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对。”
张懋在一旁附和。
他心里犹自恼恨。
我当时怎么眼光不好呢?当然最后还是混了点儿好处,通过白手套拿到了几口矿的经营权,但要是当时多弄几个……以后都可以不用靠朝廷的俸禄过活了!
朱祐樘作为绝对核心人物,对于刘健的话置若罔闻,往前指了指,笑着道:“走,去下一处看看。”
众人忽然意识到。
皇帝已经不像以前,对旁人的评价总是耿耿于怀,在意到骨子里去。如今只要他自己觉得好,那一切都好。
这个皇帝……
活在了自己的小圈子里,只凭个人喜好,从不挑剔,对张家又无比信任,那大臣对张家的攻讦简直就如同隔靴搔痒般,毫无影响。
……
……
一天的巡视即将结束。
朱祐樘犹自不过瘾,准备在山上过夜。
临近黄昏,看到西山脚下灯火辉煌,仍旧一片忙碌的景象,且随着晚市开启,百姓的生活更加多样化。
这让随行大臣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凉。
大明就在无声无息中有了巨大改变?
“徐阁老,眼下我们是否要劝阻陛下?”刘健到了落榻的驿馆后,赶紧去找徐溥,希望能想办法能把眼前的事情给叫停。
而徐溥面带无奈之色,微微摇头。
也不知他是不想去说,还是认为眼前事已经无能为力。
正说话间,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是哪里发生爆炸了么?”
刘健很兴奋。
仿佛出现任何事故,都可以成为叫停大明工业化的理由。
对于儒家人来说,这种翻天覆地的改变,对他们心理上的颠覆是非常猛烈的,让他们觉得天都要塌了。
儒家更推崇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任何改变对他们来说都属于大逆不道。
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社会甚至社会主义社会,必须要靠流血牺牲,只有迫使占据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做出改变这一条途径……从根本上讲,食利阶层从来都没有主动变革的决心。
随后有锦衣卫进来通报:“几位大人,无须担心,乃是山上有地方在放炮。可能是开新矿,也可能是为开辟新的厂房而打地基,或是开山……有新火药之后,这种事频繁出现,如今镇子里的人早就见怪不怪。”
刘健问道:“何意?”
锦衣卫笑道:“这里跟以前大不相同……一年下来估计能把一座山头都给推平了!许多人来了,到了这里住下就不肯走!百姓们都想在此扎根,就此……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刘健冷声道:“都是如此没见识吗?”
徐溥赶紧打断刘健的话,还瞪了他一眼。
好像在说,你去跟个底层的人说什么?
想反对,要叫停,只有走上层路线……底层这群人毫无见识,他们只贪图眼前的利益,哪里有什么格局可言?
也不嫌对牛弹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