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算是试牛刀,考验一下方知砚的解剖与理念。
这第二个问题,则是求证方知砚在手术细节上的处理方法。
最传统的做法,当然是迅速用棉片压迫,然后中转开颅。
但许恒心中的想法还没有完全冒出来,就被方知砚给打断了。
“这种情况下,肯定不能选用棉片盲目压迫。”
话音下,许恒愣愣地看着方知砚。
他没想到,方知砚这个年纪的人,竟然不会选择这种常规的方法。
“那你准备怎么办?”
略一思索后,方知砚开口道,“盲目压迫会损伤脆弱的穿支动脉和下丘脑结构。”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会做三件事情。”
“第一,持续,低压灌洗,保持内镜镜头清晰,哪怕视野是红的,也要维持一个血染的事业,这比完全看不见要安全。”
“第二,轻微后退内镜,扩大操作空间,用吸引器在出血点周围画圈,寻找确切的出血源,它很可能只是一支的引流静脉。”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
“我认为,我在手术前建立的术中电生理监测,只要监测信号稳定,就意味着出血没有造成致命损伤,我有时间进行精准止血,而不是慌乱地中转开颅。”
“另外,我还要补充一句。”
“如果是我来做这种手术的话,许院士所的静脉性出血,不会在我手术的过程中出现。”
自信,无与伦比的自信。
有那么一瞬间,许恒似乎都被方知砚的自信给折服了。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在脑外科领域,许恒是国内当之无愧的第一。
可偏偏就是这样的第一,此刻在听到方知砚的回答之后,竟然有种惊艳的感觉。
新,太新了!
方知砚的方案还有操作,几乎都是国际上前沿的技术。
果然,新脑子就是好用啊。
许恒感慨地摇了摇头。
如果刚才他是起了爱才之心。
那现在,许恒就是被方知砚给折服。
这样的好苗子,泽真也还想要打击他?
这是来打假的吗?
这是来迫害我国人才!
绝对,不能让他奸计得逞!
想到这里,许恒的眼神再度坚定了几分。
但,问题还没有结束。
方知砚的回答,展现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在极端压力下的战术思维和系统性防控能力。
要知道,很多人在面对出血的情况下,可是会被吓住的。
可方知砚从听到问题到回答问题,总共思考不过两秒、
这就明,他的脑海之中有一套完整的应急预案。
实在是太难得了。
这子的潜力,究竟在什么地方?
所以,他还准备多问一个问题。
而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困惑他很长时间的一个问题,也超出了具体技术的范畴。
“方啊,你觉得,未来十年,脑外科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许恒缓缓地开口道。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太过标准的答案。
但是答案,却也能影响研究的方向。
如今脑外科的发展,其实是有些迷茫的,很多人都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向。
选对了方向,不定就能实现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