人,他们没有一个心向朝廷的,就连光绪帝自己也是为了爱新觉罗家的统治,而不是为了朝廷或者说国家。

“那就去商议一下发债的事”光绪帝说道:“北边没银圆了可以发债,朝廷也可以。”

“陛下想发多少?”袁世凯问道。

“10亿,先发这些试试深浅。”光绪略作犹豫后说道,事实上,光绪心里也没底,朝廷的信用,早就在很多年前败光了。

北方特区第二次发行债券,也引起了欧美国家的注意。

特别是英国,因为北方特区已经吞下了他们给的毒药(军舰和炮弹),他们要看着北方特区这艘巨舰慢慢地沉入水中。英国相信,发债只能延缓沉没的速度,但是无法真正阻止沉没。

美国人比较冷静,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用心观察着。4%的利息,确实不低了,美国人在考虑要不要入手。北方特区发展迅速,偿债能力虽然有待观察,但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进场机会。

法国在欧美列强中,经常向外国放高利贷,比如向沙皇俄国,到目前为止,法国向沙皇俄国放贷接近80亿金法郎,占沙俄外债总额的60%以上。4%的利息对法国来说,吸引力不大,但是北方特区作为一个特殊的主权独立体,在没有外国强权压迫的情况下,4%的利息就很高了,要不要入手一些呢?(到1914年沙俄向法国借了113亿金法郎,后来列宁赖账没还,狠狠地坑了法国一把。)

德国人比较担心,因为北方特区对德国来说,非常重要。他们深度参与了北方特区的建设,对北方特区的情况了解很深,北方特区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如果没有持续的资金支持,后果不堪设想。事实上,德国也是这种情况,德国也在危险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快。

在外国人观望的时候,清国百姓,特别是北方特区百姓,再次重现了上次发行战争债券时,排队购债的景象。这次4%的利息,这是一个保证回本的投资,普通民众挤破了头。银行不得不安排更多的人维持秩序。

谁也没想到,特区第二次发行债券,比第一次还要热销。

戈辉、孙再芝、宁远等,特区二十人管理团队,心中的大石总算是放下了。燃眉之急已经不是问题了,照这样下去,30亿银圆应该问题不大。

还有更让戈辉高兴的,孙婉儿临盆了。

戈辉一脸兴奋地坐在产室外面的长椅上,脑子里想的是30亿怎么才能全部卖出去。

这次宣宁和戈依光亲自过来了,因为红莲、孙婉儿、伊娃,都生了一遍,他们都没亲自到场,这回轮到二胎了,他们要亲自过来,把亲手雕琢的老玉放到孩子怀里。

老爷子准备了两块,一块刻着“云昇”,一块刻着“云澜”,如果是男孩,就给“云昇”,如果是女孩,就给“云澜”。

“云澜”是上次和“云飞”一起的,伊娃生的是男孩,所以“云澜”就剩下了,这次可以继续用。

红莲和伊娃也来了,已经怀孕五个多月的红莲肚子已经很大了,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确定红莲怀了双胞胎。可把伊娃和孙婉儿羡慕坏了。

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听到了嘹亮的婴儿啼。

宣宁特别高兴,一听声音就知道是男娃,孙婉儿又为戈家立了一大功。她和戈依光眼里可没有嫡庶之分。

很快孩子被抱出来,给家人看看,并告诉他们是男娃。

戈依光立即掏出一块寸许大小,形状并不规则的老玉,分辨一下,别拿错了。然后亲自放到孩子的怀里,老玉上刻着“云昇”两个字。

戈依光说道:“昇,是一种带有长柄的容器,甲骨文从斗,象征用斗挹起了酒浆,表示举觞进献之意。取名云昇,希望他健康成长,大肚能容,以后的事业蒸蒸日上。”

红莲听后,轻抚自己的肚子,我的娃以后叫啥呢?

宣宁看到红莲的举动,会心一笑,说道:“你的也不会差,我和你师父替你想着呢!”

红莲腼腆一笑:“全凭师父师娘做主。”

产房里的孙婉儿,已经知道自己的儿子叫戈云昇,也知道了“昇”的意思,心中感叹,终于有儿子了。不过,一个不够,还得再生,至少要比伊娃生的多。

第二天早报,戈辉生子的消息刊登在了报纸上,并且注明是婉夫生的。

举着报纸的孙翰林终于满意了,他现在也不关心房子了,因为他跑去新奉天看了总督府,房子不但大,而且多,肯定少不了自己女儿和外孙的房间。

孙婉儿也于这一天出院,礼物已经堆满了整个房间,负责登记礼物的三个人,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光绪帝的礼物是第三天到的,一个羊脂玉雕琢的玉观音,还有一份一等轻车都尉(正三品)的敕书。

和敕书一起到的是北京朝廷总理衙门发来的万国禁烟大会的邀请函,邀请北方特区明年二月份参加大会。

戈辉之前的几个娃,都没有,这是第一次,戈辉对此无感,随意的写了一份谢恩的折子,差人送去了事。

关于参加万国禁烟大会一事,戈辉直接拒绝了,北方特区还指望天堂粉创收呢,怎么能禁止呢。

就在债券发行的第七天,三艘英国军舰和五十多艘商船分别停靠在锦州港区和锦西港区。

三艘军舰分别是爱丁堡公爵级装甲巡洋舰的2号舰黑王子号(也叫黑太子号),以及铁人号装甲补给舰、壮汉号装甲补给舰。

宁远、王招辉、赵远军、刘长贺、强击,代表禁卫军接收军舰。

有了左宗棠号的经验,他们接收这三艘军舰更加顺利。他们订购的炮弹也同时到货,这才是最贵的,而且无法立即确认,只能日后测试了,但是又舍不得。

除了接收军舰,还接收了几吨重的设计图纸,装甲巡洋舰和装甲补给舰的设计图纸。同时还带来了英国白星航运公司的远洋班轮泰坦尼克号的设计图,这是一艘排水量超过五万两千吨的豪华邮轮,设计图接近十吨。

泰坦尼克号的设计图,也是上次伦敦峰会的成果之一,今年7月最后一天才堪堪完成全部设计,并于当天交给了白星航运公司审核。

唐宁街的人也是在这一天找到白星航运公司,索要图纸。白星公司当然是不给的,担心北方特区抢他们的航运生意。唐宁街的人告诉他们,以北方特区的工业实力,至少十年内无力建造这样的豪华邮轮。现在的造船技术日新月异,十年后,这艘船的设计已经落后了,起码在动力上肯定会淘汰蒸汽机,你们至少领先他们十年。加上唐宁街给的条件实在是优厚,所以白星公司也就没再坚持。

然而,英国人并不知道,戈辉根本不打算建造邮轮,那个太奢侈,他要建造普通客轮。戈辉还计划找德国设计师修改一下设计,建造超级货轮。

埃里克-博腾看着货物被卡车长龙运出港口,感叹道:“我必须得承认,大英帝国在亚洲有了强劲的对手。”

“我早就说过,但是唐宁街的老爷们根本不听我的。”丹-克拉卡说道:“他们只喜欢钱,眼睛只盯着眼前的东西。”

“未来的事儿太遥远,赚眼前的钱更实在。”埃里克-博腾说道:“这次我们要赚得更多,赚够未来十年的钱。”

埃里克-博腾和丹-克拉卡,这次带来五十艘货轮,他们要订购更多的货物。因为上次的货让大英帝国多赚了30%,他们俩也拿到了高额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