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来自院士的考验(2 / 2)

着,也不管众人的目光,便直接拉着方知砚走到旁边。

“方医生,宗医生拿出来的那个蝶骨脊脑膜瘤的手术视频,真的是你做的?”

他开口询问道,眼中透着热切。

方知砚缓缓点头,“是我。”

“没有视频造假?”许院士再度开口。

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声音近乎有些颤抖。

“没有造假。”

方知砚再度点头,很确定地给出了这个答案。

许院士深吸一口气,思索片刻之后,再度抬头问道。

“方医生,我问你,假设一个巨大的侵袭性垂体瘤,包裹了双侧颈内动脉,并向鞍上,鞍后发展,视交叉受压严重,你选择什么样的手术入路?”

话音下,众人对视一眼,齐齐看向方知砚。

这,是来自院士的考验。

或许是方知砚太年轻,或许是泽真也给的压力太大了。

所以许院士有些不确定方知砚的能力。

但现在泽真也已经上门踢馆。

如果方知砚造假,那就不能管,因为丢人是东海省,江安市,中医院。

可如果方知砚真的有天纵之才,那无论如何,泽真也给的压力自己都要帮他分担一二。

没办法,国内脑外科人才实在是太少了,需要方知砚这样的杰出青年啊。

所以,他决定试一试方知砚的底子。

而他这个问题,也十分的经典而又复杂,他心中的标准答案,是经翼点入路,或经纵裂入路。

但,方知砚几乎没有任何思考地选择了另一个答案。

“许院士,如果是我来做这个手术,我会选择扩大经鼻蝶窦入路。”

话音下,许恒眉头一皱。

这个答案,有些太过激进。

在这个年代,内镜经鼻蝶窦手术在国内刚起步,主要用于切除常规垂体瘤。

用于处理巨大侵袭性肿瘤,尤其是包裹血管的,被视为禁区,是极为大胆和前卫的想法。

“这种方式,对颈内动脉的保护是灾难性的,你知不知道,视野跟操作角度都存在巨大的局限?”

话音下,方知砚微微一笑。

“确实,但我刚才也了,这个选择的前提,是我来主刀手术。”

“传统的显微镜下经鼻手术确实很危险,但如果结合神经内镜呢?”

方知砚自信地开口道,“内镜,能够提供视野,消除显微镜的管状视野盲区。”

“对于包裹血管的肿瘤,我们需要的不是推开血管,而是在血管与肿瘤包膜之间的外科平面进行精准剥离。”

“经鼻入路需要牵拉脑组织,经鼻入路是天然通道,对脑组织零牵拉,关键在于,术中的导航精准定位和多普勒超声对血管的实时监测。”

话音开口,许恒沉默下来。

因为他有些震惊的发现,方知砚所做出来的选择,都是国际上最前沿的技术。

不仅是微创也好,还是内镜也罢,哪怕是国际上,也是先进的技术。

这子,果真有点东西啊。

许恒点了点头。

方知砚的选择,对病人损伤最,但对医生的要求极高。

除非他自己能做这个手术,否则的话,他不可能这样的话。

这子难道真有东西?

许恒心中变得惊喜起来。

这子,不行,自己得想办法保护一下,不能让泽真也真的砸他场子。

要不然,这么年轻的伙子,万一被泽真也打压得道心破碎怎么办?

许恒已经起了爱才之心。

但想了想,他又忍不住继续加大问题的难度。

“那如果在你这个设想的内镜手术之中,当你剥离肿瘤上极,接近下丘脑时,突然发生汹涌的静脉性出血,视野瞬间消失,你准备怎么办?”

这个问题,可以是所有神经外科医生的噩梦。

所以许恒很想知道,如果是方知砚面对这个情况,他会准备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