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得跟着农户在田里实打实的忙活。” 她把 “忙活” 两个字咬得稍重,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 —— 想在这儿混日子可不行。
司农寺的官员们一听,脸色齐刷刷沉了下来。
他们大多出身世家,打小就有丫鬟仆役伺候,别说下地干活,连农具长啥样都未必认全。
就算进了司农寺当差,也不过是图个体面官身,哪真打算沾半点田间的泥、干粗活累活?
见他们个个脸色发沉,如意扫了众人一圈,干脆道:“要是没别的问题,各位就先早些歇着,明日一早便开课。”
李吏瞧着师父语气里带了点不耐烦,立马机灵地上前打圆场:
“各位大人,我是师父的大徒弟李吏。您几位要是有啥疑问,先跟我说就行 —— 我要是答不上来,再去请教师父,不耽误您几位的事。”
这话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别再围着我师父问东问西,有事儿冲我来,别烦她。
崔翟哪听不出这弦外之音?他虽不懂农事,察言观色的本事却不差,忙顺着话头问:“那就有劳这位……”
“小吏姓李,叫李吏。” 李吏自报家门。
“那就有劳李兄弟了。” 崔翟只得客气道。
自打来了姜家村,他算彻底看明白了 —— 这叫姜如意的丫头能得皇帝看重,果然不是寻常姑娘家。
年纪虽小,却半点不扭捏胆小,行事利落又有主意,可不能小瞧了去。
“你看着安排吧。” 如意跟李吏交代完,转身就往姜家小院走。
好些日子没见阿奶和娘亲,她可不想把功夫浪费在这群只想混日子的官老爷身上。
县衙的人把官员们的行李卸在农学院,也跟着张主薄一起回了姜家小院,没多留。
李吏关上农学院的院门,先指着一旁一间屋子 —— 赵元秋还昏在里面,道:“各位大人,那边就是歇脚的住处,您几位自行分配。”
接着又转身指向厨房,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喙的意思:“那边厨房每日会送来够各位吃的食材。咱们这儿的规矩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段日子,会有人来教大家做饭。”
话音刚落,院门外就传来敲门声,一个爽朗的女声喊:“李先生在吗?我是桂枝嫂子,来教各位大人厨艺的!”
“柳大姐,快请进!”李吏拉开院门。
柳氏刚踏进门槛,就凑到他跟前压低声音问:“先前不是说好了,我来给这些官老爷做吃食?怎的突然改了主意,让他们自己动手?”
今早明明还定好的事,方才穗儿跑来说要改规矩,让这些人自己做饭,说完就回姜家小院忙活招待客人,也没细说缘由。
“他们对小师父不敬,咱们自然不必对他们客气!”李吏语气沉了沉。
柳氏先前一直在村尾的食品作坊忙活,压根不知道上午村口的事。
这会儿一听这话,脸色立马板了起来,眼里冒着火:“敢对咱如意不敬?那还能让他们舒舒坦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