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坐镇南京的江宁这段时间可谓忙得脚不沾地。
尽管已派出数万大军兵分数路,镇压煽动民变的江南士绅,可这些士绅与富商仿佛也清楚,眼下已经到了和朝廷决一死战的最后关头。
一地刚被彻底平定,另一地又燃起动乱。
杨涟、张文和二人也是拼尽全力,加班加点地揪出隐藏在背后的江南士绅,奈何牵涉人数太多,哪怕杨涟像回老家找亲戚一样熟门熟路,短时间内也难以抓完。
张文和的毛笔都快抡冒烟了,可需要抓捕的名单依旧写不完。
几日之后,领兵巡视江南的老魏终于遇上了二人。
看着眼前这两位已近乎疯魔的“铁血屠夫”与“当世贾诩”,老魏满脸疑惑,一番询问才知其中难处。
听完二人诉苦,老魏当场就被整无语了。
只见杨涟嚎啕大哭,抱着老魏哭得稀里哗啦。
张文和更是抱着老魏的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着他俩“难兄难弟”的不容易。
老魏见状,满脸无奈地安抚了二人一番,随即笑道:“杨涟啊,咱家还以为你这榆木脑袋开窍了,没成想只开了一半,另一半还堵着呢!
还有你张文和,在京城时挺机灵的,怎么到了江南,脑子也不好使了?”
听着老魏的批评,二人满脸困惑,不知老魏为何会被如此评价他们。
老魏笑着解释道:“江南的士绅、富商、读书人成千上万,就算把你俩累死也抓不完,就没想过换条路子?”
二人依旧满脸茫然,二人一边擦眼泪,齐声求道:“还请魏公公指点迷津!”
“恳请魏公公提点一二,卑职感激不尽!”
老魏见状,朗声道:“虽说江南的士绅富商、读书人多如牛毛,但你们别忘了,百姓人数更多!
侯爷常说,百姓的力量是无穷的。
你俩如今只知道操刀子杀人抄家,一味蛮干,怎就没想过发动百姓帮忙?
如今江南不光有士绅富商煽动百姓民变,还有不少不堪忍受剥削的奴仆在闹奴变,你们眼睛长到头顶上了?
没看见?
难道咱家来了这么久,《天启时报》没发行?
没向江南百姓宣传朝廷新政?”
老魏一番话,让二人瞬间呆若木鸡。
这段时间他们只顾着抓人、杀人、抄家,压根没想起发动底层百姓,更没充分利用《天启时报》收服民心。
经过老魏提点,二人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完全走偏了路。
杨莲一脸正色地向老魏行了一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多谢魏公公指点,卑职感激不尽!”
张文和也赶忙附和:“多谢魏公公提点,当真是听君一席话,十年书白读!
公公大恩,卑职此生铭记!”
听着二人的恭维,老魏顿时眉开眼笑,心里乐开了花,打趣道:“杨涟啊,咱家这辈子做梦都没想过,能听到你这般称赞!
值了!
还有文和你小子,一肚子心眼,心比天高,能让你佩服的人可不多。
你们的话,咱家收下了。
不过眼下情况紧急,咱们分头行动吧!
陛下和朝廷在背后全力支持,咱们可不能掉链子。
再者,坐镇南京的侯爷这段时间也忙疯了。”
二人赶忙点头,随后兵分几路行动。
杨涟不光利用自己曾是东林党骨干的身份,揪出潜藏在暗处的士绅与富商,还以“名满天下的才子”之名,为朝廷招揽江南读书人。
毕竟并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愿与朝廷对抗,不少人正盼着借此机会抱上朝廷大腿,杨涟此举正好给了他们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