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寮南州-暗渠教学(1 / 2)

两人才见面不久,还热乎着呢,广安那边就传来消息说那边的田马上就能全部清理出来了。

计一舟不能继续在家里待着,只好又风风火火地走了。

走之前问了问小宝,还要不要跟他一块儿,但是小宝这会儿有玩伴了,让计一舟自己一个人去。

没办法,计一舟带着许书一个人孤孤单单地上路了。

只有他们两个人,速度就要快很多,从布政司搞了一辆自行车,两人骑着过去的。

计一舟到的时候才发现,多了这么多的人。

问过周枷之后才知道,原来是宁元昭把冲鱼的人调过来了。

两个多月的时间,一条小沟渠已经挖好了,剩下的那些地也都开垦得七七八八了。

计一舟想着早点回去,也就没耽搁,直接把那些监工和葱明月寨借来的人叫到了田这边,开始教他们后边的流程。

土地被深耕过后,空气里不再仅仅是咸腥,更混合了一种被阳光烘烤过的、干燥土壤特有的尘土气。

进展是肉眼可见的,但那蛰伏在土壤深处的顽固盐碱,却非几场日晒便能驱除。

物理的破局只是第一步,如同外科手术打开了病灶,接下来,必须施用“药剂”才能真正开始疗愈。

先前那一亩他看着被深耕过的土地已经被暴晒很久了,计一舟再去的时候捏了捏田里边儿的土壤,已经没有最开始那样的硬度了。

这一日,天色未亮,府城外的土路上便响起连绵的车轮声与吆喝声。

一支由数十辆牛车、驴车以及更多人力板车组成的特殊车队,缓缓向着那片土地进发。

车上满载的并非粮草,而是一个个鼓囊囊的麻袋,灰白色的细粉从麻袋的缝隙中微微渗出。

车队抵达地头,在工房吏员的指挥下分散停稳。

早已等候在此的农工们好奇地围拢上来,盯着这些神秘的麻袋,交头接耳,议论声嗡嗡作响。

“这拉来的是啥?这么多车!”

“粉末末,莫不是石灰?听说石灰能烧地,可这地都这模样了,还能经得起烧?”

“不像石灰,没那股子呛人气儿。难道是某种特别的土?”

“这些大人花样真多,前头才把地刨了个底朝天,这又弄来这许多白面面作甚?”

计一舟在地里等着,其中一辆车停在他所在的这个区域,有一人扛着一个麻袋过来,放在地上。

他走到麻袋旁,让人解开麻袋的绳索,灰白色粉末顿时暴露在空气中。

计一舟招呼这些过来学习的监工凑近一些,尽量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这些人你能够听懂的意思。

“石膏可以把土地里边那些烂土壤发硬,让植物长不出来的东西变成……可以溶在水里的东西,咱们把这些石膏粉撒一些在土里,等之后沟渠通了,再用水冲一遍,这些东西就会从咱们提前修的排水里流走。”

“这样操作一遍,土粒就能重新抱团,地就会慢慢变得松软、透气,不再那么死咸梆硬。”

虽然钠离子、置换反应、土壤胶体这些词汇对他自己来说都有点如同天书,但这样简单地解释一下,也能让大家知道做的这些事情是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