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天子亲军(1 / 2)

玉真公主出行派头不,当车马仪仗准备完毕后,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一行人这才出发离开玉真道观。

张岱推托不得,只能也跟着一起出发。这种层级的斗争,即便是战胜了,能够实实在在在他头上的好处也不会太多,无非收获一些大人物的人情好感罢了。

好感这种东西虚无缥缈,又难以量化。诸如旧年只是第一次见面,玉真公主便帮了自己一个大忙。而信安王手中所掌握的各种军事上面的资源,也是张岱垂涎不已的。

所以张岱也只当给自己积攒人品了,不同行这两位大人物的人情,起码还能到圣人面前去混个眼熟不是吗?

眼下天色已黑,宵禁也早已经开始了。但这规矩只是限制普通人,玉真公主这种级别的人物当然可以无视这一规矩。甚至金吾卫在知其准备出行的时候,还特意调来一队人马随同护卫。

朱雀门横街开阔笔直,白天的时候自是车水马龙,既有高官仪仗、又有贩夫走卒行走在大街上,乃是长安城中最热闹繁华、最气派的大街之一。

可是到了晚上,除了偶尔策马奔行巡逻的金吾卫街徒之外,几乎不见什么人迹,整条大街都静悄悄的,不免让人心里直发毛。

好在队伍行进的速度也并不算慢,没用太长的时间就抵达了南内兴庆宫附近。因为如今圣人住在兴庆宫中,所以这里的守卫等级也是非常高的,数里外便设立了重重关卡。

不过这些巡逻的禁军卫士在得知是玉真公主出行的时候,也都没有多加盘查,简单察望然后便将一行人放过了。至于那随从护卫的金吾卫街徒们,则就哪里来的回哪里去,不能再靠近宫苑范围了。

长安城中常驻数万军队,这些军队按照各自隶属而各司其职,同时活动的范围也都各受限制。

这样的安排也是有利有弊,好处固然不少,不同的军队各司其职,既保证了宿卫与城卫的周全,同时彼此又能互相制衡,不会出现一方独大的情况。

但是在实际的情况当中,这样的安排却会让应变效率低下、遇事互相推诿责任,他们各自为政,根本没有一个整体性的协调指挥。一旦发生了什么意外的突发情况,分散在城中各处的武装力量是很难快速集中应对变数的。

尤其太极宫、大明宫这样的禁苑,本来就位于城池的边缘,一旦宫门处遭受袭扰,其他各处的甲兵都只是形同虚设的存在,根本就排不上用场。

当今圣人当年就是靠着几百名北门军士的支持便冲入大明宫内诛除诸韦,对这一点自然也是再清楚不过了。如今移居兴庆宫,自然也有防备这一点的缘故。

如果太极宫、大明宫的位置是长安城的头部,那兴庆宫就是肩颈处,这个位置要比其他两大内更加方便集结调度长安城池内外的军事力量。

尽管兴庆宫也偏处长安城东,但外边一片区域并非荒郊旷野,而是同样也属于禁苑范围的望春宫。

望春宫坐于龙首原的东坡,宫苑夹浐水而筑,登其楼宇可以俯瞰长安城东面大片的区域,同样也是长安城东一处兴盛所在,对于城中的兴庆宫也有着夹护之效。

但兴庆宫也谈不上绝对的安全,因其地近闹市,人员往来频繁,因此真要搞什么事情的话,其实要比其他两大内更方便一些。

起码人员的聚散要更加的方便,就拿与兴庆宫相距不远的东市来,里面藏匿上几百个亡命之徒简直太正常了。

甚至都不需要这么多人,随便潜入几个在狗脊岭附近放上一把火,就足以将城中的守卫力量全都惊动起来,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搞事机会。

后来皇帝又下令修建往来兴庆宫与大明宫的夹墙复道,并且将城东的望春宫扩建一番,也是为的弥补这些守卫上的漏洞。对于自身的安危,他是真的上心。

虽然有玉真公主的同行,一众人顺利的来到了宫门前,但是接下来的入宫还是遭受了一番细致的盘问与检查。

玉真公主众多随从人员都被留在了宫外,只有两名婢女左右随行。至于信安王和张岱,则就只允许他们自己入内。亲疏尊卑,方方面面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几人进入兴庆宫后,便被暂时安置在一旁的翰林院里,自有宦者向宫内去奏报请示。

张岱之前担任左拾遗内供奉的时候,是时常要留宿翰林院中待制的,而在转任监察御史后,则就没有了这样的机会。如今故地重游,他的心中也是颇感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