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现在也是食不甘味,再好吃的家乡菜也没有胃口下咽。
但张勋的胃口似乎不受影响,此时正端着碗,就着一碟腌菜,一口一口的喝着加干荷叶煮的白粥。这不是张勋装模作样,而是一向如此,在饮食方面都很朴素。
这时,还没等张勋放下碗,就有卫兵进来禀报,王士珍、江朝宗联袂来访。
那肯定不能拒之门外呀。
然而等把二人让进来之后,话没说上两句,就进入了正题,意思是劝告张勋解除武装。
张勋也不恼,只用两句类似京剧唱词的言语作为回答:
“我不离兵,兵不离城。我从何处来,我往何处去!”
王士珍与江朝宗对视一眼,不再做声。
在婉拒了留饭之后,步履匆匆的离开了万寿宫。
此时,内城大街上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到处都有了警员执勤,之前辫子军进城,京师警察总监吴炳湘销声匿迹,警员为了避免与辫子军产生争斗吃亏,也都撂挑子回家了,整个京城是实行军管。
而现在警员又开始恢复执勤,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信号了。
却说在王、江二人离开之后,张勋再添了一碗荷叶粥,结果没等喝进嘴里,就有一帮国内外的报社记者来到万寿宫,要采访张勋。
如果是单纯是国内记者,此时还可以找借口拒之门外。但其中还有洋记者,却是没法得罪,于是只好都让进来——其实即便都是国内记者,也不好拒绝,因为回头指不定怎么编排他呢。
这位闯下大祸、深陷泥淖的辫帅,面对记者态度却很镇静,进行了一次从容访谈。
他说复辟一事并非我张勋独断独行,只是在执行各省督军共同主张,在我手中冯河甫有亲笔信(实际是胡嗣援假冒冯的信),而段祺瑞更是几次三番的邀请定武军进京。
至于向韩老实投降——除非韩老实可以保证,定武军的军权还由我掌控,允许返回徐州并继续担任长江巡阅使,否则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
这些记者里,却有靖安军情报处的眼线,第一时间把这个情报传出城去。
于是,鲁大士与王剑壬在晚间即做好了作战部署:
以王永清的近卫第一团、二迷糊的骑兵第一团、刘老鸹的步兵第一团、东方亮(原九月红绺子的炮头)的步兵第二团作为主力,搭配直属炮兵团,由鲁大士亲自负责指挥,进攻朝阳门。待攻入城之后,即继续向南河沿的张宅以及紫禁城发起进攻。
以占人和的骑兵第二团、小白狼的步兵第三团作为左偏师,由郭松龄负责指挥,从永定门、广安门进攻天坛。
以韩立正带领近卫第二团作为右偏师,从彰仪门进攻中华门。
以王国才的骑兵第三团、张宗昌的雇佣兵团以及万福麟洮的辽镇守军两个骑兵团作为外围游骑,严格封锁外逃路线。
韩老实批准了作战部署,但也做出明确要求:除非辫子军顽强抵抗,否则大炮先只用实弹三发,其余则以空炮威胁辫子军投降。
凌晨四点半,伴随着红色信号弹升向天空,攻城之战正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