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 > 第640章 复杂局势带来的考量

第640章 复杂局势带来的考量(1 / 2)

长城影业和傅奇谋求出海,把片子卖到美国上映的想法,在眼下的香港电影行当里,实属正常的思维。

香港本岛就这么大的市场,电影公司又多,想要赚更多的钱谋求更大的发展,自然要考虑外面的市场。

东南亚这片区域,因为华夏文化的辐射,让香港电影能够畅通无阻。

甚至在最繁荣的时候,这些周边小国的片商想要买香港当红明星参演或者取得巨大票房成绩的影片,是需要捆绑购买的。

简单点说,片商找香港电影公司拿货,他自己是没有选择权的。

想要买下一部好片子,往往需要捆绑购买好几部烂片,越好的片子,越当红明星参演的影片,捆绑的烂片就越多。

妥妥的卖方市场。

烈火烹油的时候,真就是肆无忌惮。

同时,湾湾也是香港电影重要的市场之一。

为了获得把电影卖进湾湾的资格,各家电影公司自然而然的就进行了站队。

湾湾在香港设立了自由总会,拥有决定哪部影片哪家电影公司卖入湾湾市场的权利。

这个组织就牛逼了,时不时收割这些电影公司,说就是人家主动捐钱,心向湾湾。

有明星和大陆方面接触,则直接要求写悔过书,如果自由总会乐意高抬贵手,写完悔过书的人还得去湾湾参与劳军活动。

许多名气很大明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怎么说呢,全是市场和利益闹的。

大陆的市场足够大,但是没有开放,香港电影进不来,当然会投入能赚钱的方向。

当然,如果就此认为,香港的这些电影圈子就真的是心向湾湾,立场明确,那肯定是诬蔑,人家指定委屈的要死。

大家都是为了钱,说什么立场不立场的?

这帮人是不管这些的。

有奶便是娘嘛。

等到后来这些人发现,没奶也能是爹的时候,一样要唱东方红,讲爱国情怀的。

当然,这里面,真正爱国的人有不少,而且行动方面,人家也是一以贯之的。

但大部分没什么立场,墙头草都算是夸奖了,毕竟墙头草来回倒是因为有风吹过,而这部分人来回倒,纯粹是因为想要赚钱。

说白了,被自由总会和湾湾当狗一样训,他们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偏偏为了肉骨头,还得配合对方的演出,尾巴必然要摇的和电风扇一样快才行嘛。

这玩意,放在后世,但凡有分析能力的人,都能看的清楚。

张红旗从来没觉得这帮人有什么高大上,就是因为这个。

拍电影,人家确实有本事有能力,扯其他的就未免有点自作多情了。

乃至于,张红旗压根就没有眼下普通大众对香港特有的滤镜,所以写起本子来,压根是不虚的。

当初张红旗就告诉刘浩和王先农不要对香港电影圈子乃至整个岛的纸醉金迷有什么滤镜,更不要认为他们有什么先进性。

半封建半殖民地区域,哪里来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