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顿了顿,随后吩咐道:“两周之后,新占领地的县长们就会陆续到任,届时我要在这两个郡招募一个新的军团,兵力暂且设在五千,并尽可能将这些士兵家属迁往金鹿堡周围的几个郡,像是橡树郡、峡谷郡以及桦树郡都能再安置大批人口。
如果当地其他领民想走,也要尽可能安排,秘书部要根据各郡的实际情况,尽快拿出一套可行的安置方案来。”
在过去的两周,林恩其实已经派遣官员调查了新占领地的春耕情况,还亲自走访了一些庄园与村庄。
受战争影响,这些地区的春耕完成度并不高,很多农民在去年冬季被奥托强征了一波粮食,就连春耕的种子都不一定能拿出来。
就算有农民挤出口粮勉强播撒了一些种子,却难以靠着少量余粮支撑到秋收。
林恩要想安抚这块新占领地上的领民,在秋收前势必要进行大规模的赈灾。
与其千里迢迢从后方运来粮食,还不如直接将这些面临缺粮问题的人口迁移到后方。
这无疑是一石多鸟的好办法,既充实了后方腹地的人口,也能让这些人免遭敌军的蹂躏,还能迅速在这些领民心中树立起林恩的高大形象。
维克多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后方的库存余粮,胸有成竹地回道:“今年秋季,沼地领的几个郡都将迎来丰收,且去年秋季征收的粮食还剩下很多,养活这两个郡的领民并不是什么难题。”
出征之前,林恩曾携维克多等官员在沼地领视察了一圈,各郡的官员都有尽心尽力推广新式技术,铁质重犁、沤肥泥炭、以及选种穴播等先进技术都已在沼地领迅速普及。
近些年的北境都是风调雨顺,如无意外,沼地领的几个郡今年肯定也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就像过去几年的白河郡。
林恩坐在高背椅上,笑道:“后方安定,前线的将士才能放心战斗,接下来的几个月,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新设立的河湾郡与寒风郡也建设成稳固的后方。”
这个任务说难确实不难,林恩已经初步建设起了一套能够良好运转的行政体制。
每占领一块新地盘,林恩只需要复制粘贴既定的体系,就能比别人更快地将新领地转化为战争潜力。
而奥托就做不到这一点,他明明比林恩先称王,还占据了最为富饶的王冠领地。
但由于他没法直接用官僚来管理这一大片地区与人口,就只能通过分封的方式,让麾下的贵族们来代为管理。
等到他发现自己筹措不上军费与粮食,又只能通过各种手段逼这些贵族们掏出钱粮,甚至放任军队在地方强征粮食。
这样做的效率肯定比不上林恩,还容易造成地方动荡与人口流失。
当然,奥托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尽力在进行弥补,为此还特意从南境的教会学校招揽了不少年轻文官。
可战争不等人,林恩更不等人。
当奥托想要亡羊补牢的时候,林恩的军队已经站在他头上撒尿了。
傍晚时分,参谋部的官吏们初步完成了战后统计。
一名年轻的参谋汇报道:“陛下,此战一共俘虏了四千二百余名敌军士兵,大多为奥托在北境招募的新兵,敌军中那些来自南境的军官则大多战死,只俘获了二十九人。”
奥托所组建的这支新军参考了林恩的军队,同样是十人一小队、五十人一中队,五百人一大队。
其中小队长多为北境人,中队长、大队长以及最高指挥官则全都来自南境。
换言之,上百名南境贵族军官仅有不到三十人存活,其余军官大多如舒尔茨伯爵那样战死在了河湾堡。
不排除有极少数的军官通过潜水等方式逃离了河湾堡,但通过战后的尸体统计,还是能够一窥这些南境贵族的英勇。
由此可见,战乱频繁的南境的确是武德充沛,就连底层贵族都不惧战死。
林恩右手食指轻敲扶手,问道:“我方损失呢?”
参谋当即回道:“除去水军方面的轻微损失,此次参战的第一军团与荒民军团合计负伤三百三十一人,阵亡一百四十七人。”
虽是攻城战,林恩这边的伤亡人数却并不高,合计还不到五百人。
守军伤亡也不高,五千人里有四千多人都当了俘虏。
原因倒也简单,就是攻城战的持续时间太短了,九点开打,十二点不到就结束。
唯一的热武器火炮还大多用来轰击城墙,就这么点时间,在冷兵器时代确实死不了多少人。
在冷兵器战斗中,士兵的伤亡其实大多都发生在后续的追击战中,对垒与鏖战中的阵亡是偏少的。
毕竟冷兵器的杀伤范围与杀伤力都较为有限。
汇报完双方的伤亡人数后,参谋又开始汇报此战缴获的战利品。
其中数量最多的,自然就是各种兵器和甲胄,另外就是仓库里的粮食、酒水以及钱币等。
河湾堡就这么大,能储存的东西确实不多。
林恩这边能用上的,也就只有仓库里的那些物资了,俘获的兵器与甲胄都只能送回后方熔炼后重铸。
他的军队所使用的兵器甲胄早已规范化,由赤溪县的铸造与锻造部门统一出品,箭矢与各种零部件的规制大多相同,这样能够大大降低后勤压力,确保军队的持续作战能力。
当晚,林恩在城堡大宴参战部队,每一名士兵都得到了一份包含面包、美酒与烤肉的丰盛晚餐。
而就在河湾堡内其乐融融之际,远在达瓦镇的奥托三世刚刚收到来自西方的噩耗。
“河湾堡丢了?这么快?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啊!”
奥托其实已经预料到了河湾堡可能的失陷,但他不相信林恩能在一周之内就拿下这座北境第一坚城。
“假的,一定是假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