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们村里的爱情故事 > 第598章 富家千斤爱上我这穷书生(49)

第598章 富家千斤爱上我这穷书生(49)(1 / 2)

秋雨缠缠绵绵下了整三日,平安村的土路被泡得发胀,踩上去能陷下半只鞋。村西头那棵老槐树像是被抽去了筋骨,满地碎金似的叶子铺了半尺厚,风过时簌簌作响,倒像是谁在低声絮语。我站在堂屋的木门后,指节无意识地摩挲着门框上那道浅痕——那是小默小时候换牙,非要用新掉的门牙在木头上刻记号,结果崩得眼泪直流,还是雅溪用红糖膏才哄住他。

灶间的火光从门缝里挤出来,在青砖地上投下晃动的菱形光斑。雅溪正蹲在灶台前添柴,蓝布围裙的边角沾了点烟灰,鬓角新添的白发被火光染成暖融融的金色,细看却又像落了层薄霜,藏着些不肯说的辛苦。我这双眼睛去年在工地上被碎砖砸过,看东西总有些模糊,可看她的时候,倒比年轻时还清亮些。

砂锅在灶上咕嘟作响,当归混着羊肉的醇厚香气漫过来,钻进每个毛孔里。刚能挪步就老想往外跑,雅溪往灶膛里塞了把松针,火星子噼啪溅出来,在地上跳了几跳就灭了,这汤得炖够两个时辰,你那腿受了寒,就得靠这慢慢焐。

我扶着门框慢慢挪过去,木门轴一声叹,像是跟了我几十年的老伙计在应和。小默这孩子,倒还记得村里的事。灶台上摆着个掉了漆的搪瓷缸,里面插着支铅笔,旁边压着张皱巴巴的打印纸,是小默发过来的设计图。我眯着眼瞅那图纸,气派的门楼画得挺像样,玻璃幕墙在图上闪闪发亮,倒像是把城里的楼搬来了。

他打小就跟着你在工地转,雅溪用锅铲轻轻敲了敲锅沿,汤汁溅起几滴在灶面上,你忘了?那年修村小学,他才十岁,蹲在沙堆上用树枝画教室,说要给念溪留个靠窗的位置。

我这才注意到图纸角落有行小字,铅笔写的,有点歪:此处保留老槐树,设休息区,配石凳。字迹倒跟他小时候作业本上的很像,末尾总爱带个小小的钩。心口忽然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下,闷闷的,又有点暖。

去年秋天也是这样的雨天,小默带着设计院的同事来村里勘址,穿件深蓝色冲锋衣,裤脚沾着泥。我拄着拐在老槐树下等他,树洞里积了水,倒映着灰蒙蒙的天。爸,这树...他刚开口就被我打断了,当年你爷爷在这儿给人算过命,后来生产队在树下记工分,你妈嫁过来那天,我就在这树上挂的红绸子。

他没再说什么,就蹲在我旁边,用手量树干的周长,又抬头数枝桠。雨珠顺着他的帽檐往下滴,在地上砸出小小的坑。我小时候爬这树摔断过胳膊,我忽然说,你奶奶拿笤帚追着我打,绕着树跑了三圈,最后自己笑倒在草垛上。小默低头笑了,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划了划,我记着呢,你还说那回摔下来,兜里的槐花蜜都洒了,心疼了好几天。

灶上的汤越发香了,雅溪掀开锅盖,白汽腾地涌出来,模糊了她眼角的细纹。刚才念溪在幼儿园打电话,她用勺子搅了搅锅里的肉,说老师让画我家的故事,她画了咱四口人在槐树下吃饭,还给你画了个梯子。

画我拄拐还不够,还得加个梯子?我忍不住笑,喉咙里却有点发紧。

才不,雅溪把锅盖盖回去,转身时围裙擦过灶台,带下来半块干硬的玉米饼,她说爷爷以前能爬到最高的枝桠上摘槐花,现在有梯子帮忙,肯定还能摘到最大的那串。

暮色漫进窗棂时,雨总算停了。西天裂开道口子,漏出点橘红色的光,把老槐树的影子拉得老长,像条摊开的旧毯子。雅溪扶着我往村口走,脚下的落叶吸饱了水,踩上去软乎乎的,像踩在多年前的棉被上。

文化礼堂的地基已经垒到半人高,几个工人披着塑料布在捆钢筋,铁丝剪断的声音响,在湿漉漉的空气里传得很远。陈叔来啦?瓦工老李直起腰,手里的抹子在砖缝上刮了刮,您看这树,我们特意用竹篱笆围起来了,连落叶都没敢扫。

我挥挥手,目光落在老槐树上。树干上缠着圈红绸子,是村里娶媳妇时常用的那种,红得发亮,风一吹就飘起来,像给老人系了条新围巾。篱笆上还别着块木牌,用红漆写着保护古树,字是村小学王老师写的,笔锋圆圆的,倒像念溪的字迹。

前儿个念溪来这儿,非要把她的小红花贴在牌上,雅溪忽然说,说这样树爷爷就知道,它也是好孩子。

我慢慢松开她的手,试着往前挪步。右腿还有点麻,像踩着团棉花,可每一步都踩得实实在在。一步,两步,三步...篱笆外的野菊开得正旺,黄灿灿的,沾着雨珠,倒像是谁撒了把星星在草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