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科技入侵现代 > 第487章 孤魂野鬼的悲鸣

第487章 孤魂野鬼的悲鸣(1 / 2)

第487章孤魂野鬼的悲鸣

更大的好处?

尼克森和基辛格面面相觑。

他们实在是想不到除了地缘政治和经济效益外,还有什么更大的好处?

难不成能直接结束冷战不成?

两人静静等待著林燃的解释。

「我们更不能忽视这次战略转折在道义上的价值。

这会是它最持久的好处。

目前,全球舆论,将我们钉死在道德的十字架上。

我们是傲慢的战争贩子,是不愿妥协的权力机器。

这种形象,不仅在欧洲造成盟友的疏离,在国内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分裂和抗议。

我们的年轻人,不再相信白宫的说辞。」

林燃说完后,基辛格补充道:「没错,哪怕是教授在欧洲的私人事件,也被媒体解读成了教授个人的行为,没有和白宫关联起来。

这背后其实反应了世界对阿美莉卡官方叙事的深刻不信任。

大家不相信白宫是遵循道义的,不相信我们会从道德层面劝王室女性离婚,哪怕过去我们在民权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在为女性争取权益上取得了巨大进展。」

林燃点头道:「和华国接触,共同重塑东南亚的经济,将会彻底扭转现在的局面。

想像一下:当白宫宣布与华国开启对话时,全球媒体的焦点将发生什么变化?

所有的头版头条,都会从越战泥潭和王室八卦,转向尼克森总统开启了通往十亿人口和平之门。

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超越意识形态的和解。

而且这不是背叛,总统,你在当选总统之前就说过,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容不下十亿可能最有能力的人生活在愤怒的孤立之中。

你在《外交事务》上发表的文章《越战后的亚洲》是这样写的,你现在也是这样做的。

这是一以贯之的战略定力和超越意识形态的勇气。

我们不再是那个被困在东南亚、试图用军事力量解决一切的殖民主义者形象。

我们将以一个富有远见、敢于突破冷战僵局的全球和平缔造者的形象,重新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这也将解决了我们最大的道德困境:如何体面地撤出安南?」

林燃伸手敲击桌子,语气中充满蛊惑,或者说服力。

「撤兵如果仅仅是因为战败或经济困境,会给国内外的反对者留下口实。

但如果撤兵是为了更高层次的地缘政治目标,为了与华国联手,构建一个更持久的亚洲稳定与繁荣体系,那么,它就获得了一个全新的、道德上无可指摘的宏大叙事。

我们不是逃离战争,我们是为了更大的和平而重新部署力量。

我们的牺牲和努力,最终促成了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融入与和解。

这种叙事,能够安抚国内的反战情绪,堵住批评者的嘴,并为尼克森总统赢得一个超越党派的、历史性的遗产。

不需要多久,现在是1970年,两年后的1972年总统选举上,我们只需要拿出过去和现在的照片对比。

给民众一种感性的认知,我们在东南亚创造和平、繁荣和和解。

用数字证明,战争是为了繁荣,我们促成了地区的繁荣。

尼克森总统,没人能和你竞争。」

尼克森听完,满意地靠在了椅背上。

说的太好了,无论从哪方面,都是他想要的。

一个能让他从战争的道德泥沼中彻底抽身,并留下青史留名的新身份。

选举、名声、经济,他全都能获得。

尼克森此时内心更是涌现出对詹森的鄙夷,有教授在白宫,你都能干成那样,这未免也太废物了。

「教授说的好处还不止于此。」基辛格补充道:「就像有香江给东南亚打样,说服东南亚各国充当样板。

同样的,东南亚组成的东协,也能为欧洲打样。

东欧和西欧为什么不能在经济上合作?

有现成的案例,现成的经验,现成的合作模式。

为什么不能?

一旦东欧各国看到亚洲的同行们能够通过这种经济整合,获得巨大的实际利益、

技术进步和生活改善,他们会怎么想?

东欧民众会渴望这样的合作!

他们会向莫斯科施压,要求参与到这种能够提高生活水平的跨阵营繁荣中去。」

「但莫斯科不会允许。」基辛格语气坚定地预言,「苏俄的权力基础是意识形态的纯洁性和经济的垄断性。

他们不充许卫星国享受市场经济带来的效率和繁荣。

而这,总统先生,正是这个战略的妙处所在。

我们现在面临的道德困境是:为什么我们不惜一切代价要打一场战争?

通过亚洲的成功案例,我们会将这个道德困境以更惨烈、更直接的方式,丢给苏俄。

他们将面临著两难的困境。

如果苏俄强行阻止东欧与西欧的经济接触,拒绝东欧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那么全球舆论和东欧民众自己,都会将莫斯科视为和平与繁荣的阻碍者。

苏俄将不得不面对一个比我们在安南更难解决的良心和道德困境。

如果苏俄允许东欧进行经济合作,那么其对东欧的意识形态控制将必然削弱。

换句话说,我们用一个无法被军事力量解决的、基于人性和经济利益的道德困境,来反击苏俄。

我们从战争贩子的污名中抽身,让莫斯科去扮演那个压制人民福祉、阻碍全球和解的黑暗角色。」

尼克森听完,激动不已,这个战略的阴险和高明,让他已经在幻想,等到冷战结束,自己会被戴上冷战胜利奠基人的头衔。

「让我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吧!」尼克森鼓掌道。

林燃看著尼克森沉浸在胜利的幻想中,没有被这份情绪感染,他知道,最艰难的一步尚未到来。

他必须将总统拉回到沉重的现实中。

「总统先生,」林燃适时地提醒道,语气保持著一贯的冷静,「目前只剩下唯一的难题,那就是说服燕京。

我在尼斯与他们代表的沟通中,他们对这个方案肯定心动了,没有人能拒绝这种级别的经济和战略利益。

可我不确定他们会选择这样的合作方式。」

林燃解释道:「燕京也会有类似莫斯科的担心。

林燃的话像是一盆冷水,浇灭了尼克森部分的热情。

尼克森重新坐回椅子上,皱起了眉头。